APP下载

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策略和路径探析

2013-04-11郑一瑾程红余桂林李金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信仰

郑一瑾,程红,余桂林,李金萍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武汉武昌 430065)

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策略和路径探析

郑一瑾,程红,余桂林,李金萍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武汉武昌 43006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信仰缺失等严重问题,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高校教师应坚定师德信仰,树立教书育人理念,结合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导师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和平台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

高校教师;大学生;信仰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的猛烈碰撞和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以下严重问题: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信仰迷茫和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淡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是人的行为指南、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大学生如果没有信仰,就会感到空虚无聊,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逃避困难挫折,唯名利是图。在国内外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唯有在科学信仰的指引下大学生才能抵御各种物质的诱惑,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伦理”的冲击面前坚定方向,以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引,克服困难挫折,坚定不移迈向理想和目标。

大学生的信仰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作为高等教育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探索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担负起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任。

1 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以“两课”为主体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一方面相对于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量太少,另一方面是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存在以理论灌输为主,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乏对学生的人性关怀等严重缺陷[1]。对当前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开辟更多教育途径,成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除党、团组织外,高校教师也必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从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传道、授业、解惑”历来是高校教师的职责体现,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理应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和远大理想,成长为胸怀宽广、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可行性方面,高校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而且和大学生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精神需求,在大学生心目中也有较高的威信。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渗透信仰教育,更能被大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同时,每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信仰教育的精神资源,为高校教师在授课时进行信仰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对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信仰教育,也能有效提高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2 高校教师发挥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策略

2.1 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信仰

目前,在利益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化等市场经济因素以及高校自身存在的行政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少数高校教师出现诚信缺失、道德观念自我化和缺乏师德信仰的表现。部分教师把教师职业看作谋生的手段,对教学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关爱之情,更有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时势和个人遭遇的不满进行言语发泄,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高校教师自身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引将是一句空话。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2]。师德信仰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推崇和恪守,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是支撑师德建设的内在精神力量。加强师德信仰教育,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坚定高校教师师德信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德建设水平[3]。

1.2 提高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自觉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少数高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学生的岗位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分数意识和死记硬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科学信仰的建立,扼杀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这不仅加重了学生重知识、轻人文的局面,也最终将会使大学丧失高远精神,使高等教育沦为职业培训场所。

在此背景下,有少数高校教师错误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上好专业课,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品格培养是大学政工部门和“两课”教师的任务,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牢记“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教”仅是形式,“育”才是本质。高校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深刻理解信仰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传授学科知识与信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 高校教师发挥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分析

3.1 敬业修德,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高校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辩证地解析社会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减少人云亦云和偏执,理性看待社会现象,认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师在教学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学生更能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认真钻研;教师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学生也能不拘一格,具有创新思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诚实守信,刚正不阿,学生自然考纪考风学风端正;教师具有非凡人格魅力,学生更能意志坚定,卓尔不群。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应始终牢记传播人类文明和引领精神高地的光荣职责,注重敬业修德和对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行端品正,视野宽广,人格高尚。

3.2 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进行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和价值追求,与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紧密相联,因此,不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信仰教育将会是空中楼阁,不与智育相结合的德育将会是无源之水。

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外,更要努力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和信仰教育资源。每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无数前人积极探索、实践总结的结晶,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对学科发展史的讲解将能激发学生求真求实、不断探索的精神;每门学科都有特殊的立场、观点、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教师对学科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的讲解,将极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引领学生探讨学科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能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大我精神;教师引领学生领悟学科背后的伦理精神,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对专业的热爱和专业知识的精湛,有助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教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宽容体贴,立意高远,善于启发学生的智慧和灵感,更能培养学生踏实勤奋的学习习惯、理性客观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求实的探究精神。

社科类教师可以适当讲授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儒家文化中的积极进取、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道家文化中的淡泊名利、辩证思维、心身合一的思想对现代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大有裨益。

3.3 结合职业教育进行信仰教育

调查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趋于理性和现实[4]。许多大学生感到沉重的就业压力,有些大学生表现出不良择业心态:有些大学生崇尚个人奋斗,从入校开始就忙着捞取高分数、各类获奖证书、资格证书等就业资本,埋头钻研专业,不愿参与社团活动、逃避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对人际交往冷漠;有学生追名逐利心态突出,要求工作名利双收;有些学生对就业中出现的贪腐和不公现象过度关注和夸大,“吃苦受累,不如别人有个好爸。”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丧失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有学生希望一夜暴富,参与非法传销活动、省吃俭用购买彩票;有女大学生希望坐享其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去傍大款;还有学生将前途寄托于某些虚无缥缈的宗教,每天求神拜佛无心学习。

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内外环境因素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信心密切相关[5]。外因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自主择业政策等导致的就业难,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获得社会物质财富名利的推崇,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等。内因为大学生的经济、学业、信念、能力、性别等个人因素。外因往往通过内因起作用。郭秀兰等研究也表明,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尤其是大学生信仰这一精神层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动机和行为倾向等无不打上信仰的印痕[6]。因此,职业教育要以信仰教育为先导,信仰教育要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

高校教师有责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期望,明确自己的性格、气质、特长和潜能,明确自身的职业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期望值,理性结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树立在为社会奉献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只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逐步积累后一定能走向成功的职业信仰。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分享专业领域内杰出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信仰,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等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实践教学,选派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带教老师,引导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生活,领悟认真、踏实、勤奋、团结和合作才是取得职业成功的法宝。

3.4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信仰教育方式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通过选派导师对本科生进行专业辅导、思想指引和心理疏导的新型本科生培养制度,导师和大学生建立平等信任关系,导师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上的困惑,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仰可表现为道德信仰、社会信仰、职业信仰和生活信仰等。信仰教育要遵从由低到高的信仰形成规律,学生只有建立了正确的生活信仰、道德信仰,才可能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本科生导师制很好地融合了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信仰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和个性化教育原则。导师及时矫正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方面的不良心态,帮助学生养成生活简朴、勤奋踏实、宽容仁爱和诚实守信等良好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最终达到树立科学政治信仰的目的。

3.5 以班主任工作为平台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

高校往往选派一些责任心强、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良好平台。

信仰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班主任要特别关心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指导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信仰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要时刻防止社会现实教育对高校信仰教育的冲击影响。大学生还普遍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班主任要对班级中出现的考试作弊、逃课、沉溺网络、打架斗殴、参与邪教活动、参与传销组织、私会陌生网友等事件和现象有足够的警觉,要提前作好防范预警工作,出现苗头要及时制止,将严格管理和人性化说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反省非理性、非科学的信仰带来的道德败坏、价值沦丧的后果,促进学生进行信仰的选择并建立科学信仰。

班主任应通过培植良好班风、学风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班主任应在评优、评奖、保送等环节营造公平的环境,重视对学生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察,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结合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导师工作、班主任工作等途径和平台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今后,高校教师应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与高校其它教育资源的协同机制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1]李红革,王威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探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4):105-108

[2]胡锦涛.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5

[3]吴国友.师德信仰: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3,(4):3-5

[4]张文学,康志勇,丁振国.武汉地区大学生择业意识的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中):77-79

[5]梅萍,邵莉莉.就业压力下“90后”大学生就业信心与理想信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7-10

[6]郭秀兰.信仰心态:产生大学生就业压.的深层次因素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62-164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1

A

1672-2094(2013)05-0068-03

2013-08-06

郑一瑾(1973-),女,湖北天门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