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的人性论反思

2013-04-11侯道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性论康德感性

侯道娟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重庆渝北 401120)

康德的人性论反思

侯道娟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重庆渝北 401120)

康德认为人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人性是善恶并存的统一体。其价值体现在超越于单纯的善恶观,指出人性的理性本质;其局限表现为忽略了经验习惯对于人性的培养性与贬低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作用性。

康德;人性;理性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作为近代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可以说是及其深奥难懂的,可每当人们一懂得他思想的内涵,就会被他高深的思想和慎密的思维所吸引。本文只研究了康德思想的其中最小的一部分,人性论虽然在康德的思想里谈论的篇幅比较少,但对于康德的道德哲学来说,却是一个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对康德的人性论进行反思,探索他的人性思想具有何种价值,在何种程度上对前人进行的超越,其人性论存在的局限性在哪里,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握他的人性论思想。

1 康德人性论的价值

一谈到康德,人们自觉地就会想到他的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可在他的道德哲学思想里,却是形而上学,被誉为天才般的思考的著作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一本书却奠定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基调,首先提出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他的人性论思想也从这里开始。而要评价康德人性论的价值当然也要从他的形而上学中找出,由此推知属于人的那些属性。前面我们谈过前康德时期的两种人性观及其局限,康德将其超越并提出,人性是兽性与神性、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存在和善与恶的统一体。这就凸显了康德人性论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

1.1 超越于单纯的善恶观而赋予人性新内涵

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并不是完全的理性存在者,这就决定了人性为善为恶的属性,这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看,人身上确实既包含了动物性,也包含了不属于动物性的理性,人性就是善恶并存的,这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决人在实践的生活中为善为恶的问题。而单纯的性善论,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天生是善的,没有人愿意故意为恶;在卢梭那里,人是天生善良的,人们处在单纯的自然性上,人性也是善的。这就把人性假设在先天里,无法找出人为善的根据。像中国古代的人性观一样,“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人之善恶是先天规定好了的,是自由意志无法摆脱的;人最好是不要有自由意志,只须顺其自然就可以为善、成圣成贤”[1]。即善恶是先天规定的,人无需自由意志,顺其自然就能为善。为善的根据到底在哪里呢?古代西方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学思想里都不能够给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观点,都是建立在人之外的假设上。而康德在谈到人性是否善时,是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从内在的角度推测人是否具有善性,所得出的结论是人具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因为人身上存在着动物性、人类性和人格性,就它们的自然本性而言,就有向善的禀赋。这就超越于人性性善论纯然从先天角度的价值,而从人自身谈人性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性恶论在康德的前期主要表现在《圣经》的性恶论和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倡的人性自私论,宗教的性恶论在余下一段述说,启蒙思想家想霍布斯、休谟等,主张人是天生利己的,或是天生就为了保全自我而为自己争取切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道德层面而言,天生就具有恶的性质,其根据当然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康德在人性恶是,列举了人性中三种趋恶的倾向,即人心的不纯正、人的本性的脆弱和人心的恶劣,从人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剖析,认为只有在人身上才有所谓的人性问题,由于在实践中因为自己的感性本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才会使人有为恶的倾向。

康德的人性论思想就从人自身的角度,分析了人既具有向善的原初禀赋,也具有趋恶的倾向,克服了人性单纯性善、性恶的困境。在道德哲学的领域,把人性界定为善恶的统一体。这赋予了人性以新的内涵,有利于我们在现实中把握一个人的真正本质,既不能把人完全看作是善良的,也不能把人看作是完全恶的,在道德实践的境况中加以把握,这对于康德后期的思想家及其后的德国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2 对宗教人性思想的批判

在西方文化,宗教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现代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一致认为西方文明的两个始源,即古希腊文化和《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之一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圣经》的思想里,可见《圣经》里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在前康德时期,漫长的中世纪里,宗教的思想几乎统领了整个西方的文化思想,很多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而人性论就是《圣经》文化的一个基点,人为什么天生就赋有原罪呢?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不听从上帝的诫命,没有按照天庭的等级秩序安分守己的过好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而是在精灵的影响下,产生了欲望,偷吃了禁果,使得他们具有了意识,被降格至人间受苦,接着产生了人类,使得世世代代的子子孙孙都赋有原罪而无法得以解脱。人性就天生具有恶性。在黑暗的中世纪,教父们往往借助人性的天生恶性和只有信仰才可得救的思想,干出了许多不正义的事情来。

康德对《圣经》里的人性天生是恶的思想进行猛力的批判,在提出人的向善禀赋和趋恶倾向之后,康德明确地指出人性并非天生的恶性,恶不能在时间中寻找,因为在时间中无法确定恶的来源的始源性,亚当和夏娃的恶是由于受精灵的引诱而种下的,但精灵的又是谁创造的呢?它只能来源于上帝,由此恶最终的根源来源于上帝,这就会产生前后逻辑的矛盾。恶只能来源于理性上的起源,就是人们在自由任性的影响下,违背道德法则而产生恶。康德还认为恶也只能来源于人的自由领域,在动物的身上是不存在恶的,即恶只能存在于道德的领域。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宗教里的人性观。而人又为什么还需要宗教呢?康德的解释是,因为人本身不够神圣,自身包含着许多的感性偏好,经常对道德法则进行违背,人们就需要一种更好的道德主体来作为目标。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到:“但通过形而上学从这个世界的知识借助于可靠推论来达到上帝的概念及其实存的证明之所以是不可能的,是因为我们将必须把这个世界作为最完满的可能整体来认识,因而为此目的就必须认识一切可能的世界(以便能够将它们与这个世界相比较),因而就必须是全知的,以便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上帝才是可能的(就像我们必须设想这个概念那样)”[2]。这对于康德后期宗教思想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启发意义,人们不再追究人性恶的问题,而是把宗教当作一种心灵的信仰,在道德层面上去影响和指导我们的行为。

1.3 人性的理性本质性

康德虽然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提出了人的趋恶倾向和原初禀赋的思想,但在论人如何趋恶向善时,却要依靠理性和德性的力量。康德同时也一再地强调人之所以为善或为恶只能在自由的领域,在非自由的领域,想动物界和神界是没有为善为恶的属性的。其原因在于,在动物界它们遵循的是必然的规律,在必然的规律里就不存在什么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在神界里体现为一种绝对的善性,仍体现的是一种必然的性质。只有人处于动物界和神界之间,自由的领域里才有所谓的应当原则。在这里,理性才能发挥作用,使人成为一个更善的人。

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但人身上也存在着许多感性的偏好,这些感性的偏好包括本能的欲望、幸福等,这些偏好经常会影响人们对于道德法则的遵从,这时理性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排除它们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法则。人性虽然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善恶的统一体,但康德更加注重理性的作用,甚至把理性看作是人得以存在的基础,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德性篇中,康德明确地强调人无德性或理性,与动物无异。在人性的思想里,在人趋恶向善的过程中,康德强调理性对于人的重要性,运用理性驱除人身上的感性偏好,也排除人的感性幸福,在自由的领域控制人的任性,使人的行为具有善性。这就是康德人性理性本质。

2 康德人性论思想的局限

历史上的任何思想家,或者是任何思想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任何思想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透过马克思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何人的思想都是站在前人的肩旁上,找出它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由于时代是向前发展的,那人的思想,时代的理论水平也随之前进,就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康德的人性思想虽然不乏有伟大的价值性,但同样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他把人性定义为善恶的统一体,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性,但太注重理性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一个人成为善人。同样地,他的局限也就存在于理性的领域。具体表现在忽略了经验习惯对于人性的培养性与贬低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作用性。

2.1 忽略了经验习惯对于人性的培养性

康德的哲学是建立在先验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普遍的价值性,在道德哲学里,就表现为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就是要摆脱感性经验对于道德的影响性,“理性的真正使命必定是产生一个并非在其他意图中作为手段,而是就自身而言就是善的意志”[3]。即理性就是要产生真正善良的意志,清除所有感性经验的影响,达到一种对于道德法则的纯粹性。对于人性,康德虽然认为具有感性和理性的属性,可人性还是要在理性的控制下趋恶向善,只有理性才是真正属于人性的,经验习惯只会影响人性的作用。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验习惯具有暂时性和满足短暂偏好性的特点,不能充当人性中稳定性的特质,属于感性的范畴。可经验习惯对于人性真的不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吗?经验习惯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从一些经验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道理性的说明,既然人具有动物的属性,这是人无法加以摆脱的,人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习惯却可以培养许多善良的习性,比如一个人养成了不说谎的习惯,或是看到别人帮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也跟着那样做,慢慢地也就成为了一种好的习惯,这当然会在经验的世界里,培养出人的一种向善的习性。还比如中国的一句古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样说明了经验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人既然具有感性的存在性,那么同样要发挥感性的作用,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善人。2.2贬低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作用性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人的二维性区分得非常的明确,由于人自身的感性因素,也就包含着不够神圣性的因子,人就必须服从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因为道德法则是具有普遍价值的,人必须加以遵守才能成为一个道德上善的人。在人遵从这些道德法则时,人们必须清除掉感性情感的影响性,因为感性的欲望、幸福由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会毁坏掉道德的圣洁性,这会从根本上败坏人的道德修养,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就探讨,“人除了幸福之外,应该有更高的追求”[4]。这个更高的追求就是抛开感性的幸福,出于道德法则而行为。

康德就排除了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重要性,而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身上当然依附着许多感性的情感,同时人自身也需要这些情感,这是人无法超越的。那么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感性的情感是否对于人性没有太大的作用呢?在实践中,事实却往往相反,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分析了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性质,这种同情之心当然有利于人性的更好发挥,把人性的价值性体现出来。日常的很多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出感性的幸福对于人的重要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人们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时,人性的力量才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同时,人性的关怀才能够在社会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感性的情感对于人性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因为它本身也属于人的一部分。在其后,很多的思想家也从不同的程度上发展了康德的人性论思想。

因此,康德的人性思想,其价值表现在它超越于单纯的善恶观而赋予人性新内涵,单纯的性善论如前所述,把人性要么假设在先天里,要么假设在人处于一种天真无邪的自然状态,这完全违背了人作为一个感性实体的固有偏好性;单纯的性恶论,把人假设在要么是基督教的原罪说里面,要么假设在人的感性自私本能上,忽略了人赋有理性的作用性。康德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人自身既包含着感性,也包含着理性,从人本身的角度把人性定义为了善恶的统一体。否定了宗教思想里对于人性的假设,提出人只能依自身为善为恶,上帝作为一个人之外在性的东西,人不可能听从于它的命令,也不可能对它形成真正的信仰,属于人的真正的信仰应该是道德法则。这就使得人性赋有了理性的本质性,康德始终强调理性对于人的作用,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赋予了理性,在人性中,人趋恶向善的能力也是靠理性的作用。这就赋予了康德人性论以伟大的价值性。其局限体现在忽略了经验习惯对于人性的培养性,贬低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作用性。用康德原话说,人只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本身就包含着感性的因素,这是人作为一个实体的存在而无法超越的。从现实的层面上讲,人何时都生活在经验的世界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人也需要在经验的世界对自己进行磨练才会得以成才。康德的人性思想虽然也包含着感性的因素,但更注重的是理性对于道德法则的遵从而使得人性具有尊严和价值,就忽略了感性情感对于人性的作用性,人很多时候在良好的感性情感的作用下,人性闪现出善的光辉,如同情心,救死扶伤等。在经验习惯的培养下,会使得人性具有很多良好的品性,如爱心的培养,就会越发彰显出人性善的光环。而正确的人性观应该兼具先天和后天的共同属性。

[1][2]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90

[3]李秋林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03.

[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Reflections on Kant'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OU Daouan
(Chongqing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1120)

Kant argued that people both good deeds original endowment, but also increasingly evil tendencies,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evil coexist unity. Its value is reflected in the good and evil beyond the simple concept that the human rational nature; their limited experi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neglected the cultivation of habits of human nature and to belittle the role of emotional feelings of human nature.

Kant;Humanity;Rational

B516.31

A

1672-2094(2013)05-0012-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3-07-10

侯道娟(1977-),女,河南信阳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人性论康德感性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