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013-04-11乔丹丹胡宇南
乔丹丹,胡宇南
(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3.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乔丹丹1,2,胡宇南1,3
(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3.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大众化过程中,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群众变革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本文遵循从实践到理论、从特殊到普遍、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路径,具体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现实化原则、通俗化原则、民族化原则、时代化原则,旨在进一步探讨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方法。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原则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在实现内容民族化和形式多元化的统一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首先,教育内容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生活的引导地位,发挥它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其次,改变目前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理论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人民群众准确理解、正确把握和积极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发展路径,依据现实化、通俗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基本原则,逐渐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和原则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认识、意念和信仰,成为指导其进行实践活动的强大思想武器。
1 现实化原则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不断结合的理论成果,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理性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成路径,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则。马克思主义自身蕴含着解读现实生活的能力,只有能够回到生活中去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要面向人民群众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既要在理,又要动情,使宣传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融合,使人民群众真学、真信、真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目前,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理论宣讲、政策解释、传播语言与方式的通俗化,以及自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毫无疑问,科学的宣传教育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宣传来进行,还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不断改善民生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只有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群众才会在内心深处更加自觉地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然而,当前我国的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认同和信仰。[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来源,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仰的现实基础。
2 通俗化原则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语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媒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机制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来架构的。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性话语体系,而这种体系程式化、范式化现象日益严重。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假、大、空的政治性、文件性的官方语言和晦涩生硬的表达方式的泛滥,使得语言在思想交流中的作用进一步弱化,甚至被“标注”上官方语言的标签。这种过于注重规范化的形式理论,总是板着一副灰色的面孔,毫无亲和力与真实感,与大众之间产生严重的隔阂和距离,只能让群众感觉枯燥乏味,敬而远之。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2]由此可见,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显得朴实无华。否则就如鲁迅所言“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3]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话语特点和更加多元化的媒介整合传播平台,需要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语言风格和灌输式、说教式的叙述方式,力求从精英式讲述向大众化语态转变。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俗化”,“应当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4]做到既符合人民群众的解读心理和思维方式又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习惯,既将马克思主义具象化、生动化又注意激发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与认同,从而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话语的吸引力、影响力,使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深入人心,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在强调抽象理论通俗化的同时,应秉承“亲切但不献媚,权威但不程式,活泼但不夸张,通俗但不庸俗”的语言原则,在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的前提下,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
3 民族化原则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中国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交流、碰撞、融合与发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逐渐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与价值诉求,承担起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精神导向的重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双方范畴的相互转换,也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策略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理念层面”的全面创新;[5]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差异为前提,以同一为条件,在互相渗透、互相改造的过程中融为一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该“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6]
无论从时代性、阶级性还是社会功能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仍存在着差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结合、能够结合的现实诉求,并不能自然地解决两者在结合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在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应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客观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在结合的过程中坚持其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外来文化;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属于中国文化,而且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传统文化的变革指明了文化前进的方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那种试图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以传统文化为主导来替代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是错误的和危险的。
第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积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才能得到发展,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而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的出现,即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前者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立起来。这是一种否定传统、与传统彻底决裂的错误思想。后者是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积极方面,把传统文化与无条件地推行尊孔读经等同起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与社会条件,用当代人视角片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甚至对其明显的错误极力掩饰、辩解甚至于美化粉饰。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公允和客观的。事实上,我们应以辩证的、历史的方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离开传统文化会成为“无本之木”。同时又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化,它的确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必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变革,赋予它现代的内涵。[7]
第三,以自信的文化主体心态,着眼于现实需要,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
我们需要超越东西文明二元对峙的思维定势,积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前提和有利条件。郭沫若先生曾提出:“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在东西文化之间“开出道路”,在新旧思想之间“折冲樽俎”,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超越,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转化。一方面,并不是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我们需要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怀有自尊与自信,不彻底割裂、反叛传统,而是在东西文化汇通中扬长避短、撷取精华。另一方面,秉持“和而不同”的态度,遵循发展与创新的路径来实现两者的统一。既要反对忽略两种思想差异性价值,片面强调“合二为一”的杂糅主义取向,又要反对对于两种思想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深受传统解读方式的程式束缚。确切的讲,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历史地、具体地、客观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开放的历史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过程。按照时代特点和实践特色,不断创新与发展两种思想体系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而推动一个时代文化的进展,呼唤“新生价值的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更具中国特色。我们只有在深刻的文化反省的前提下,树立必要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去探讨和把握二者的关系,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更高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4 时代化原则
时代问题是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任何理论的问世都有它深刻的时代背景。正如同黑格尔所说,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到了黄昏时才起飞。理论家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与其说出于个人的兴趣,还不如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和时代的呼唤。”[8]因此,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所处时代的主要任务,体现时代主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根源所在。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代社会发展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纵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既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9]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时代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我们的思想认识也随之变化。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来源于实践、符合于实际,从而指导新的实践。时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的机遇,吸收合理的成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所用。只有与时代同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只有坚决杜绝新旧教条主义的影响,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充分体现同一时代群众的价值诉求,才能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得以发展与升华。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脉搏,通过理论思维重新廓清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时代内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灌输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另外,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富有时代气息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使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1]张华.改善民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5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3:772.
[4]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5]林志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层次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三个阶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1):25.
[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
[7]陈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相关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45-48.
[8]方世南.时代与文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romotingt he Popu larizati on of Contempor ary China' s Marxism
QIAO Dan dan1,2HU Yunan1,3
(1.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2.Chengdu Colleg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3.Sichuan Police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Marxism is one kind of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transform the world, which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blimation of people’s practical experience. Popular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Marxism.Only by popularity,can Marxism be powerful material force for changing the world, and highlight its scientific value. By research methods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from the particular to the general, and from micro to macro,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Marxism:the reality principle, the popularization principle, the nationalization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times, aiming to further discuss the methods to enha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Marxism.
China's Marxism;Populariz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Principles
D61
A
1672-2094(2013)05-0001-04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3-09-10
本文系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CJS13-0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3四川警察学院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心态培育研究》[编号:13SCJYGH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乔丹丹(1979-),女,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2级博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胡宇南(1973-),女,四川泸州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2级博士,四川警察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