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历代碑刻》释文校补

2013-04-11陈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文历代碑刻

陈玲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北碚 400715)

《四川历代碑刻》释文校补

陈玲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北碚 400715)

碑刻文献作为出土文献的一种,且为其大宗,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四川历代碑刻》收录了201通两汉至近现代的碑版,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我们通过对其释文的校补,希望能使这部分释文更接近碑刻原貌,以便大家更加准确地利用。

《四川历代碑刻》;释文;校补

在碑碣、石壁上刻写、雕镌有文字、图案或宗教造像等,赋予其文化信息的石质载体谓之碑刻,或称“石刻”。①就现有材料来看,碑刻文献是铭刻文献中特别常见,数量特别大,品类特别繁多的一种,而且随着考古新发现,这种强势,还将继续显示出来。1990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高文、高成刚先生编《四川历代碑刻》,收录两汉至近现代尚存之四川著名碑刻,对碑刻已不存,但仍存有拓片者亦录之,全集共收录历代碑刻201通。每通碑刻录释全文,并著录其刊刻年代,对碑在地址、原碑高宽尺寸、撰文和书写者姓名、行字、字径尺寸等等作一介绍,并附有大量的碑刻拓片摄影,以存其真。所收录碑刻,除有一部分见于前人著录外,还着重收录建国前后发现和出土的碑刻,其中大多碑刻拓本稀少,流传不广。《四川历代碑刻》的出版,为碑刻研究者所需,并且所收碑刻,对于研究各个时代的语言文字、书法艺术、文学风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和考证、补充四川史事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献材料。然而该书编撰费时费力,难免间有疏失。我们参看其公布的拓片,发现了一些释文释读方面的错误,如误认、脱字、异体字误释、句读标点错误等,我们对这些错误细致考证、校补,希望能使这些碑刻材料能更接近原貌。

1 误认

1.1 《武都居士墓铭》:“宋故朝清郎守殿中丞骑都赐绯鱼袋张公墓志铭”②。

1.2 《苏符行状碑》④:

1.2.1 “自为一代史臣所论者,而铭章之讬,则将求之天下宜书先公者云。”

应为“自为一代史臣所论著,而铭章之讬,则将求知天下宜书先公者云。”“著”释读为“者”,误,原拓片为。

1.2.2 “移知鼎州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知晓州不赴。”

1.3 《杨量买山记》:“子孙永保,其母替。”[⑤

1.4 《成都汉阙甲乙阙刻石》甲阙:“永元九年七月已丑,楗为江阳长王君平。”⑥

1.5 《东汉残碑(一)》:“故刊石纪,□惠所行。”⑦

1.6 《冯绲碑》⑧

1.6.1 “还□仕郡,历诸曺史、督邮、主薄,五官椽、功曺。”

1.6.2 “部广□别驾、治中从事,辟司空府侍御史、御史中丞、习使徐杨二州讨贼范(容)、朱生、徐凤、马兔、张婴等。”

1.6.3 “孝植皇帝以命将军讨此疆(强)夷,有桓桓烈烈之姿,(因)(谥)为桓。”

1.7 《樊敏碑》⑩

1.7.1 “滨近圣禹,饮汶茹方。”

1.7.2 “弹饕纠贪,务钽民秽。”

《汉语大词典》释“鉭”为“钽”的繁体字,义项仅有“金属元素,符号Ta”,银白色,有超导电性(-268.8℃时)和延展性,抗酸、抗碱性能都很强。用来制造蒸发器皿等,也用来制造电子管中的电极。还能单方向导电,可以制造整流器。钽对人体内部组织没有刺激作用,医疗上用来制成薄片或细线,缝补破坏的组织。《汉语大词典》“鉏”词条,“鉏”为“士鱼切,平鱼,崇。”有“诛灭;清除”义,如《史记·酷吏列传》:“出告缗令,鉏豪强并兼之家。”唐刘禹锡《鉴药》:“服是足以瀹昬烦而鉏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道惟鉏奸宄,庶以金善良。”原拓片字形为“”,即“鉏”,所以应为“弹饕纠贪,务鉏民秽。”“鉏”即“清除”。

1.7.3 “桓桓大度,礼蹈萁首。”

1.7.4 “八十有四,岁在计洽”。

1.8 《大唐中兴颂有序》(11)

“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孰宜为?”

1.9 《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12)

1.9.1 “不测为神,终古是存于庙食。”

1.9.2 “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实际应为“以为国之大事,在祀兴戎。”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兴戎。”[(13)“与”的繁体“與”同“兴”的繁体“興”形近,“”应为“兴”,非“与”,因形近而误释。

2 异体字误释

2.1 《武都居士墓铭》:“公剖扸(判)应答,或指公为妄者,仲公索簿校之,悉如其对。”(14)

2.2 《樊敏碑》:“贯穸(究)道度,无文不睹。”并《附一》③:“穸”,刘文、陆文作“穸”,即“究”字,赵文作“穿”。(15)

这里的刘文、陆文、赵文分别指刘喜海《金石苑》、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赵明诚《金石录》。把碑文释读为“究”字,是正确的,但是却把碑文的原字“”字误认为“穸”字,《汉语大词典》“穸”词条有“祥易切,入昔,邪。”有“埋葬”,如南朝梁张缵《丁贵嫔哀策文》:“玄池早扃,湘沅已穸”、“墓穴”(“穸窀”在墓志文献中较常用,犹窀穸,即“坟墓”),如清赵翼《灵谷寺》诗:“贪念图穸窀,雄心侈土木。总在逆料内,增荣肉身肉。”等义项。“穸”并非“究”的异体,“究()”在原碑中为“”。《广碑别字》在“究”字条下也采用此碑“”作为“究”字此种写法的例证,九、久古通,碑盖变“九”从“久”。贯究,贯通而深讨。并且“究”字也无异体“穸”。《隶辨·去声·宥韵·字》引《樊敏碑》。此为声符讹变之字,属碑变,后世字辞典皆未收,《汉语大字典》收之。

3 脱字

3.1 《武都居士墓铭》(16):

3.1.1 “宋故朝清郎守殿中丞骑都赐绯鱼袋张公墓志铭”

3.1.2 “封天水县君先十年卒于雷阳之官舍。”

3.2 《苏符行状碑》(18)

3.2.1“移知鼎州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知晓州不赴。”

原碑应为“移知鼎州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除知饶州不赴”,“移知鼎州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后脱“(除)”字。

3.3 《松柏之铭》:“曲(自)非相膺图,宿命会道者,则畴能预于是哉。”(19)

3.4 《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狱户屈膝,民不识吏胥。”(20)

4 句读之误

《冯绲碑》:“少耽学问,习父业,治《春秋》、严《韩诗》,食氏兼律大杜。”(21)

标点错误,应为“少耽学问,习父业,治《春秋严》、《韩诗》食氏,兼律大杜。”参见《四川历代碑刻》第71页《樊敏碑》释文:“总角好学,治春秋严氏经。”《春秋严氏经》即《春秋严》,汉代治《春秋》者有严彭祖、颜安乐二家。严氏所治之《春秋》称《春秋严氏经》。参《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叙》。《后汉书·冯绲传》:“少学《春秋》、《司马兵法》。”《韩诗》盛行于东汉,韩诗学派是西汉韩婴所创立的学派。韩婴是西汉燕地人,在汉孝文帝时为博士,汉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韩婴喜推测诗人的思想,为《诗经》共作《内外传》数万字,该书语言与齐、鲁语言相异,但其基本思想一致。燕赵之人研习《诗经》都拜韩婴为师。赵子为河内人,拜韩婴为师,学习《诗经》,又传授《韩诗》给蔡谊。蔡谊将《韩诗》传授给食于公和王吉。王吉为昌邑王的中尉,传授《韩诗》给长孙顺,长孙顺官拜博士。食于公是博士官,又传授《韩诗》给栗丰。由此韩诗学派中又分为王氏诗学派、食氏诗学派和长孙氏诗学派。所以应为“治《春秋严》、《韩诗》食氏”。

注释:

①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页。

②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③邱树生: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20页。

④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⑤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⑥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⑦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⑧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⑨邱树生: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第73页。

⑩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1页。

(11)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12)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

(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61页。

(14)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15)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1页。

(16)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17)邱树生: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15页。

(18)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19)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20)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

(21)高文、高成刚编: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1]高文、高成刚.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2]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邱树生.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7.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秦公,刘大新.广碑别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8](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宗邦福,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The Reviseand Supplement for Annotations of Sichuan Successive Dynasties’Tablet Inscriptions

CHEN Ling
(Research Insitit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Documents,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s a major branch of excavated literatures, tablet Inscriptions litera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Sichuan Successive Dynasties’Tablet Inscriptions collects 201 versions, which are from Han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So it’s a very invaluable literature. We hope our revise and supplement for its annotations can make the annotations get closer to tablet inscriptions’original appearance, so that we can use it more accurately.

Sichuan Successive Dynasties’Tablet Inscriptions;Annotations;Revise and Supplement

K877.42

A

1672-2094(2013)05-0056-05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3-07-11

陈玲(1988-),女,四川乐山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高文历代碑刻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民营企业家学历背景、研发创新与企业绩效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从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
中国历代军队的称呼
我国历代军事人才思想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