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初探

2013-04-11张政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观世音众生观音

张政权

(遂宁市环境保护局,四川遂宁 629000)

中国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初探

张政权

(遂宁市环境保护局,四川遂宁 629000)

中国观音文化是印度佛教中的观音信仰中国化的结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传承。中国观音文化具有慈善、慈悲特性,是大乘佛法,是和谐文化,具有普世价值。探索中国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一致内涵,进行生态学思想理论创新,丰富生态文明思想文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观音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系统;初探

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础是思想文化的复兴。

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21世纪人类要生存,必须从2000多年前的中国的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指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因而思想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1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1.1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中华文化之源包括正宗文化和民俗文化,而正宗文化就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之精要是:孔子——仁,孟子——义,老子——智,庄子——慧,墨子——实践,旬子——自强,鬼谷子——本事。

1.2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教中儒家的核心思想则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即儒家思想是做人的规范;而佛家的核心思想则是“悟”,即佛是觉悟了的人,“不做人,焉为佛”;而道家的核心思想则是“道”,即宇宙人生大道之理,即规律,即是探求宇宙人生的规律。传统文化的内核即是“做人,悟道”,人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

2 中国观音文化与三教文化

2.1 观音文化的时空特性

印度佛教的观音信仰中国化是印度大乘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不断交往发展的历史凝结过程,流传1800多年来,已经融合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与本土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结构。四川遂宁观音故里,妙善公主的传说就是观音信仰的本土化和女性化。观世音菩萨是观察世界上苦难的呼声,而来“循声救苦”,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精神与作为的境界。在大乘佛法中,佛、菩萨恒顺众生,在度己、度人、度众生的不同时空中,她能以种种不同的化身而应化利物;千手千眼观世音、南海观世音是不同时空的呈现。法华经中的普门品认为观音“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在《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始终混同于各类众生之中,她能“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无畏者”。楞严经说:“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并且得到“十四种无畏功德”,能予一切众生无畏之施。净空法师认为:妈祖是观世音菩萨在海洋文明中的示现,甚至圣母玛丽亚也是观世音菩萨在不同时空、不同文明中以不同方式教化、度化众生的表现。

2.2 观音文化是慈悲文化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救护众生离苦得乐,观音文化具有观音所特有的慈悲为怀的色彩。所谓“慈”即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所谓“悲”即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含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佛学中的“慈悲”即“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所谓“无缘慈”即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所谓“同体悲”,就是无时间、无空间的阻碍,悲爱一切人类众生。大乘佛教讲的是“大慈大悲”。《大智度论》中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慈者念乐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悯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2.3 观音文化是大乘佛法

观音文化提倡因缘果报,提倡因果循环,倡导众生广行善为,积善成德,积福德、修福慧,星移斗转,修来生佛,证无上正果。观世音是西方三圣之一,宏扬、阐释大乘佛法,宏法利生,大慈大悲,利人、利他,使人“脱苦”、“得乐”。大乘佛法融通三教文化,是三教真谛,能让人明心悟性,是众生修行的方便法门。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补处佛,将利益十方三世无量众生,离苦得乐。

2.4 观音文化是三教文化的综合载体

观音文化在道教文化中是慈航真人,妙善公主以道姑身份出家修道,在体道、修道、悟道中,以舍身救父的儒家传统的孝道结合在一起,倡导孝亲尊师,得道后成为菩萨。度人、普渡众生,大慈大悲,拔除众生出离苦难、脱离苦海。观世音菩萨的智慧,阐发人性智慧升华的文化思想,提高了东方人对形而上的认识深度与发挥人性至善的解脱境界;他的浓缩成为一卷数百字的经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已成为东方人千余年来人生哲学的圭皋。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言,使东方人能超于物性的追求与享受,而进入精神世界的升华领域,的确具有人类文化思想上的伟大而崇高的价值。三教文化在观音文化中得到融会贯通,而三教文化的至极点是相同的,至高境界相融相通,即佛说五戒、儒说五常,道说五行。

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戒、五常、五行文字不同,功能却一。

戒杀——守仁,木气朝元(不杀如树木之青翠)

戒盗——守义,金气朝元(不盗如金兰之芳香)

戒淫——守礼,火气朝元(不淫如欲火之消灭)

戒妄——守信,土气朝元(不妄如土地之信实)

戒酒——守智,水气朝元(不酒如智水之不竭)3中国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一致性内涵

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制度、精神方面的成果的总和。而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一致性内涵主要体现在:

3.1 观音文化是慈善文化

观音文化提倡善道、广行善道、善行天下、并实践善道,教化世人一心向善,广结善缘,与人为善。有劣迹者改恶从善。完善人们的道德、心理、道德人格。善具有原始性、广泛性、现实性和永恒性,能不断传承、与时俱进、长盛不衰,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音文化提倡不杀生、放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不盗一草一木。观世音菩萨用杨柳枝将净瓶圣水洒向人间,救护众生、护持万物,爱护、净化水源,使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3.2 观音文化是普世文化

观音文化提倡众生平等、博爱、大爱无疆,观世音菩萨能观十方法界六道轮回一切众生的种种际遇,随缘给予救助。不拘形式,“或慈或悲,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宇宙自无始(无极原始)以来,人之灵性即是由无极生化之后,生长于太极界,故万类同根同源,同此灵性,而分降各地,始有不同人种、言语、肤色,认为若天下只有一色,则单调无趣,运五行化五色而生五欲、五浊。道化三千,运行日月,原灵历经万劫转生之后,动极思静。宇宙万物同为一体,都应该和谐共生。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威德,只要是中国人,或是韩国人、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乃至西方世界,都或闻或颂,少有不知其圣号者。观音文化的慈悲与仁义,与西方文化的博爱,都指出人性本有善良而光明的一面,并无太大的差异;这与观世音菩萨化身千亿的意义,体现出了人类文明共有真、善、美的属性,因而消除各种文明之间的隔膜与冲突。观音文化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具有普世价值,是普世文化。

4 观音文化的生态思想文化探索

4.1 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观音文化生态学

从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一致性内涵可以看出。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要更加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观音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共有属性,发掘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观音文化生态学应运而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思想文化基础。

4.2 道家文化与生态文明——道家生态学

道家文化在探求宇宙人生发生、发展及演进中不断总结其思想文化体系。道家认为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即无始以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而演化了浩瀚无垠的三千大千世界。因而太极图、八卦图揭示出了宇宙人生的总规律。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映了道家中和的自然观。“大道无为,无为无不为”。即道家的修身就是修心,根本在心上下功夫,真正的道家是提倡清心寡欲的。“天道不如地道,地道不如王道、王者之道替天行道”,即人道合于天道则天地人和,体现了道家中和思想,即宇宙生态平衡定律。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奇门盾甲则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阴阳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规律。阴阳家、五行家为风水学即建筑环境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人与宇宙万物、时间、空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即为风水学。道家养生术和中华传统中医药学均提倡:天地人和,调节阴阳,运化五行,跟天地而动,随四季物候而生,以提高人体系统免疫力、适应力、生存力,使中华民族繁衍生息。

4.3 佛家文化与生态文明——佛家生态学

佛家提出众生平等,广施善行,因缘果报,慈悲护生,净心向佛,即心灵环保。戒律之道——不杀生(放生)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怀,万物皆有灵,众生皆有佛性。宇宙万物和谐共生,是统一的整体,主张“人、神、仙、佛”与“鬼、怪、妖、魔、”都是有情众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六道众生都是统一的整体,是一,不是二,是谓“不二法门”。而大乘佛教倡导的西方净土则是理想的生态王国,也是净化的心灵王国。即众生心灵的皈依之所。

4.4 儒家文化与生态文明——儒家生态学

儒家是治世之道,倡导修齐治平,以儒释道加在一起,把人间、人生、人心都管起来,使人间、人生、人心都向真、向善、向美。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的仁、孝悌的“天人合一”思想由“远”及“迩”。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和“万物皆备于我”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思想,董仲舒的天与人交相感应及宋明理学的“天人合一”思想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理论根据。

5 观音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源头之一

从前所述,根据佛教生命思想理论——众生平等和生命轮回,根据缘起论观点,万事万物都是天地阴阳缘聚缘灭而产生和存在以及消亡,宇宙的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正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也持有与此相同的观点:“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的尊严性”。而地球地质历史中,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次毁灭都是外星体造成,因而我们人类应有“天地同根,万物共生”的宇宙生态系统观。而生态系统内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宇宙生态系统中星体之间,万物之间不断地交换全息能信息,从而控制宇宙星系之间、万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即轮回。而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两大突破点即是多维时空与超光速。

[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7).

[2]张海山.佛教文化与生态文明[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3):80-82.

[3]刑莉.观音信仰在我国西南四川遂宁地区的传播——兼谈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的本土化及女性化特色[J].民俗研究,2010,(02):172-188.

[4]王炎平.中国传统文化基本问题[J].观音故里,2012, (03):1-10.

[5]南怀瑾.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40.

责任编辑:周哲良

B948

A

1672-2094(2013)05-0051-03

2013-07-20

张政权(1965-),男,四川安居人,四川省遂宁市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环境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观世音众生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写在六合金光寺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慈怀众生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