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思考——基于意志教育的视角
2013-04-11刘朝阳
周 勇 ,刘朝阳 ,李 沛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马克思主义认为,信仰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科学认知基础上的一种意志实践行为,它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志品质。信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深刻融合和高度统一,是人的世界观的根本体现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扬信仰主体,从本质上肯定人的意志力量,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主体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的意志品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它特别注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与践行。大学生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智上、情感上的反思感受后,只有磨砺坚强的意志,才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度确认和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渗透意志品质的思索,唯此,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智—情感—意志的心理结构平衡,进而在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时,不致于走向极端。事实上,缺乏意志品质教育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空洞乏味的理论分析和说教,即使讲得完全正确,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接受程度,甚至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大学生意志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活动。意志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立足于生存的基础上发展意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磨炼出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意志教育在磨砺人的坚强意志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信仰教育应当结合意志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法,以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意与知、情、行的关系
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支配意志,行为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在人的认识和情感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时,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在认识活动中,注意力的维持、知觉的合理组织、思维活动的展开等,都需要人的意志努力和意志行动。同时,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韧性等能促进人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的。
1.知驱动意,意深化知。
明确的目的是意志形成的原动力。人只有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养成永不放弃的坚韧品质,坚守目的的意志动力才能产生。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作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p202)恩格斯也指出,“人离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p382)一定的目的是人的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首要特征。“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2](p383)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8-119)人的实践活动是人最基本的生产劳动,而人的劳动任务的完成始终伴随着人的意志。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1](p202)
作为人的思想品质,意志控制人的理性和需要,拥有意志,人就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强的意志使人充满了神性,它能使人在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坚定不渝,彰显人性的光芒;在人遇到重大挫折和磨难时继续前行,是人为了理想和信仰而执着追求的坚毅精神。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的意识对象。”[4](p46)因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伴随着各种困难与挫折,认识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人的意志努力。意志深化人的认识,认识过程的深入开展必然受到人的意志品质的支配和调节,没有意志,也不会有深入的、完全的认识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主要内容是“四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5](p9)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大学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直接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根本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动力方向。
2.情支撑意,意调节情。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情感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内驱力。意志力的产生离不于情感的驱动。这是因为情感在人的评价过程中起着内部监控作用。而“由于内部监控作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不是依外部世界的客观要求,也不是根据主体的自身的原发性需要,而是从内部世界反观自身,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各种现实或可能的意义关系,审度其中的利弊,然后才可能有效地把各种心理能量聚合起来、组织起来,在感情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 ”[6](p89)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对人生持有积极的乐观主义情感。乐观的情感是坚强的意志力产生的源泉。反之,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意志力的人会是快乐的,因为缺乏意志力的人无法忍耐逆境中的困苦,而人生的逆境往往会在你前进的旅途中与你不期而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意志力才能保障你总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从而帮助你克服艰难,摆脱困境,获得幸福……如果你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那么你的乐观人生将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你的身上。”[7](p15)
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遇到困难、挫折和人生的逆境时,勇于面对,并能够享受到与逆境抗争的乐趣。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情感冷漠,精神空虚,没有生活的动力与热情,遇到挫折深陷于一种绝望感与无助感中。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无感觉’状态,一种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绝望可能性,一种非常接近于冷漠的情境。”[8](p31)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不能有意志的内驱力,因为“意志的反极是对重要事件漠不关心,拒不参与,或疏离它的一种状态,意志的源泉永远无法产生。 ”[8](p35)
意志对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与克服消极情感的干扰,使情感服从理智,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相反,意志薄弱者则易成为情感的俘虏,使意志行动不能持之以恒。“自由意志本身(也就是说,意志必然要得到的自由)——是绝对的——正是由于自由意志——成为人,因而是精神的基本原则。”[9](p80)人有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意志。意志是人走向成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蒂里希说:“作为精神而完成的生命,既包容着真理,又包容着激情;既包容着屈服,又包容着力比多;既包容着正义,又包容着强力意志。”[10](p1189)意志是支配人的坚强的精神力量,它支配和调节人的情感。席勒认为,人身上受到欲望诱惑和理性原则的支配,但是,“一个强暴的人,即使有从事正义事业的最积极的推动力,也不会放弃他的丑恶行径;而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即使受到最强烈的欲望诱惑,也不会放下他的理性原则”,[11]而能够使两者保持自由和张力,是人的独立的意志力。“人身上除了他的意志力之外没有别的支配力,只有像死亡和失去意识这种可以消灭人的东西才能废弃人的这一内在自由”。[12]
马克思说,激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大学生增强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感和动力,是凝聚和动员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因此,邓小平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们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12](p190)同样,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因为我们党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10](p144)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支配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行彰显意,意表现行。
人的行为离不开意志的支配与调节,意志力量也在人的行为中彰显出来。意志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量,行为是意志力量的外在表现。黑格尔指出,“意志表现于外时才是行为”。[13](p420)从实践的观点看,“所谓意志,是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进而根据目的积极地激活和调节自己的力量与活动以掌握一定的对象、实现预定的目的的精神力量,它是人对自己的需要、欲望、要求等的一种集中和凝聚,是人的主体势和主体性的需要内在根据。”[14](p211)马克思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p251)在实践中,人不仅使对象物发生变化,而且在对象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做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15](p178)只有在实践中,意志教育才能使人形成一定的决心与意志力量。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发挥意志的精神力量。
意志对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推动人去产生和维持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二是表现为阻止和克制与预定目的相违背的愿望与行动。但意志调节功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实际活动中不是互相抵触和排斥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一个有抱负的大学生,要想取得成就,有所作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信仰。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去对待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选择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信仰,这种信仰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坚定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担负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思考
认知是信仰的开始,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确信,根本无法去信仰;信仰是建立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认为正确并坚定不移的观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程序,经过确信信仰、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和导入行为几个基本环节,否则,坚定的马主义信仰难以树立。然而,现实中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坚强意志培养教育活动,也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意志教育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借鉴作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注重意志、认知、情感与行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拓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领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理论灌输法:从认知上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信。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p9)历史与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科学的理论,能够理清大学生思想上的误区,并对大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地协调、整合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亿万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立的,从本质上说它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彻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行动基础,也是建设正确的信仰体系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价值尺度。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信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3]这实际上提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大力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切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执著追求的意志力量。这就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不能抽象化、口号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否则就会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灌输,关键在于用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使这个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广大大学生普遍接受、真正认同、自觉践行。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崭新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众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意志。[17](p100)通过富有创意而又持之以恒的意志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植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之中,这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大课题,而意志教育在这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意志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的统一意志,把广大大学生团结在为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对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或内聚力。
2.榜样激励法:从情感上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热情。
马克思认为,人们对一定的对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后,就会形成追求情感对象的强大动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的行为。强烈的情感能够产生坚强的意志力。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8](p255)情感是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的力量源泉。毛泽东也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19](p800-801)毛泽东所说的热情就是人的积极情感,是人的意志力量“拼命精神”的重要来源。
情感能给予大学生自觉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任何坚毅的行为都伴随着强烈的感情。特别是热情,它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不可能有振奋向上的精神和再接再厉的决心。所以,一个有信仰的人,必定是惭愧而不气馁,内疚而不失望,自责而不伤感,悔恨而不丧志。反之,缺乏情感是意志消沉的主要根源。苏霍姆林斯基说:“由于情感上解除了武装,将产生危险的道德恶习——无能为力、自卑感。我认为,在人的感情世界中,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非常渺小、微不足道的尘屑,这种情感是最可怕的。按这种理解的广义而论,情感上的缺乏教养是形成这种个人道德消沉的根源。 ”[20](p154)
“榜样示范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21](p124)榜样具有替代型强化的作用,即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学习者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学习者避免榜样行为。榜样的这种替代性强化作用实质上就是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而榜样示范作用的机制便是榜样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榜样激励的教育机制就在于榜样具有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当人们了解榜样的生平及事迹后,会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树立具有坚强意志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榜样形象,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和意志品质,能使大学生参照榜样的坚强意志行为,调整、矫正自身行为,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榜样意志行为保持一致,从而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在党和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干部是廉洁奉公的,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共产党内一批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腐败分子无疑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声誉,从而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负面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极大地挫伤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最大消极影响。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了孟二冬、殷雪梅、叶志平、石秋杰、侯伯宇、孟佩杰、张丽莉、吴斌、高铁成以及北川中学抗震救灾师生群体、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等一大批可亲可敬、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这些鲜活的榜样事例为大学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巨大感染力,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一方面能引导大学生学习榜样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也会使之通过接受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和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3.挫折教育法:从逆境中磨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强意志。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阻碍个人动机与目标实现的情境,二是指个人遭受挫折引起的情绪状态。
挫折是对信仰的最大考验。挫折像一把火,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挫折就可以把你的信仰烧得更坚定;反之,如果失去人生的自信与勇气,挫折也可以把你的信仰烧成粉末。挫折具有两面性,既具有给人打击,使人痛苦的消极的一面,也具有使人奋进、成熟,从中得到锻炼的积极的一面。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和享受;挫折和磨难,却使人受到磨炼和考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因此,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做“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人就强化了一些自身的意志力量,就能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也可使坚定信仰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孙中山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22](p115)
坚强的意志能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不至于被各种错误的思想所迷惑。人的一生千差万别,各自的人生道路和结果也是千姿百态的。在千差万别的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要经受一些挫折。在我们经常所说的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生与死等矛盾中,后者都是某个层面、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的人生挫折。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怎样认识生活,怎样把握自己,或者说能否在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幸运与不幸的交错中把握住人生的航向,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一生的成败与发展。
挫折教育是增强意志力量,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全面发展,树立坚定信仰的重要途径。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致力于培养锻造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敢于正视挫折,帮助他们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积极寻找恰当的方式走出困境。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和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3.实践导入法:从行为上引导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
投身实践,大学生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也只有通过实践,青年大学生才能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深入、科学地把握基本国情,亲临其境领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自觉从正确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紧密相连的高度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广义的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要根据国情、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从而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个人利益的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三者有机统一,以实践为主要载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大学生在深入了解社会,积极社会实践的同时,劳动实践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知行合一的一个关键教育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提出“劳动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爱劳动的感情作为人的道德面貌一个重要特征,要在人的精神生活(智力的、情感的、意志的生活)过程中才能培养起来。一个懒于思考、感受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爱劳动的人的。一个人愈聪明,情感愈丰富,意志愈坚强,他对各种各样劳动活动的兴趣就表现得愈鲜明。”[23](p437)青年学生的人生信仰,只有通过有组织的劳动才能够得以树立。艰苦的劳动,也是锻造意志的大熔炉。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品质,只有在辛勤的劳动中用双手 “摸”过,用汗水“洗”过时,才能在人的思想和品行中牢牢生根。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有必要开展劳动,通过劳动磨炼意志,坚定人生的信仰。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喻跃龙,贺志军.信仰·信念·信心·信任[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陈泰中.逆商——通向成功的挫折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美]罗·洛梅.爱与意志[M].蔡伸章,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9][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何光沪.蒂里希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十九封信第十自然段[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4]张明仓.实践意志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
[17]列宁.列宁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列宁.列宁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9]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第 2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3]王天一,夏之莲,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