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方法论研究

2013-04-10

社科纵横 2013年4期
关键词:个别指导哲学领导

张 晗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毛泽东哲学的重心不是构建一个纯学理的体系,而主要是寻找在马克思哲学指导下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效的结合,其关键是找到沟通二者的中介环节或结合点。而哲学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不能运用于非常具体的现实问题,往往要通过具体的方法作为中介,为自己开辟通往现实的道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来源于实践的哲学理论再进一步“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法理论,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P139)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毛泽东哲学的理论观点更多呈现为实践模式,而非逻辑体系。事实上,毛泽东实践哲学的许多命题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如群众路线、调查研究、矛盾分析等等。

一、群众路线——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根本方法

群众路线作为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毛泽东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根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不仅是群众路线方法的根本内容,也是群众路线内容的统帅。毛泽东认为:“在我党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P899)也就是说,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将群众中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整理加工后形成系统的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运用到群众中去,以检验其正确性,如此循环往复。由此,他将实践哲学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可操作的实践阶段,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指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群众的实践中,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把群众中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这里的“集中”不是机械地将群众中分散的意见或建议简单相加。因为群众中的意见,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领导干部要将这些认识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后,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然后再回到群众中去,再在群众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这些意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中”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分散的、不系统的群众意见经过整理、加工之后,重新反馈到群众实践中去,目的是检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中”的过程,就是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由此可见,群众路线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是领导干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习群众和引导群众的过程。

实践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毛泽东提出“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并由此进一步制定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施的具体的途径,这就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贯彻和实施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必须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一般号召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统一行动起来,另外,一般是从个别中抽象出来的,个别指导的过程不仅是检验一般号召是否合乎实际的过程,也是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动向,提出新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能够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使原来的一般号召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及时转移工作重点和方法。因此,毛泽东对只注重一般号召,不注重个别指导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批评,他指出,许多干部,只注重工作任务的一般号召而忽视个别的具体指导,因而使自己的号召停留在嘴上、纸上或者是会议上,从而变为官僚主义的领导。此外,“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是毛泽东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方法。贯彻和实施这种方法,一是要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和群众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单位的领导能够凝聚一批骨干队伍,并在这批骨干队伍的带领下不断提高中间分子和争取落后的分子,从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的前进。

凭借“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使群众路线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使得群众路线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意义。

二、调查研究——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关键方法

调查研究是实践哲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最多、行之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学习“无字之书”,也就是除了刻苦研读课本知识之外还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学习。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倡导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自觉行之,其代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很好地说明了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重视。大革命失败后,针对党内盛行的不切实际的主观主义思想,毛泽东及时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和指正,从而扭转了党内盛行的不正之风。与此同时,他身体力行进行调查研究,到井冈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确立,无不说明毛泽东本人对调查研究的重视。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得到理论升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整风前后,毛泽东针对党内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进一步阐明了调查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后毛泽东著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重申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又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毛泽东始终认为,调查研究是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是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调查研究是把握实际的唯一方法。

调查研究之所以是把握实际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客观地、全面地把握“实际”。“实际”并不是简单的“是什么”的问题,也不是抓住几个表面现象就可以了解的东西,它之所以成为“实际”,是因为它同周围事物发生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毛泽东强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3](P789),如果不能把握“实际”,而把虚假的实际或片面的实际当做真正地实际,就等于我们把双脚踩在虚假的或片面的“实际”之上。

毛泽东认为,进行调查研究并把握“实际”,是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客观依据,坚决反对不做调查研究,关在房子里主观地做决策。于是毛泽东提出:“各级党委,不许不做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做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3](P582)

其次,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调查研究。

在毛泽东看来,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实在的经验事实的交汇处,因此,他反对“本本”,提倡向实践经验学习,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实践经验事实融合起来。而把二者融合起来的方法就是调查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融化、把握经验事实。“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为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2](P791)向下作调查,就是向实际做调查。在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的实际资料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研究,把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

最后,调查研究是洗刷主观主义的锐利武器。

主观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毛泽东把调查研究看作是防止主观主义,洗刷唯心精神的根本方法。他说,“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1](P112)在毛泽东看来,在党的历史上的“左”“右”倾主义错误,从思想路线上讲,都犯了不作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错误。毛泽东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这是他实践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毛泽东公开声明,共产党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调查研究。

毛泽东实践哲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是实事求是,完整地把握实事求是的思想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就要进行调查研究。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根本方法了。

三、矛盾分析——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核心方法

矛盾分析是毛泽东实践哲学视域中操作性非常强的方法之一,也是毛泽东一贯践行的主张,它在毛泽东方法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和基础地位。毛泽东根据实践发展的不平衡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

首先,从认识的角度看,抓主要矛盾是把握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需要。

把握事物的本质是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前提。在毛泽东的代表作《矛盾论》中,他明确指出,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后来在李达所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一书的批语中又讲到,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由此,表达出这样的一种思想,即离开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毛泽东批判教条主义是在主观地、片面地看问题,就是说他们不知道本质地看问题,也就不懂得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看问题。毛泽东强调典型调查,不主张泛泛调查,也是强调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主要矛盾。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讲到,十样东西调查了九样,看来是全面了,但是如果九样都是次要的,也就把主要的丢掉了。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抓主要矛盾是统帅全局、抓工作中心的基本环节。

在实际生活中,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总会有许多工作,但是其中必然有一种工作是中心,它的存在和解决会影响其他工作的进展和解决。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中心工作和主要矛盾联系在一起,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工作才会有中心,如果形成许多的“中心工作”,就说明我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关系没有搞清楚,还没有找出主要矛盾。列宁指出:“政治事变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决不能你想抓哪个环节就故意挑哪个环节。”[4](P649)在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用下棋来做比喻,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们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问题上。领导全局是这样,小范围的工作也是这样。一个部门如果在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上“差之毫厘”就会在实际工作中“谬之千里”。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年代十分注重抓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这种远见卓识是建立在他对矛盾法则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他认为,矛盾分析的方法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而且是改造世界的方法。由此,毛泽东将实践哲学与方法论相结合,在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当然,本文列举的以上几种方法是毛泽东实践哲学中最具有操作性方法中的比较典型的方法而已,这些方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列宁.列宁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个别指导哲学领导
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案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