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案例

2018-06-02王天悦

速读·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王天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医教结合、分类办学、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的产生、推广和深化,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除了聋生、盲生等,培智学生明显的增多。另外,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和区域生源的不一致性,导致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中,整齐划一的课程和陈旧的教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开发适合特殊教育学校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和教材迫在眉睫。因此,我校为了更好的适应培智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开发适合他们的校本课程,本论文选取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的其中一课为例,进行详细的讲解。

关键词:培智三年级;校本课程;植物叶子;亲近自然;个别指导

学情分析:我校直属于靖远县教育局,2012年开始招生,主要招收靖远县范围内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轻中度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等,本文我选取培智三年级学生,共有6个学生,他们普遍存在智力障碍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可以说培智三年级是我校所有班级中,学生程度差异最大的班级。

我校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提出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培智学生的发展要求,现以《采集植物叶子》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一、观察熟悉的校园环境,引出课题

首先,老师播放儿歌《小树叶》,带领学生进入小树叶的世界。然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树叶吗?给学生们时间回答问题。然后出示一张树的图片,给学生们讲解什么是树,什么是叶子,什么根。明确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植物的叶子。然后老师播放已经收集好的校园景色,包括春夏秋冬的校园内环境,有教学楼旁边的盆景,有校门口的愧树,还有生活楼旁边的松树以及各种植物等等。学生们都很感兴趣,都小声的说着,这是哪的树,那个是哪的树,还有什么,等等。老师边播放视频,边提问,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问学生们是否认识这些植物都在校园的什么地方?第二,问学生们是否认识这些植物都叫什么名字。第三,问学生们是否了解这些树以及叶子的特点。第四,问学生这些叶子春夏秋冬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出示图片加以说明这些叶子春夏秋冬的变化。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学生对植物叶子的认识情况,以此展开教学,引出课题《采集植物的叶子》。

二、认识身边植物的叶子

这是第二部分,也是新授部分,首先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叶子吗?你们想了解叶子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就和叶子做朋友,一起来认识它,了解它。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特殊儿童,我在此只选择了几种简单的树叶作为教学工具。有以下几种叶子:杏树的、枣树的、柳树的、松树的、槐树等。首先,让学生们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让学生围成一圈,放一篮叶子在中间),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学生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认识不同的叶子。其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请程度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中等程度的学生,了解一些叶子,能够指出不同的叶子,程度差的学生能够配合老师,适当的认识一些叶子。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叶子的了解,组织学生观察从校园里收集的树木的叶子,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叶子?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像什么?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最后,请学生们动手做一做串叶子的活动,老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这几种叶子的名称:杏树的叶子,枣树的叶子,柳树的叶子,槐树的叶子,松树的叶子。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叶子的名称,把篮子里不同的叶子按照次序串成一串,做成挂饰。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组活动,老师进行个别指导。程度好的学生自己按照黑板上的叶子的名称进行串叶子。程度中等的同学由老师提示,依次说出叶子的名称,然后鼓励他们在篮子中找出这些叶子串成一串。程度差的同学由老师帮助串,因为他们不会串,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串的动作。串完以后,通过展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叶子的认识程度,这个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了植物的叶子。

三、在校园内采集植物的叶子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悉和认识植物的叶子,老师带领学生们去校园里采集植物的叶子。首先请同学们排好队走出教室,程度好的学生带着程度差的学生。然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塑料袋,方便他们收集树叶。最后,依次带领学生们采集学校内植物的叶子。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们认识植物,然后再认识植物的叶子,并从树叶的形状,特点以及颜色等方面讲解校园里植物的叶子。老师鼓励每个同学采集不同的树叶,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在老师讲解完以后自己采集植物的叶子,程度中等的同学可以在老师和程度好的同学的提示下,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程度最差的同学由老师带领,采集一个叶子,给他们解释这是什么叶子,帮助他们认识并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采集完校园内植物的叶子后,让同学们排好队,老师依次检查,看看哪个同学采集的叶子种类多,并对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观看视频,学习用叶子制作页面画

由于培智三年级的学生程度差异较大,为了照顾程度好的学生,本节课加入了难度较大的页面画制作。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欣赏一些用叶子制作的动物、景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求个别学生动手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页面画,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学生在旁边观察,参与这个活动,最后把做好的画面投放到白板上,大家一起来欣赏。在制作页画面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播放儿歌《小树叶》,来活跃课堂气氛。这个过程虽说比较困难,但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要求学生们在下课后,收集喜欢的叶子,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把做好的作品带到学生,分享给同学们,本节课到此结束。

这节课内容贴近生活,选材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由于培智三年级学生能力差异较大,重点讲解部分和实践都以学生都熟悉的叶子为例,有杏树、柳树、枣树、槐树、松树的叶子,也有各个季节颜色不同的叶子,一种叶子以不同的样式出现,通过对比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各种植物的叶子,还根据季节的不同区分。培智的学生不会看植物的茎等,所以只能通过看一看来辨别了,甚至有些程度差的学生通过看和闻看都区分不了植物的叶子,因此,我们请家长帮助学生来辨认,此过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边放松,边听儿歌,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儿歌简单易懂,学生能够很快的学到了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

由于培智三年级学生差异太大,教师对学生情况不是完全掌握,课堂设置有许多不足:第一,课堂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讲较多且不适合,如自闭症的学生,他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在讲解部分基本能融入课堂,但在实践部分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看见自己喜欢的叶子会放到嘴里,这样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课堂内容对他而言,就不适应了;第二,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讲解部分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实践部分和放松剩下时间较少,对于培智学生来讲,动手做一做比较重要,学生也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儿歌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起来就更容易了。因此,本节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注意各个部分时间的分配;第三,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课堂实践部分准备的素材较少,培智學生知识较狭窄,有可能认识了校园里的叶子,同一片叶子出现在其他地方又不认识了。因此教师应在上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素材,可以是学生喜欢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第四,在制作页画面这一课时当中,忽略了程度较差的学生,虽说让他们参与了课堂活动,但是他们参与的程度少之又少,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在干什么。其实在程度较好的学生制作页画面的过程中,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帮助程度好的学生拿树叶,在拿树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再次帮助他们认识树叶。

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721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