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学规律的研究 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兼论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及其教育价值

2013-04-10李弘国

社科纵横 2013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主体情感

李弘国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属于“修身课”。所谓“修身课”的根本属性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具有区别于其他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正确地把握和应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内在特性,对教师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特殊过程”,又是促使教师树立“学习主体观”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特殊过程”。所有的教学过程均以教学对象的一定的接受心理(求知欲)为基础而展开的。然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对象接受心理是比较复杂而微妙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接受教师所给的有目的性教学内容之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影响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1]这些自我意识虽然尚不成熟的观念形态存在着,但它具有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过滤”的“特殊技能”。换句话说,它并不愿意全盘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的认定,有的厌恶,有的删除,甚至有的进行补充和修正。陈秉公教授把这样的思想教育课堂形象地比喻为“一首教育诗”。他认为,这首教育诗的上阙由一个教师来做,下阙是由多个不同学生来做。完美的思想品德课教育诗,要求上阙做得好,下阙和得好。只上阙做得好,下阙和不好,算不上好的教育诗。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的“过滤”作用,不仅有区别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且还不断地分解和反省自我意识,即在教师有目的的知识传授和影响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中,逐步形成“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并且不断以“理想的自我形象”对照“现实中的自我形象”[1]。例如,假设教师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主题给学生讲授理想教育。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我意识中会浮现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会找出自己的很多不足点。如果这时典型形象和自我形象之间的差距越大;同时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力越大,那么“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矛盾的反省过程就越快。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征,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极大影响,它促使思想品德课教师牢固树立“学生学习主体观”,(作者注:主张学习主体是学生的一种教育观念。)正确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流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把外部知识和信息主动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当成学生的积极体验过程和个性发展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必要条件,但其作用必须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转化成学生主体性增长的适宜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正确有效地转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内含的这些特性,明确地提示到,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必要性。这是因为,即使教师的知识传授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接受“情感教育”的特殊过程,又是促使教师提升“人格魅力”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主体不断培养情感、意志、信念的特殊的“情感教育”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学对象意识活动发展变化过程,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要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变化,必须要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意识活动的“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因素的作用。“理性因素”起到培养意识主体的科学认知、逻辑思维等的作用;而“非理性因素”则是帮助意识主体培养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等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和希尔济曾对一千五百多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踪观察,在一千五百多名被试者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与成就最大的五分之一相比较,二者之间显著差别不再于智力能力上,而在于个性品质的高低,说明非理性因素也对其所能取得的成就起决定性作用。

从一般的逻辑上看,所有的教育学科在谈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问题”(即科学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即培养情感、意志、人格等问题)。实际上“认识问题”和“情感问题”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已被自然融合,并相辅相成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某一个侧面,而省略另一个侧面完全取决于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属性。例如,《数学》等纯技能性学科,往往特别强调“认识问题”,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接受知识的状况和认识能力的培养上,却不去谈论或很少谈论“情感问题”。相反,像语文、历史、地理等富有社会性内容的学科的教学,必然要多多谈论“情感问题”。但是,从教学目的角度来考察,这些谈论毕竟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的重要补充而已,决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其他教育学科的主要的教学目的首先而且始终是培养学生主体的科学认知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具有区别于上述各学科教学过程的十分鲜明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解决“认识问题”是要解决“情感问题”的手段,而解决“情感问题”是解决“认知问题”必然要达到最终目的。这种手段和目的之间存在的内在的相互依存性,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知识与理论的开启与对意志、信念的培养紧密地统一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在的这些特性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同时还特别要注意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因为学生主体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依靠教师所传授的古今中外典型形象的感化作用,但有时还通过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直接形成。这时,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形象,而是已经提升为能够起到感化作用的典型形象。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但要努力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感、信念以及情操,以渊博的理论知识魅力和高雅的人格魅力引导、教育学生,使他们达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又是促使教师创新知识结构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一般地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的过程。[3]所谓“是非判断”能力就是指,认识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能力。所谓“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而具有价值的判断能力。培养“是非判断”能力是培养“价值判断”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在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判断”问题和“价值判断”问题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会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一般的知识技能学科经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是非判断”问题上,并且解决“是非判断”问题的过程直接表现为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譬如,假设教师给学生说明1/2=0.5的问题。这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教导下,很快认识到1/2=0.5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真理,同时认定这些运算方法和规则很有价值。到了这个程度,教师可没有必要再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另外的特别的“价值判断”。因为学生主体通过科学认识过程,已经判断出这种科学知识很有价值。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不仅解决“是非判断”问题,而且还必须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复杂而艰苦的过程。假如说,教师向学生讲解“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责任与角色”、“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等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也就是说要解决“是非判断”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要有说服力地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模范。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既是从“真理性认识”转换为“价值性认识”的过程,又是对特定事物或特定现象形成特定价值观的既复杂又艰苦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复杂艰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过程,不是单纯依靠认识能力,而是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这些内在特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该及时汲取当代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新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内容,以便及时调整、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教学工作的预见性。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但必须有知识,而且必须有准确丰厚广博的知识。“师生之间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讲不再于师生共在一个课堂,而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信息差、知识差。”因为,一个道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自然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被学生尊敬和信赖。

思想品德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理”,即必须“通过讲理论来(用逻辑的力量来)说服人,征服人。”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不断地掌握和充实理论知识,但决不能只局限于把握一般的是非理论,而是要更加有效,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并且以出色的教学艺术和非凡的气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利益矛盾问题。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上述三个方面独特的特点,实质上是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反映。可是,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绝不是简简单单地经过一两次教学过程所能完成的,而是必须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是一定要格外重视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而且还应该积极热情地帮助、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生活的实际体验中磨练自己的气质和造诣,逐步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1]陈秉公.论思想品德课改革的逻辑思路[J].高校德育科学,1996(9).

[2]李铮主编.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弘国.浅谈《概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途径.社科纵横,2011(12).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J].九年级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猜你喜欢

品德课主体情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