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谈
2013-04-10何晓冬
何晓冬
(兴化市图书馆,江苏兴化225700)
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在新形势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一条创新之路,是公共图书馆建立特色文献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公共图书馆在当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中处于独特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笔者结合我馆情况,与广大图书馆界同仁共同探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以及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旨在抛砖引玉。
1 “多措并举”构建地方文献征集体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配合首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这一重大文化活动,我馆征集地籍人士著作举办“兴化籍名家学者著作成果展”。艺术节期间,“书展”吸引了众多参会者,不少嘉宾、领导都对此表示赞许。“书展”收到地籍人士惠赠书籍238册,展出了87位兴化学者部分著作成果。这是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开端,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经过摸索,采取了以下方法。
1.1 制定规章制度,促进工作规范、标准
我馆先后制定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地方文献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凡与本馆建立长期递送和征集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都要列入“兴化市地方文献作者名录”,详细地列出单位名称及个人的出生年月、联系方式、研究方向、著述成果等信息,并随时记录缴送情况,避免漏采或重采。2000年,在馆编《兴化地籍人士通讯录》的基础上,编印了《天南海北兴化人》一书,书中介绍了兴化地籍人士364位,是原通讯录人数的3倍,有效扩大了信息源。
1.2 明确分管馆长,设立专职部门和人员
馆内分工一名副馆长负责特色文献征集工作,委派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及责任心强,又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同志专门负责,并落实到年度工作目标中。同时,调拨专项经费,变被动征集为主动收集,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三勤”:腿勤、口勤、脑子勤。
1.3 借助学术团体,建设信息员队伍
地籍作者具有个体分散的特点,但他们往往会集合在一些机构和团体中,比如文联、作协、科协、美协、摄影家协会等,我馆请这些学术团体和业务办公室代发征集倡议书和征集函,以引起作者的注意。同时聘请相关部门人员、地方文史爱好者、社会名流等为“名誉馆员”,求助他们提供政府、部门及个人地方文献资料的出版和珍藏信息,帮助收集特色文献资源。
1.4 争取政府支持,形成地方文献递送制度
我馆多方位、多渠道找各级领导汇报工作,征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政府、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等重点单位的共识。2002年,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发文《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予以支持,各部门公开出版物须向图书馆递送。之后,市委宣传部联合文化局、教育局等部门出台《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实施意见》和《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考核意见》,进一步细化地方文献的工作准则。副市长马雅斐视察、检查我馆工作时,亦特意将友人赠送的《中国民俗文化博览(1-4卷)》转赠我馆。
1.5 倡议信息互通,达成区域地方文献互换
包含兴化在内的泰州地区,区域内经济文化相对接近,各公共图书馆都有收集地方文献的责任,彼此互通信息,访求赠送,共同充实馆藏。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大力开展,难免会收到很多重复的文献,多至有10多册复本,本馆规定每种地方文献最多整理5册,其余的留作交换用。一些高质量的地方出版物,如《高谷年谱》、《泰州历代名人》、《泰州统计年鉴》等文献均为我馆对外交流互换所得。
2 “不拘一格”建立地方文献服务平台
文献的采集和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两大部分。随着地方文献馆藏量的不断提升,必然会着眼于地方文献的利用。为此,我们做了三个平台的建设。
2.1 展示平台的建立——陈列地方文献
(1)设置地方文献馆藏中心: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利用,我馆设置了地方文献中心,面积达400平米。地方文献按中图法分类上架,供读者查阅。截止2012年底,我馆登记在册的地方文献已经有12000多种,18000多册。从内容看,有地方志、年鉴、兴化简报、兴化人物、淮剧剧本、民间故事、兴化中医史料等,从形式看,有古籍、铅印、影印等。侧重点为古籍家谱、兴化人物、地籍人士著作。为鼓励捐赠和向大批量捐赠者致敬,我们开辟了专架并冠名陈列,例如“朱大礼先生专架”、“党明放先生专架”、“毕飞宇先生专架”等,专架陈列的既有捐赠者本人著作,亦有其所藏珍贵文史资料。2002年,国学大师李审言的后裔将先生通过购买、征集、交换等方法收藏的各类图书包括方志、家谱等古籍万余册捐赠给兴化市图书馆,我馆为此设置了“李审言资料陈列室”,邑人称之为“李审言图书馆”。
(2)成立兴化市文学馆:在“书展”活动后,我们建立了“地籍人士著作成果”专题陈列室。陈列室展牌图文并茂,藏品逐年增加,成为返乡人士来馆必看之处。2006年,兴化籍学者、原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解聘如先生来馆参观后,十分高兴,并现场惠赠新作《人与人生》。2012年后该室移址于兴化市文保单位陈五房士第内,成立兴化市文学馆,集中展出了乡贤施耐庵、韩贞、李春芳、陆西星、郑板桥以及当代作家毕飞宇、王干、费振钟等四十余位古今兴化籍作家的资料。
(3)开辟“兴化报廊”:我们在市中心闹市区,开辟“兴化报廊”,橱窗长50多米,有近80平米展出空间。平时供市民阅报,定期按年份、按专题、按著者在报廊展出我馆征集到的地方文献。例如:2003年的“自古先贤有遗风,兴化学人著述多”地籍人士作品展,2005年的“朱大礼先生捐赠展”,2009年的“解聘如、顾一平作品展”等。“兴化报廊”现已成为我市文化宣传阵地一大亮点。
2.2 宣讲平台的建立——举办“昭阳讲坛”
为挖掘和保护历史人文资源,提供特色服务,2004年,我馆成立了“楚阳文化服务部”。该服务部成员为社会文史研究爱好者,其任务是帮助我馆搜集、研究、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并将研究成果通过“昭阳讲坛”予以宣讲。服务部成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结合馆藏资料,先后撰写了“昭阳十二景”、“儒学街史话”、“兴化寺庙摭拾”等100多篇文章,发表在《扬子晚报》、《泰州日报》、《兴化报》、《文化兴化》、《楚风》和兴化政府网站等媒体上,有的传至台胞侨胞那里,他们也来电来函索取。这些文章,既充实了特色馆藏资源,也丰富了“昭阳讲坛”宣讲内容。服务部成员还利用馆藏文史资料,深入城乡街道村落,发现文物20多处,省、地、市电视台都进行过相关报导。“昭阳讲坛”已成为我馆特色服务的一个品牌,常年深入社区、乡镇、学校、军营,至今已举办138场;也曾作客江苏省电视台教育频道、泰州电视台“凤城河讲坛”宣讲,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成为“昭阳讲坛”宣讲的一道“主菜”。
2.3 联络平台的建立——成立“兴化市姓氏文化联谊会”
我馆古籍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面向民间收集家谱。经过广泛社会调查,通过多条渠道,共征集到“吴氏家谱”、“徐氏家谱”、“立鹤堂解氏家谱”等20多种谱牒,有明崇祯宰相吴甡家谱,有明初巨富沈高(万三)家谱等珍贵史料。泰州电视台“珍藏泰州”栏目拍摄我馆率先开展家谱收藏、研究与服务工作的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了海内外姓氏谱牒研究爱好者及相关联谊会、研究会前来咨询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谱这一特色文献的采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我馆于2006年成立了“兴化市姓氏文化联谊会”,为我市开展姓氏文化活动和姓氏文化特色资源服务搭建了一个平台,成为姓氏文化研究爱好者与外地学者交流的桥梁,成为我市与海外侨胞联系的纽带。联谊会刊物《兴化百家姓》,连载了兴化郑氏(板桥)、施氏(耐庵)、宗氏(臣)、李氏(春芳)、韩氏(乐吾)等20个姓氏介绍,包括有姓氏的源流、家族变迁史,名人故事,涉及姓氏学、谱牒学、民俗学等。
3 “紧扣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
发挥地方文献资源特色优势,争取最大化的服务效益,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最终目的。对此,我馆着力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3.1 推广资源特色优势,放大平台展示效应
我馆地方文献中心和兴化文学馆常年对外免费开放,2012年全年累计接待读者3万多人次,约占我馆总服务人次的1/3。
我馆始终把“兴化报廊”作为宣传、展览特色文献资源的窗口。每年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期间,都有专题展览。例如:2010年举办的《兴化姓氏文化展》,重点介绍了兴化511个姓氏中近百个姓氏的堂名、家联、先辈的生存状态及朴素的荣辱观;为宣传世界文化遗产日举办的2011年《老行当》图片展,该展览有图片160多幅,介绍了兴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民俗文化风情的弹棉花、铁匠铺、砖瓦雕等工艺;2012年《朱思愚诗词作品展》展示了兴化当代学者著作成果。此类展览每年举办4期以上。
兴化姓氏文化联谊会成立后,共接待海内外来访、咨询人士152批550多人次,其中有政府官员、民间团体、家族长者、专家学者、平民百姓等各界人士。2008年11月,台湾政要郝伯村、郝龙斌父子委托宗亲代表郝龙法、郝增坤来兴,为编修《晒腹堂苏北郝氏宗谱》搜集资料;台胞刘德庄先生从彰化返乡,诚请我馆协助寻找刘氏宗亲和续修《刘氏宗谱》;湖南德星陈氏文化交流中心陈华等一行来我馆,寻觅族人及家谱。
3.2 提炼资源特色优势,配合重大文化活动
本地举办的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和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都是国家级节庆活动,分别已举办十届和四届。每次节日期间,我馆利用馆藏资源,主动进位,积极配合。其中有:为系列文化活动重头戏《欢乐中国行—魅力兴化》、《水韵兴化》大型水上演出等提供相关文史资料。为出版《郑板桥书画精品选》和深圳市修建拍摄郑板桥影片景点提供图片资料。为配合文明城市创建,我馆承担编写《兴化市民教育读本》部分任务,配画72幅,配诗72首,撰文2万字。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最后取得的社会效益,都得力于我们对馆藏地方文献的提炼和加工。
3.3 挖掘资源特色优势,促进人文学术研究
馆藏地方文献的积累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人文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者陈钟石老师爱好文史研究,是我馆“老读者”,长期利用我馆馆藏地方文献,从事兴化文史研究,成果累累,有《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王艮传、高谷传》等十多部史料性著作。文史研究爱好者郭宝康等利用馆藏资料,发掘历史遗存。例如:东城外磨子巷古建筑张涤珊故居的发现,为重新评价和研究清代兴化医派及近代中国中医药史提供了实物依据;临城镇大王村明嘉靖年间古寺庙建筑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市古代农村佛教历史提供了宝贵依据。本邑先贤——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史料是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头戏”,藏有郑板桥相关书籍1300多种。板桥研究学者南京艺术学院周积寅教授、扬州大学黄淑成教授、国学专家党明放先生都曾先后到过我馆查阅地方文献。其中周积寅教授的《郑板桥》荣获199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黄淑成教授专著《郑板桥小传》获首届任中敏学术基金奖。党明放先生近年亦屡有新著面世,如《郑板桥年谱》、《郑板桥对联赏析》、《郑板桥图传》等。
3.4 放大资源特色优势,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方文献的征集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开拓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崭新领域。建立一个免费开放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更好的利用地方文献服务读者。2012年7月,苏中苏北首家县级数字图书馆——兴化市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我馆已将5部《县志》、入编国家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6种文献、部分地方文献和本馆编辑的《兴化市图书馆古籍善本叙录》、《兴化地方人士著作目录》、《兴化地方人士古籍著作目录》,以及馆际交流所得的《张锦江文集》、《梅兰芳年谱》、《泰州历代名人》等,制成电子版,提供网上服务。同时,我馆在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有“兴化海内外名人”、“郑板桥研究”、“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4 结语
地方文献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既是一个地区历史的产物,又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本地区进行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丰富“情报源”,地方文献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无论是从发挥其自身情报价值方面,还是从公共图书馆增强服务效益,推动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1〕 聂晶.对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2):95-97
〔2〕 甘新.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J].图书馆界,2010(4):70-72
〔3〕 谷洪涛.馆藏资源整合与存储的多维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2):83-84,87
〔4〕 陈璐.基于OPAC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J].情报探索,2010(1):91-93
〔5〕 骆伟.关于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8(12):214-217
〔6〕 李鸿翔.整合纺织信息资源,共建区域特色馆藏:关于构建绍兴县图书馆“国际纺织信息中心的设想”[J].图书情报工作,2007(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