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舞蹈学专业基训训练模式探究
2013-04-10穆扬
穆 扬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
舞蹈学专业从开办至今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舞蹈高级艺术人才,近十年来该专业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投身舞蹈事业,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专业所涉及的舞蹈门类和理论研究等课程颇多,有别于单一舞种专业(中国古典舞或芭蕾等专业),所以主要培养目标与之相比看似近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以芭蕾舞表演或教育专业为例:此专业属于单一舞种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为芭蕾这一专业学术门类培养舞蹈演员、教师或编导。为达到这一目标,该专业的众多舞蹈实践与理论课程总是围绕“芭蕾”为中心而开设。比如《古典或现代芭蕾基训》《古典芭蕾课堂进程教学法》《芭蕾剧目》《西方芭蕾史纲》《西方古典文学》等等一系列课程。其中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时间为四年,充分体现了该学科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但舞蹈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在时间上涵古盖今,在范围上涉及中外。其培养目标是为舞蹈这一学术大类培养教师、编导以及研究人员。二者因培养目标不同,故课程设置亦存在一定差异。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学科的实践与理论课程有《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舞基训》《现代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基础训练》《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亚非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和现代舞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学》等课程。其中包含舞蹈门类众多,理论知识涉及面广,不难看出该专业是针对舞蹈这一学术大类而开设的。且基训课程训练模式亦存在多元化,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并掌握更多舞蹈种类的基本元素特征和舞蹈综合理论。虽然芭蕾与舞蹈学同属舞蹈类专业体系,但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却完全不同。理论上如产生混乱,那逻辑与操作上必然南辕北辙。所以在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不宜单一或长期使用某一舞种的基础训练。如此有悖于该学科的建设初衷,影响专业发展以及模糊培养目标,导致其毕业生在当今新形势的就业浪潮中无法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个人能力。
二、对舞蹈学专业单一或长期使用芭蕾基训的思考
(一)有碍舞蹈学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
芭蕾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属于欧洲古典学院派剧场舞蹈体系。该舞种拥有完整科学以及独立的训练模式,素有“西方文明结晶”与“贵族艺术”之称谓,新中国建立以后由苏联引入中国。而现今高校舞蹈学专业以专业名称、培养模式、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开设的文化理论与实践类课程范围宽广,强调“一专多能”。假如舞蹈学专业在实践类基础训练模式上单一或长期采用芭蕾基训,则会在此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形成“独树一帜”的病态。如此病态不仅使基础训练模式过于单一,且势必与亚非国家(特别是中国)舞蹈的文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断层。以上状态在教学中循环运行,最终导致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得不到完善和巩固,培养目标亦与其他专业混淆不清。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上也扮演着“绊马索”的角色。
(二)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统学习阶段形成“僵化”形态
中国各大民族民间舞蹈在某些层面的基本属性都有很多类似,所以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阶段难免都有“串份儿”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这种经历反而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外形特征、舞蹈韵律和动作连接,以便学习至最终掌握。而西方芭蕾则不然,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
1.从舞蹈外形上
西方芭蕾为摆脱地心引力束缚,强调以挺拔和腾飞来表现自身的高雅与独特,同时利用大量的技术技巧展现其难度与风格,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贵族气息。“开、绷、直、立、轻、高、快、稳”是它的主要特征与训练目的。 利用芭蕾基训对身体的柔韧性,关节的开度,腿部的爆发力、控制力、灵活性进行训练是非常具有针对性和训练意义的。可由于强调独特和高雅,芭蕾舞者的上半身一直处于垂直地面的挺拔状态,并且每一个舞姿造型和元素性动作都有其严格的要求和角度规范。众所周知,在舞蹈表演形式上,西方为“足蹈”,东方为“手舞”。对于强调体态造型和韵律连接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来说,长期采用西方的基础训练模式难免导致上半身过于僵化,束缚舞蹈情感延伸。
2.从舞蹈气息运用上
根据西方芭蕾的主要外形特征与训练目的可以看出它强调气息向上,而东方舞蹈大都要求气沉丹田,视大地为母,并以此为依托起舞。例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舞蹈以及民间舞。而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展现民族特色为主要目的,其上半身的运用方式尤为重要,外形与内涵各有千秋,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样。再如藏族舞蹈的踢踏旋子锅庄;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蒙族舞蹈的胸背、肩、臂、腕;云南花灯的“崴”与道具使用;维族舞蹈的颈、肩、腕; 朝鲜族舞蹈的体态舞姿与气息运用;中国古典舞和汉唐古典舞的元素性动作与代表性舞姿等。
根据以上简单分析的内容可以得知东西方因人文环境、地域分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导致各自的舞蹈审美观和舞蹈美学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同样,西方芭蕾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已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单一或长期使用芭蕾基训进行训练,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无论是气息运用、韵律连接、情感延伸还是道具使用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束缚或反作用。
(三)降低舞蹈学的专业性和特殊性
芭蕾舞是舞蹈中的一个门类,而芭蕾舞专业的所有专业理论课程几乎都围绕“芭蕾”而开设。从芭蕾舞鞋到“脚尖舞”,再从芭蕾专业术语到各种芭蕾专业理论,其专业性与独立性可谓面面俱到。在舞蹈学专业基础课程训练模式中单一或长期使用芭蕾基训会占用其他舞种的专业训练课时,使其他舞蹈门类的教学因为量的不足而产生质的下滑。假设舞蹈学专业四年的基训内容都采用芭蕾基训,而民间舞课程也同时进行开设,那么在专业属性上便会与芭蕾舞专业或是民间舞专业产生混淆。而在专业性与独立性层面相比又弱出二者许多,变得缺斤少两毫无优势,“一专多能”的特色亦不明显。
三、对基训训练模式的初步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的舞蹈学(或舞蹈方向)专业因在起步或初级建设阶段,办学经验和硬件设施以及教师职称结构等环节相比专业艺术类院校肯定要薄弱一些,但结合自身各方面优势和特色进行全力发展也能取得辉煌成就,近年来就有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各级各类舞蹈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前面提到,舞蹈学专业以为舞蹈这一学术大类培养教师、编导以及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同时参考众多艺术类或师范类院校的训练模式后,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舞蹈学(或舞蹈方向)专业可将四年的基训课程训练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芭蕾基训。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年龄多为16到18岁之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最后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使用芭蕾“开、绷、直、立”的要求狠抓其基本能力训练。主要训练目的在于塑造学生身体外形与线条,培养挖掘身体的各方面能力和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外在素养,为以后的专业训练做好铺垫。同时在无形中也巩固了外国舞蹈文化和西方芭蕾史纲等文化理论课程。
第二阶段: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对于训练身体外形线条和腿部能力是非常完美的,但其僵化的外形与动作连接不适宜其他舞种的训练学习。大学二、三年级正是专业学习最为重要的时期,采用中国古典舞基训是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必要性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腿部训练方法借鉴于芭蕾训练模式,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和代表性舞姿而最终形成。此训练体系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或者东方舞蹈的上半身来讲,其“提、沉、冲、靠、含、腆、移、拧、仰、倾”等基本动律元素无疑是最好的训练方法;而“形、神、劲、律”的训练同样有益于中国民间舞上半身表现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腿部的训练也保证了第一阶段能力的再培养;技术技巧训练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更加接近甚至相同;在理论课程方面对中国舞蹈史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等舞蹈专业理论课程也进行了渗透。
第三阶段:现当代舞基训。现当代舞基训强调外松内紧,对身体能力要求较高。经过一、二阶段的系统训练后再进入此阶段学习,其目的在于继续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避免学生在毕业前期产生“退功”现象,保证毕业生质量。采用此基本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在保持身体能力的前提下接触更多的舞蹈种类,丰富学习内容以提高个人专业综合素质修养,同时对学习外国舞蹈特别是欧美舞蹈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学习目的,所以实践操作类课程不占主导地位,且课时量较以往要低。
结语
东方舞蹈与西方芭蕾犹如中国武术界的“南拳北腿”。二者在舞蹈学专业的整个课程结构中虽同属专业课程训练体系,但显现着不同的训练意义和舞蹈美学价值。现今舞蹈类课程或专业在普通高校艺术类教育平台已相当普及,作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在世界舞蹈专业领域寻求制高点,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针对专业培养目标集众家之所长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为高校舞蹈类专业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