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模式的构建
2013-04-10王妮
王 妮
(甘肃联合大学政法系 甘肃 兰州 730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在高校,一般专业性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性的传授和探索,而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灌输主流意识形态,期望学生达成对于一定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当然,这种特定的政治功能和政治要求,必须以实际而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作为依托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思政课的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更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模式的设想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前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大都偏重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式样的实践环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忽略了教育者本身更需要深入基层实践,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社情、区情,不断增强教学和科研能力。
以思政课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该课程通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讲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观点、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使学生认识国情、理解国情,体会到我们在发展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必须靠进一步发展去解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生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魅力就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对所处时代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整个课程讲授中突出实践的光芒,最能触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
毛泽东同志曾经掷地有声的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思政课是离实践最近的课,思政课教师缺乏实践,理论将会“被干瘪”。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模式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促使广大一线教师走出书斋,进入社会主义实践的广阔天地,去调查、去研究、去认识、去感悟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既注视成就,也审视问题。比如,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感受党的惠农助农政策,了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村入户,深度调查研究。并将这种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理论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有活水之源,生动活泼。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模式的依据
通过“走基层”实践模式的构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从长远来看,是促进思政课课程改革再上台阶的具体举措,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有以下依据;
1.“走基层”是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的好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民族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以科学的方法深刻地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并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但其具体的理论则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思政课既是理论教育课,又是社会实践课,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必要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在现有的思政课程设置中,“概论”课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它的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极其显著。要处理好教材相对稳定性和形势迅速发展的关系,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不能使其僵化,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深入基层,深刻了解当今社会形势,把“概论”课中的理论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结合起来,使理论进一步升华。
2.“走基层”是解决思政课教师理论困惑和现实困惑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不仅导致广大学生的价值困惑,还造成不少思政课教师内心深处的价值冲突或迷失。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常常感到底气不足,讲课时理不直气不壮,缺乏说服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师缺乏对社会现实深刻、鲜活的认识,缺乏亲身的考察和体悟,对中国国情、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缺乏深入了解,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和成就缺乏真切的感受,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不能深切领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从现实中准确把握。
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密切关注最新社会实践和改革的进程,在实践中去理解和丰富理论。走出象牙塔,深刻了解社会实际,重视社会实践,有效实现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厘清理论困惑。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入考察中,充分认识国情、了解民情,进而帮助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3.“走基层”是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有效途径
当前,思政课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讲授方式往往从定义到定义、从理论到理论,既枯燥又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尽管思政课要向学生宣传、讲授党的科学理论,但是,仅仅讲授理论的做法显然是片面的,也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对社会现实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就难以深化对理论的理性认识,不能更好地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教学就缺乏针对性、现实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概论”课要教育大学生们认识现实,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追求改革创新。自觉的理论创新精神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尤为重要,没有理论创新和创造性地理解与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无法摆脱照本宣科的教条化模式,也就无法吸引人、说服人。理论创新建立在对社会实际广泛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有创新所必需的辩证思维,有对广大群众实践活动的深切感知,有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把握和坚持。
“纸上谈兵终觉浅,闭门造车多无用”,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思政课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必须“接地气”,走出校园调研考察,用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力求在政治宣传中讲出学术性,在理论灌输中讲出生动性,由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走基层”是履行高校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
国际上通行的教育理念中,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三个必备功能。高校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有很多方式,如果说校企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硬”服务,那么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就属于“软”服务。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需要新技术,也需要新思想,解决农村发展理念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可以为地方发展提供“软”服务。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可以开拓视野,了解地方、了解社会、了解服务对象,用实践深化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服务能力。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模式
1.建立“走基层”常态化机制,为教育教学服务
列宁曾经告诫我们:“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1]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只有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建立“走基层”常态化机制,就是要有计划、分批次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基层,强化实践锻炼,进一步了解国情、省情,开拓视野,从实践中获得深刻、鲜活的感性认识,“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思政课教师由思想上接受理论上升到在实践中体验“真信”,并转化为教学中生动的“真教”,以真情实感打动和感染学生。
2.专项经费保障“走基层”落到实处
对于很多思政课教师来说,主观上非常盼望能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考察交流,这样讲课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在新形势下把理论问题讲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和经费支持,很多教师没有参观考察社会发展的机会,没有深入社会实际的条件。因此,各高校要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上重视思政课,加大思政课师资培训力度,设置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落实“走基层”活动。
3.丰富“走基层”的方式,考察和调研相结合
“走基层”不是走过场。考察和调研要相结合,以考察的触动感悟生动课堂教学,以调研的理论成果丰富课堂教学。思政课要真正让大学生喜爱,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真实的事例来诠释理论,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参观考察活动也正是思政课教师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积累原始材料的过程。在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中,学生不仅希望通过这门课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还喜欢听到授课教师对某一问题深入、精辟、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不重视科研就搞不好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在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之间找结合点,梳理为研究课题,在“走基层”活动中“带着疑问去,领着答案来”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升科研水平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4.设置“走基层”活动效果考评机制
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走基层”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水平、政策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各高校要建立考评机制,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依据,并以此激励“走基层”出实效,出成果。
[1]列宁全集(第 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