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关节复稳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临床观察

2013-04-09张志强韦英华闫立平张洪美

河北中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支具椎间腰部

张志强 韦英华 闫立平 王 轶 陈 超 田 峰 张洪美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骨科,北京 101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保守治疗是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80%~90%的LDH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或症状缓解[1]。椎间关节是整个腰椎的承重中心和旋转中心,其不稳定会导致LDH症状不易缓解甚至反复发作[2]。2009-06—2012-06,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椎间关节复稳疗法治疗LDH 79例,并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7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0例均为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骨科LD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9例,男42例,女37例;年龄41~66岁,平均(53.9±8.51)岁;腰椎(L)4~5突出30例,L5/骶椎(S)1突出33例,L4~5合并L5~S1突出16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3](5.84±1.24)分。对照组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龄43~65岁,平均(54.2±8.24)岁;L4~5突出28例,L5~S1突出29例,L4~5合并L5~S1突出14例;VAS评分(5.79±1.31)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LDH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嘱患者卧硬板床,予甘露醇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95)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82)1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注射用氯诺昔康(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85)8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椎间关节复稳疗法。

1.3.2.1 电脑腰椎牵引 采用DM-500型日本松岛电动间歇牵引床,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将胸部牵引带经后背固定于腋下,骨盆牵引带固定于髂嵴上方,牵引质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3,每日2次,每次45 min,连续治疗5 d。

1.3.2.2 腰部支具固定 采用美国爱斯本三段加压腰部支具固定,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腰围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腰部支具,确保腰部支具能够完全适合每个患者的体形,使腰部固定牢固。

1.3.2.3 椎间关节复稳训练 患者均在腰部支具固定下进行训练。①五点支撑拱桥式训练:患者仰卧,以头、双肘及双足为着力点支撑,用力挺胸腹,两侧均衡用力,抬高身体呈拱桥状,维持15~20 s,重复10次;②飞燕点水式训练:患者俯卧,腹部着床,四肢及头部伸直同时抬起,两侧均衡用力作背伸运动,维持15~20 s,重复10次。以上训练每日3组。

1.3.3 疗程 2组均连续治疗7 d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方法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VAS评分变化,并统计疗效。

1.5 诊断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5]。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79例,治愈40例,好转3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71例,治愈20例,好转3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79例,治疗后VAS评分(0.85±0.24)分;对照组71例,治疗后VAS评分(2.71±0.97)分。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LDH是因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刺激神经根,引发神经根炎症水肿,从而出现以腰腿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椎间关节不稳时,随着突出髓核对神经根刺激加重,疼痛亦加重。生物力学因素在LDH的发病机制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疗LDH主要在于重新恢复椎间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腰椎内外力学平衡的恢复,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6]。

电脑腰椎牵引是治疗LDH的非手术疗法之一,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腰椎牵引的作用,使椎间关节间隙增大,松解椎间关节粘连,纠正椎间关节的力学失衡。同时对椎间关节两侧腰肌进行牵拉,可预防椎间关节失稳导致偏侧肌紧张及肌挛缩[7]。稳定的椎间关节是LDH治愈的关键因素,因此腰椎牵引疗程不宜过长,以5 d最为合适,适量恰当的牵引有利于椎间关节稳定性的恢复,长期不恰当的牵引将会导致椎间关节松弛、关节囊劳损破坏,进而导致椎间关节失稳加重,引发LDH疾病反复发作。

卧硬板床可以达到减少椎间关节的活动度,使椎间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维持椎间关节的相对稳定。但卧硬板床常无牢固的固定,当患者在清醒时不经意的移动和睡梦中不能很好的保持体位,容易增加椎间关节的活动,使突出髓核刺激神经根加重,导致病情加重,增加痛苦,影响治疗效果。采用腰部支具固定,支具紧贴患者,固定牢靠,可避免上述缺点,从而保证严格制动的治疗作用,故可保证患者的相对自由、自主的体位放松[8]。

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在维持腰椎稳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外源性肌肉韧带组织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对恢复腰椎椎间关节功能显得亦为重要。近几年来,腰部稳定肌群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稳定肌群与椎间关节相互协同收缩组成一个局部稳定系统。当腰椎的内源性稳定因素出现问题时,椎间关节趋于不稳定,这时增强腰椎局部稳定肌群的肌力,可以提高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为椎间关节正常运动提供稳定性基础[9]。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椎间关节复稳疗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够增强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病情复发,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林定坤,郭玉海,杨伟铭,等.基于文献调研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的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5):61-63.

[2] Bohm H,Harms J,Donk R,et a1.Correc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angular kyphosis[J].Clin Orthop Reht Res,1990,(258):56-61.

[3] 毛晶,吴建贤.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评估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1,32(4):413-416.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

[6] 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32-634.

[7] 孙戴,林德快,林建强.腰椎牵引的力的三要素探讨[J].颈腰痛杂志,2011,32(4):300-302.

[8] 景娥.热塑板支具体位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32):3146-3147.

[9] Barr KP,Griggs M,Cadby T.Lumbar stabilization:a review of coreconcepts and current literature,part 2[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7,86(1):72-80.

猜你喜欢

支具椎间腰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