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华教授应用温阳活血化湿法治疗小儿胆道闭锁术后经验

2013-04-09许楷斯

河北中医 2013年9期
关键词:肾阳肾阳虚温阳

许楷斯 罗 文 李 艳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许华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长年的诊疗及科研过程中,许教授对小儿脾胃、肝胆疾病方面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并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对小儿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术后,开启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先河,临床疗效好。我们有幸随师出诊,承师经验,收益甚多。兹将许教授应用温阳活血化湿法治疗小儿BA术后经验介绍如下。

BA是小儿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呈进行性加重,若不治疗,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最终肝衰竭死亡[1]。早期诊断并行肝门空肠吻合(Kasai)术是治疗的关键,但由于术后反复发生胆管炎且肝纤维化仍在发展,导致患儿出现纳差,生长发育落后,生活质量明显不如正常小儿[2]。如何减缓肝纤维化进程,减少胆管炎发生,使患儿正常生长,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这就要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1 病因病机及治则

1.1 脾肾阳虚是病因根本 BA属中医学黄疸、胎黄、癥积等范畴。许教授认为,阳气亏虚是BA的根本病因。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而阳气主小儿的生长生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生化之源,故五脏中又以脾阳和肾阳最为重要。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在胎中、产时或产后感染湿热邪毒,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而发黄疸。患儿禀赋元阳不足,或术后元气损伤,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湿浊邪毒阻碍气机,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日久与湿浊交织而成癥积。BA病位在脾、肾、肝胆,脾肾阳气亏虚为发病之根本,脾阳根于肾阳,故在脾阳虚与肾阳虚之间又以肾阳亏虚为最根本。

1.2 湿瘀互结是症结所在 《金匮要略》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可见湿邪在BA发病中的重要性,BA患儿本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故水湿内停,湿性重着,阻碍气机,气滞血瘀,终至湿瘀互结。有些患儿疾病早期或术后初期可表现为湿热之证,合并感染如胆管炎发作时也可表现为湿热证,有2种情况,一是湿瘀互结,瘀久化热,湿热瘀阻同时存在,故临床上可见湿热之证;二是患儿本脾肾阳虚之体,加之行手术更是耗伤其正气,正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因患儿正气不足,故更易感受外邪,外邪入里化热,与湿互结,亦可见湿热之证。但湿热并非BA的根本,所以在疾病的大部分阶段,患儿表现出来的是脾肾阳虚之象,而因脾肾阳虚所致的湿瘀互结则贯穿BA的始终。

1.3 本虚标实致使疾病迁延难愈 许教授认为,BA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相互作用致使疾病迁延难愈。本虚在于脾肾阳肾,标实在于湿瘀互结,或瘀久化热,或感受外邪、入里化热而致湿热瘀阻。“肾阳虚,命门火衰,犹之釜底无薪,不能蒸化,木不生火”,故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阳虚则生化无为,不能补充肾阳,如此循环则脾肾之阳更加不足。而湿瘀互结,阻碍气机,更加不利阳气循行,使脾肾之阳不能互通。如此反复,致使该病迁延难愈。

1.4 治宜温阳活血化湿 BA主要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调养正气,许教授创温阳活血化湿法。虽然在疾病早期、术后初期或合并感染时仍可表现为湿热之证、阳黄之象,但在疾病大部分阶段,患儿表现出来的是脾肾阳虚、湿瘀互结之象[3]。当表现为阳黄之象时,治宜清热化湿,行气活血,但仍需兼顾温肾健脾扶正。所谓温阳者,在于温脾肾之阳,治其根;活血化湿者,在于解其湿瘀互结,祛其症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许教授常用附子温肾阳,《本草汇言》谓“附子,回阳气,散阴寒”,“诸病真阳不足……附子乃命门主药……服之有起死之殊功”,可见附子是温肾阳之要药。温脾阳予理中丸,程应旄曰:“理中者,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理中丸温中散寒,补中焦之阳,而脾自旺,“四季脾旺不受邪”,正气盛则不易感受外邪,减少病情反复发作。BA湿滞而致血瘀,故活血化湿当并用。许教授治疗中常用茵陈、苍术、白豆蔻、藿香、佩兰、砂仁等化湿退黄,《神农本草经》言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既可利湿,又可退黄,当为首选。湿瘀互结,久必化热,灼耗阴血,故许教授应用活血化瘀之药如丹参、赤芍药、郁金、川芎、当归等,养血活血,养血而不助热,活血以祛瘀滞,特别是郁金,既可活血又可行气,且利胆退黄,为BA常用药。但一般不可妄投破瘀攻坚之品,如三棱、莪术、水蛭等,否则行血破血,易伤正气,本病本虚,加之正气受损,则病情更加易反复而难愈。

2 病案举例

钟某,男,8个月。2012-03-29初诊。因“反复黄染、腹胀8个月”来诊。患儿出生后即出现皮肤黄染,大便浅黄色或白色,2011-08-30在外院诊断为BA,并已行Kasai术。术后患儿仍有中度黄疸,大便浅黄,腹胀明显。遂来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求治。查体:腹膨隆,肝右肋下5 cm可及,质硬,脾左肋下4 cm可及,质硬。刻诊:患儿精神疲倦,无发热,面黄而苍白,巩膜及全身皮肤中度黄染,腹膨隆,大便每日2~3次,浅黄色,成形,纳差,四肢不温,形体偏瘦,舌淡黯红、苔白厚,指纹红滞达于气关。西医诊断:BA术后。中医诊断:黄疸。证属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治宜温阳活血化湿。药物组成:茵陈20 g,熟附子5 g,苍术5 g,白术5 g,皂角刺5 g,赤芍药5 g,生地黄5 g,干姜2 g,熟党参7 g,茯苓6 g,陈皮3 g,当归3 g,木香3 g,甘草4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100 mL,分2~3次温喂服。服8周。2012-05-24复诊,黄疸转为轻度,腹胀明显减轻,精神、胃纳好转,四肢渐温,肌肉增长,体质量增加。查体:腹膨隆好转,肝右肋下3 cm可及,质韧,脾左肋下3 cm,质韧。刻诊:大便每日1~2次,黄绿色,成形,舌淡红,苔白,指纹淡,过风关。药物组成:熟附子6 g,茵陈30 g,茯苓10 g,干姜3 g,白术7 g,黑枣7 g,苍术7 g,柴胡4 g,甘草4 g,熟党参8 g,姜厚朴3 g,黄芩5 g。隔日1剂或每周2~3剂,水煎2次取汁100~150 mL,分2~3次温喂服。再服4周后家属诉患儿已无黄疸,腹胀、精神、胃纳等皆较前好转,由于路途远未再复诊。2个月后随访,家属诉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疗效满意。

按:许教授认为,该患儿本脾肾阳虚,加之术后元气损伤,故可见神疲、纳差、四肢不温等阳虚之象,但仍有黄疸,腹膨隆而见癥积,舌黯红、苔白厚,乃湿邪留滞,血行瘀积于内[4]。故治疗应予温阳活血化湿法,辅以软坚散结,攻补兼施,扶正祛邪[5]。复诊时,患儿病情稳定,继续予温阳活血化湿法,减软坚散结之品收效。

3 体 会

随着现代小儿外科学的发展,虽然有Kasai术或肝移植术等很好的手术方案,但BA仍是小儿外科中的一个难题[6]。在我国肝移植尚不能普及,面对众多的BA患儿,仍要靠Kasai术及术后治疗来挽救及延长患儿生命。但BA术后反复发生胆管炎及肝纤维化的进行性发展,仍未能很好地解决[7-8]。许教授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应用温阳活血化湿法,针对BA患儿脾肾阳虚之病因及湿瘀互结之症结,标本兼治,攻补兼施。随着温阳活血化湿法的提出及临床逐步验证,中医药对BA术后患儿的治疗正在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BA患儿经过中医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生命得以更好的延续。

(指导老师:许华)

[1] 黄磊,魏明发.胆道闭锁的基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28(4):216-218.

[2] 姜之炎,郑珊,石李.胆闭通络方结合西药治疗胆道闭锁术后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6):92-94.

[3] 柳静,陈芳,闫慧敏,等.胆道闭锁患儿术后的中药干预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3):1838-1840.

[4] 刘钧澄,李桂生,司徒升,等.影响胆道闭锁早期诊治的原因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3):220-221.

[5] 陈兆洋.黄疸病机从瘀论探析[J].广西中医药,2001,24(3):39-40.

[6] 唐智敏,茹清静,张振鄂,等.肝血瘀阻与肝纤维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81-83.

[7] 黄磊,冯杰雄,魏明发,等.茵栀黄注射液在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效果[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11-812.

[8] 姜之炎,姜永红,石李.益气祛瘀通络法治疗胆道闭锁Kasai术后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1):78-79.

猜你喜欢

肾阳肾阳虚温阳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