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168例

2013-04-08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巩膜

翼状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增生、肥厚,向角膜面生长[1]。多见于户外劳动的农民、渔民,可能与风沙、粉尘、紫外线、烟雾等长期刺激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有关。本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为30%~69%[2],复发性胬肉术后复发率更高。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68例190眼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经随访3~5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患者168例190眼,其中单眼146例,双眼22例;男97例100眼,女71例90眼;年龄最大82岁,最小43岁;原发性172眼,复发性16眼;农民148例,工人15例,教师5例;所有患者的翼状胬肉均位于鼻侧,胬肉头部均超过角膜缘3mm以上;病程最长40年,最短5年。

2 方 法 术前3d术眼点氧氟沙星滴眼液6次/d,术前1d冲洗术眼结膜囊及泪道。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双眼患者先行右眼手术,再行左眼手术。以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点术眼3次,开睑器开睑,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结膜囊;以2%利多卡因5ml加0.1%肾上腺素2滴(有高血压、心脏病者禁用)于胬肉颈部结膜下注射约0.5ml,使胬肉周围球结膜隆起,沿胬肉颈部平行角膜缘弧形剪开球结膜,用钝头眼科弯剪或小号弯蚊式钳钝性分离胬肉体部与上方球结膜及下方巩膜之粘连组织(注意:复发性胬肉粘连较著,勿损伤内直肌),分离到半月皱襞处将胬肉体部剪断,用有齿镊或小号蚊式钳提起胬肉体部沿角膜缘切线方向,向上向内慢慢撕脱,直到胬肉头部与角膜完全分离,如有少许胬肉组织残留,可用15号圆刀片沿角膜弧度轻轻刮除,然后刮除胬肉附着处巩膜表面纤维血管组织,大头针重点烧灼巩膜表面怒张之血管及出血点,于术眼颞上方取与胬肉切除区大小相等的、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片,植片角膜侧取材以越过透明角膜0.5~1mm为宜。移植时,植片角膜缘对植床角膜缘,不需缝合,其余三边各缝合2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取材部位不予处理。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涂氧氟沙星眼膏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处理:术后48h换药,术眼点氧氟沙星滴眼液6次/d,贝复舒滴眼液6次/d,待3~5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荧光素染色阴性后,停用贝复舒滴眼液,改用带有激素的滴眼液滴眼4次/d,共1周。术后14d拆除植片缝线,拆线后继续用消炎眼水至术后1月。

3 结 果 所有病例早期眼部均有不同程度充血、轻度异物感,3~5d后症状明显减轻,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荧光素染色阴性,移植片平整、无移位、血运良好,至术后1月术眼充血完全消退。术后随访3~5年,6眼于术后6~10个月开始出现结膜新生血管及上皮组织长入角膜区,胬肉复发,复发率为3.16%,其余184眼治愈,手术区结膜无充血、无增生,治愈率为96.84%。

讨 论

翼状胬肉的形成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理化因素和免疫因素等造成角膜干细胞破坏有关。角膜缘干细胞具有细胞更新和组织再生能力,不仅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来源,还是结膜与角膜之间的栅栏和屏障,它能阻止结膜及巩膜表层的新生血管及上皮细胞侵入角膜组织[3-4]。因此,利用角膜缘干细胞具有高度增生能力的特点,作者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在短时间内干细胞不但通过有丝分裂和阿米巴运动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使角膜创面迅速愈合,恢复角膜透明性[5],而且还恢复了角膜缘的栅栏功能,抑制局部组织增生,有效地阻止异常细胞源性组织的增生和长入,防止胬肉复发,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6],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另外,角膜表面及巩膜表面胬肉残存,是形成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根本原因[7],本组病例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即施行逆行胬肉撕脱的方法,巩膜及角膜表面基本无胬肉组织残留,术式安全简便,并刮除巩膜表面纤维血管组织,重点烧灼巩膜表层怒张血管及出血点,消除了胬肉复发的根源和基础,从而减少了胬肉复发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烧灼时切勿烧灼过度,以免植床缺血,导致术后巩膜组织软化及移植片失活。缝合植片时一定要将其固定在浅层巩膜上,以防患者术后揉眼致缝线松弛及移植片移位或脱落。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角膜上皮缺损区的快速愈合是减少胬肉复发的基本条件[7],所以术后滴用贝复舒滴眼液,能加速角膜创面愈合,也减少了胬肉复发的机会。由于在胬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免疫反应机制[8],手术后炎症反应造成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并释放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致使术后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胬肉复发。所以,术后一旦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修复、荧光素染色阴性,即停用贝复舒滴眼液开始应用含激素的滴眼液滴眼,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因子释放,减少胬肉复发,提高手术治愈率。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能够安全、简便、干净彻底地清除胬肉组织,角、巩膜组织损伤小,角膜上皮恢复快,胬肉复发机会少;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胬肉切除区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建立了结膜与角膜之间的屏障,减少了胬肉的复发率。所以,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较好方法。

[1] 曹小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翼状胬肉40例[J].陕西中医,2007,28(2):177-178.

[2]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4,18:116-121.

[3] 杨格强,肖 潇,金丽英,等.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83-685.

[4] 石一宁,石 蕊,张纯涛,等.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82-1384.

[5] 梁文旺,梁式森.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组织移植术初步报告[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6):691.

[6]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21-1322.

[7] 邓文香,刘 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治疗翼状胬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6):692-693.

[8] 刘 阳,孙宪丽,李 彬,等.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研究及相关因子的检测[J].眼科,2000,9(6):359-360.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巩膜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