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脉症不应”与“独处藏奸”

2013-04-08锋,刘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张景岳景岳全书脉象

刘 锋,刘 浩

(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75;2.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四川 南充 637000)

浅谈“脉症不应”与“独处藏奸”

刘 锋1,刘 浩2

(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75;2.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四川 南充 637000)

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脉”与“症”看似不相一致的情况,为辨证论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脉症不应”值得探讨。

1 脉症不应

很多中医著作中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多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对应关系。比如热证见数脉,寒证见迟脉等。但临床之中很多情况下脉与症不相符合,即“脉症不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详细阐述“脉症不应”的问题:“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数、实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此之脉,最不易治。”又曰:“凡有余之病,脉宜有力有神,如微、涩、细、弱而不应手者,逆之兆也;凡不足之病,脉宜缓和柔软,若洪、大、实、滑、浮、数者,逆也。凡暴病脉来浮、洪、数、实者,为顺;久病脉来微、软、缓、弱者,为顺。若新病脉沉、微、细、弱,久病脉浮、洪、数、实者,皆为逆也。凡脉症贯乎相合,设若症有余而脉不足,脉有余而症不足,轻者亦必延绵,重者即危亡之兆。”归纳起来,张景岳的观点是若“有余之病”见“阳脉”,“不足之病”见“阴脉”,谓之脉症相应,故为“顺”。若“有余之病”见“阴脉”,“不足之病”见“阳脉”,即“症有余而脉不足,脉有余而症不足”时,为脉症不应,故为“逆”。

对于“脉症不应”的处理,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专门列出“从舍辨”一节,指出“治病之法,有当舍症从脉,有当舍脉从症,凡脉症不相合者,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 此外,明代医家陶节庵在《伤寒六书·家秘的本》中也提倡脉症从舍,认为“大抵病人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有异,……有症变者,或有脉变者,或有取症不取脉者,或有取脉不取症者”。其他医家如李中梓、吴鹤皋等都在其所著医书中提及“脉症从舍”的问题,其基本观点也大致相同,即脉与症不相应时,必有一真一假,如果症真脉假,就舍脉从症,如果脉真症假时,就舍症从脉。后世诸多医家皆沿袭其说。

2 独处藏奸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还阐述了“独处藏奸”的学术思想,他认为在疾病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那些与诸多症状不相一致的、反常的、特殊的表现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辨证线索,恰恰是辨证的关键所在。即《景岳全书》所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奸,此其独也。”《重订通俗伤寒论》也支持此观点:“虚中夹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症反为吃紧;实中夹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症,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医必操独见以治之。”而医生要想察其“独”而捉其“奸”,就必须要心思缜密、细细体察、独具慧眼。所以,《景岳全书》谓:“独之为德,为群疑之主也,……欲得之者,犹纵目于泰山之顶,……犹认针于沧海之中。”可见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掌握独处藏奸的思想。

3 脉症不应与独处藏奸

基于“独处藏奸”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遇到“脉症不应”的情况时,不能随意地“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实际上,当脉与症表面看似不一致的时候,其所谓“假象”的脉象或症状,有时恰恰是辨证之关键所在,常常具有明显的提示性作用,实乃“独处藏奸”。如果盲目舍弃这一关键症状或脉象,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辨证错误,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害其性命。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谓:“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条中病者一派热状,但诊其脉,反无洪大滑数之热象,此时张仲景并没有就此舍脉从症,反而是从脉象无热这一特殊脉象中得出证属阴伏瘀血的病机。“无热”二字看似笼统,但正是它“独处藏奸”才由此辨析出准确的病机和诊断。又如《伤寒论》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按常规,如果病属结胸当用下法,但张仲景敏锐地观察到其脉不沉,反而浮大,此乃“独处藏奸”,脉症不应必有原由,究其病机原来是表邪未全入里,里尚未成实,得到这一关键性提示后仲景强调“不可下,下之则死。”若误下之,必伤里气,引邪入里,正气先衰,邪气复结,正虚邪实,攻补两难,预后不佳。

脉与症都为疾病本质的表现,“脉症相应”只是疾病的一般规律,而“脉症不应”则是疾病的特殊情况,不能因为不识其真就妄断其假而随意舍去,“脉症不应”之处往往是辨证的关键,更应脉症合参。所以,既提出要重视“独处藏奸”又大力倡导“脉症从舍”的张景岳也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自反其说:“虽曰脉有真假,而实由人见之不真耳,脉亦何从假哉?”脉尚如此,症未尝不是如此,所以,脉症无所谓真假,“脉症不应”之处往往“独处藏奸”,不能盲目地进行“脉症从舍”。

R249.7

B

1004-2814(2013)01-059-01

2012-08-27

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ZRYB201142)

猜你喜欢

张景岳景岳全书脉象
中医名言拾粹
Protective effects of Zuogui Jiangtang Jieyu Formula on hippocampal neurons in rats of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via the TRP/KYN metabolic pathway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景岳全书·妇人规》从情志论治妇科病浅析
张景岳“邪正”理论在不寐中的运用与局限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景岳全书》论治妇科痛证学术思想探析
张景岳 奥妙六味回阳饮
理阴煎临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