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1
2013-04-08过宏雷过伟敏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文/过宏雷 过伟敏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一系列发展之后,建筑表皮获得了独立表现的自由,表皮语言趋向于复杂。除了多变的形式,表皮语言的复杂性还在于认知主体“认知意识”的多元构成。建筑表皮的视觉认知是由各个层面的视像感知综合而成的。面对建筑表皮所呈现的综合视像,认知主体到底看什么?以怎样的方式观看?又以怎样的方式将观看结果整合为认知体验?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涉及到认识论层面的思考:建筑表皮所传达的语义是通过哪些认知途径被把捉的?
海德格尔认为,物体的图像化即其视像的建立具有特定的层级结构。对物体的认知需要建立在视像意义的层级结构基础上。那么,建筑表皮视像意义的层级结构能否得到确证?它的具体构成如何?海德格尔指出:视像感知是一种意识体验,而意向性是“体验本身的结构”。胡塞尔将“意向性”认定为人类意识的本质。意向(Intention)的字面含义是“目的性地指向”。胡塞尔对“意向”一词的理解涵盖了感知主体的意指行为和被意指的对象,具有双重含义:“形象地说,与瞄准的动作相对应的是射中(发射与击中)。与此完全相同,与某一些作为‘意向’的行为(例如判断意向、欲求意向)相符合的是另一些作为‘射中’或‘充实’的行为。”视像是表皮信文的基本形式,基于视觉的表皮认知是一种“意向性行为”。在表皮语言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意向性的感知结构。这个意向性结构由若干条不同的感知通道构成。在每一感知通道的两端对应分布着“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意向行为”是“意向对象”存在的前提条件;“意向对象”是“意向行为”作用的必然结果。综合性的表皮语言引发认知主体不同的“意向行为”,“意向行为”将决定认知主体对表皮语言的观看方式。这些“意向行为”将在表皮信文中找到特定的“意向对象”。特定的“认知意向”和它所对应的“意向对象”共同构成表皮的认知途径。表皮的综合认知体验是多条认知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胡塞尔认为,无论我们如何完整地感知一个事物,它永远也不会在感知中全面地展现它拥有的,以及感观事物性地构成它自身的那些特征。梅洛·庞蒂在胡塞尔的这一感知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建筑与几何物体不同,知觉的事物并不由先验存在的构造规律所限定,感知的事物通常是一种开放和不可穷尽的系统。既然没有哪一个单独视点可以为建筑提供全面、穷尽的整体认知,那么只有对表皮认知展开多种途径的归纳和分析。借助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关于视像表象方式的观点,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结合现实环境中认知主体对建筑表皮看视方式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四种基本的建筑表皮认知途径。
一、直观表象途径
通过直观表象途径把握的是“对显现物的简洁的认知”。海德格尔将这种直观、简洁的认知途径称为“观审”。观审就是注视在场者于其中显现的那个外观,并且通过这样一种视看,观看者逗留在这个在场者那里。表皮在认知主体的注视、观看、审察过程中显现自身的形状、质感、构造等视觉特性,加入到认知系统中成为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在场者”。表皮元素的材料特性和构造特征在视觉感知的第一时间将提供大量离散的、单纯的直观表象。这些直观表象的形成途径主要是直觉。直觉仅对表皮信文形式中作用于先天感受力的那部分刺激作出反应,而不理会形式寓意和信文所指涉的现实内容。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信息是从视觉的直接考察中得来,而不是经过复杂心理意识建构的。表皮信文所提供的直观表象是原发的、朴素的、不被过多引申的,即认知心理对这些表象的处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然而,正是这个‘作为’的缺乏造就了某某东西的纯知觉的素朴性。
直观表象途径对应的认知模式是纯粹的凝视和朴素的观看。在纯粹的凝视(朴素的看)之际,“仅仅在眼前有某种东西”这种情况是作为不再有所领会发生的。直观表象途径的认知是一种现象学式的观审。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描述是:某种诉求,如其自身显示并且仅仅就其自身显示那样。认知主体通过直观表象途径简洁把捉表皮界面的有形显现物。这一过程不需要与客观构想和象征意义建立联系,而是直接从感觉中获得“主体心象”。对上手事物的一切先于命题的、单纯的看,其本身已经是有所领会、有所解释的。直观表象途径虽然只提供朴素的、感性的“纯知觉”,但正是这样一种“质朴的观审”方式,使表皮认知能够牢固建立在生动体察构造物本源视觉特性的基础上。
直观表象认知途径所对应的表皮自身的“现象学呈现”对机器复制时代的建筑语言创新和表皮认知体验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直观表象途径的表皮认知通向一种纯粹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切有关于功能、作用、意义的“成见”被搁置,象征和隐喻的“偏见”被剔除,从表皮元素所展现的纯粹现象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成为主要兴趣点。感觉器官通过直观表象途径直接把握到的“独特和私密的体验”显得真切、实在、亲近、微妙和感人至深,是建构表皮整体认知的感性基石。丹麦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教授拉斯姆森Steen E Rasmussen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版《体验建筑》,强调感觉对建筑和空间的直接体验。美国城市理论家凯文·林奇Kevin Lynch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提出重视“直接感觉”和“感观质量”;耶鲁大学教授查尔斯·穆尔Charles W.Moore于同期出版的《身体、记忆与建筑》同样强调了身体感知的重要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1994年与帕拉斯马J.Pallasmaa和佩雷斯·哥迈斯A.Perez-Gomez合著的《知觉的问题—建筑的现象学》、帕拉斯马于2005年出版《肌肤之目——建筑和感觉》、以及卒姆托于2006年出版的《氛围》都将知觉现象学研究引入建筑设计理论。这些著作在强调感觉、知觉体验的同时也间接说明了直觉表象在表皮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赫尔佐格与德穆隆、卒姆托等善于在直观表象层面运用叙述性手法的设计师们通过对表皮材质、光影、构造、肌理、色彩的演绎,使观者直接在感觉经验中获得独特的认知体验,使人在静思冥想中积淀真实的感觉记忆和超然的审美感受。
Sauerbruch Hutton与Berlin设计的慕尼黑艺术区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运用了当地原料制成的陶瓷表皮。博物馆以简洁、平整的立面呈现了精妙的色彩效果和细致的表皮构造。截面边长为4cm的36000根涂有釉彩的陶管以相隔6cm的间距垂直排布于立面最外层。在其内部作为底衬的穿孔铝板饰有红蓝相间的水平色带。密集排列的陶管相隔一定间距覆盖在穿孔铝板前,仿佛为建筑罩上一层彩色纱幔。陶管在铝板上留下的投影随着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慢慢移动。内外两层表皮用色均十分鲜艳、大胆,并借助于细密的肌理和丰富的层次产生了印象派风格的色彩空间混合效果。整栋建筑的色彩感觉因此显得既饱满又柔和。立面在不同光照条件和观察视角下所呈现的色彩感觉充满变化。观察者在行走过程中会发现这层富于光感和透明性的表皮在不停地闪烁、跳跃。彩色陶管和铝板表皮所营造的独特效果促使好奇的游人走近建筑仔细观察其构造的奥秘。独立于建筑形态和立面构造的、基于奇妙直观表象的表皮语言凸显了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作为整个艺术区“门面”的重要性(见图1)。
东京空城是一栋综合了生活区和工作空间的多功能建筑。通过与Ahlquist/Proces公司技术专家合作,建筑师用参数化计算机软件设计出具有复杂结构的细胞状表皮。光照、视野等功能要素以参数形式加入到表皮形态的生成程序中。参数化网眼计算程序精确设计出各包含两种细胞图案的两层皮。两层皮间隔20cm重叠于立面,形成四种细胞图案的复合体。Alpolic刚性防火铝板通过活动连接件悬挂固定于纤细的不锈钢棒上形成内外两张金属网。这两层具有复杂纹理的金属网像紧绷的镂空织物一样笼罩在建筑外围。它们可以在不与建筑的功能结构及象征意义发生联系的条件下直接以自身的奇特表象提供相对独立的认知体验,赋予建筑充满技术美感和神秘色彩的时尚外观(见图2)。
图1 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陶瓷表皮及细部
图2 东京空城细胞状表皮
二、建筑本体途径
直觉表象途径所提供的印象集中于表皮信文的自身形式,这种形式不反映建筑的功能构造和象征意义。因此,这部分信息虽然是具体可感的,甚至可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它与建筑本体是无关联的。观察者可以在不同的距离和视角上获得无数个关于表皮的直观表象。每一次直觉的观看体验都只是视网膜在特殊观察条件下捕获的个别视像。这意味着直观表象层面的认知虽然可以不断提供表皮的“相貌”(aspects),但依靠这些“相貌”本身无法形成更深入的认知。步移景换的经验使认知主体意识到直觉感知的局限性。表皮的多维构造特征和服务于建筑本体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对它的认知必须建立在全方位观照的基础上。观察者从不同视点获得的直观印象起先是独立的,但相互之间逐渐会通过时空序列建立联系和沟通。形成于不同视角的直觉感知通过时间的关联性和意识的流动性逐步克服单一视角的认知局限。散布于各个视域的表皮信文由此呈现出构造逻辑和本源意义上的关联性和完整性。
直觉表象层面的感知得以落实之后,主体对表皮的认知模式随即发生变化。认知任务从“直觉的观看”转向“意义的明察”,即对一个本质或本质事态的绝然的看。对于表皮构造意义的识别是一种高于表象感知层面的认知任务。表皮是建筑的构成要素。随着意义探究的深入,表皮形态逐步与建筑本体建立联系。不管采取何种信文形式,表皮语言都隐含最基本的功能性意指,即表皮作为建筑外层的围护组织存在。功能性意指在两方面超越了对表象的直观感知:首先,它将建筑本体确立为表皮的认知基础。表皮隶属于建筑而非其它主体,它在构造、功能和内涵象征上均以表现建筑为根本目的;其次,它把分散的语言和信文纳入表皮构造的完整系统。直观表象所提供的片段印象将参照表皮整体构造重新整合。功能意指的存在使表皮对于建筑本体的意义自动地在每次观看中浮现出来,表皮的认知内涵由此趋于完整。
认知体验的中心结构是其主观意向性。在建立认知体验的过程中,主观意识作为观者自身的心理投入,和外部环境提供的物理刺激一样必不可少。在把握一个全新认知对象时,主观意识倾向于在认知对象和现实世界中的特定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对照现实世界特定事物的过程中确立认知对象的意义。在形式中探寻意义的本能促使观众思考:作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物,表皮的“价值意向”如何确立?建筑本体途径为观者确立了表皮认知的“价值意向”。表皮信文在各个视角中展现出众多“相貌”。这些“相貌”只有在建筑本体认知途径所确立的“价值意向”中才能转化为指向表皮本真意义的有效线索。
建筑表皮的认知过程即是对其意义进行充分诠释的过程。与建筑本体相关联的功能价值和构造意义是表皮认知的主要内容。在表皮信文中探索建筑本体意义需要凭借一条超越直观现象的认知途径——建筑本体途径。只有通过这一途径,表皮整体形态、细节构造、材质肌理、工艺技术等各个环节中所包含的超越直觉现象的和指向建筑本体价值建构的意指内涵才能得以显现。一味追求视觉效应很容易使建筑表皮片面强调直觉表象层面的感观刺激,以至于使表皮语言脱离建筑本体。视觉上的惊艳和意义上的认同虽然都属于认知体验,但前者是表象的、过程性的、易消退的,后者则是真挚的、恒久性的、难以磨灭的。虚饰、堆砌、造作与建筑语言的内在逻辑背道而驰。夸张的“奇观效应”和建筑语言的本真性、单纯性之间存在矛盾。对建筑本体途径的强调能使设计师认识到表皮语言是建筑语言这一更大的认知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从建筑本体出发,采用匹配建筑构造特征的材料和恰如其分的形式,表皮语言能建构起更为生动、本真的认知体验。瑞士建筑师卒姆托设计的圣·贝内迪克特小教堂(Sanit Benedict Chapel) 的单纯表皮与建筑的总体构造浑然一体。表皮分三个部分清晰呈现了建筑的构造特征:树叶状的红铜板材构成向两侧倾斜的顶面;金属屋顶下是一圈设有木柱和檩条的玻璃窗;布满鳞片状木瓦的建筑立面形成表皮的主体。鳞片状木瓦具有温暖、亲切的肌理,在雨雪侵蚀下呈现的斑驳印痕增加了表皮色泽的微妙变化,是材料自然属性的真实体现。取自于当地的表皮材料使教堂富于地域特色和传统内涵。这层表皮在造型、材料和工艺处理上十分简明朴实,真实反映了教堂的结构特征和建造逻辑。朴素、本真的表皮语言和简洁的水滴形外观使圣·贝内迪克特小教堂与以山地和森林为主的瑞士Sogn Benedetg 乡村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见图3)。
图4 马德里CaisaForm博物馆的镂空铁板表皮
赫尔佐格与德穆隆在马德里CaisaForm博物馆项目中结合建筑本体的原有风貌开发了金属表皮的表现潜能。博物馆建筑是对一家煤电厂的改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保持了原有建筑的砖砌立面,但封堵了窗户以阻止自然光线影响内部展示。上部扩建采用一米见方的铁板作为表皮材料。一部分铁板作镂空处理,镂空图案带有数字图形的像素特征。为了增加铁板的透明度,在母题图案基础上叠加了孔眼为10平方厘米的镂空方块矩阵。这使镂空铁板显得更加精致、细腻、轻盈。通过改变安装方向,镂空铁板组合成变化丰富的连续纹样。与另一部分实心铁板一起,镂空铁板在刷过内层底漆后再喷涂含铁锈的油漆。实心铁板拼合过程中留下的细小的缝隙在锈迹斑斑的粗犷表面形成清晰的网格。冰冷、粗糙、坚硬的铁板在赫尔佐格&德梅隆手中转化为充满感性的表皮材料,与原有的砖墙构造形成巧妙的对比和呼应。CaisaForm博物馆新建表皮在融合建筑本体要素过程中显现魅力(见图4)。
三、场所文脉途径
建筑存在于特定场所,与周围环境发生关联。表皮语言具有建筑语言的这种“场所特征”。观众始终在特定场所中认知表皮语言。处于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认知主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了场所。比前两种途径更进一层的表皮认知建立在建筑场所精神和环境文脉的基础上。
表皮语言是传达意指内涵的符号系统。胡塞尔指出,符号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永远都必须是一个复合的行为、一个建基于直观行为之上的行为。这种意向行为显然不同于本源性感知和简洁性感知等直观行为,而是要奠基于这些直观行为基础之上。直观表象和建筑本体途径的内涵解读并非表皮认知心理活动的全部内容。基于传统建筑美学和视觉理论的“独立观照”模式无法提供完整的表皮认知体验。传统建筑美学和视觉理论以始于古希腊的形式美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的透视学为基本线索,把比例、透视、光影、体块、构成、肌理等反映在视网膜的形式要素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现代心理学将视觉认知的内容从视网膜图像扩展到意识领域。光线刺激产生的视网膜图像和视觉信息只是在认知过程中构筑“视觉世界”的基本材料。充斥和盈满的视觉信息还没有形成“视觉世界”。只有当人们开始集中精力,有意识和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时,“视觉世界才开始形成。在选择基础上形成的“视觉世界”,无论是目前和当下的,还是过去和经验的,“视觉世界”总是与其它感觉世界综合在一起去形成“知觉世界”的基础。这种“有意识和有选择的观察”正是建筑表皮的认知模式,而“与其它感觉世界综合”也是获得表皮认知体验的必然途径。建筑表皮不是抽象的、独立的艺术品,它不仅依赖于建筑本体,而且生成于特定的外部环境。表皮乃至它所依附的建筑不能被孤立认知和单独体验。建筑所处环境以及所关联的事件和记忆为建立表皮认知提供了种种背景和语境。表皮连同建筑所要表达的场所精神必然存在于特定的环境要素和文脉关系中。
和谐、比例、透视等视觉形式问题是自阿尔伯蒂以来西方建筑理论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建筑批评主要是围绕视觉机制展开的。建筑史中虽然不乏对视觉形式的反思,但基本上是以一种视觉形式否定另一种视觉形式。当代建筑表皮将视觉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胆、夸张的视觉表现可以赋予建筑震撼的形象和新奇的外观,满足景象社会中的大众审美需求。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度的视觉演绎正在演化为“自说自话”的形式迷恋。无深度的视觉刺激消解了建筑的场所精神。生硬、武断的主观图式割裂了表皮的文脉内涵。不可否认,表皮的视觉化、图像化是景观社会和信息时代建筑提升自身形象力和传播效应的有效手段。但仅凭形式无法在场所精神和文脉内涵层面传达真情实感。缺乏场景线索和文脉关联的表皮信文无论拥有怎样的精彩形式都将很快导致审美疲劳,并使建筑失去对环境的可适性。隈研吾受SOHO公司委托设计了“竹长城”。它是在长城八达岭附近为高端客户开发的周末社区中的一座小型别墅。“竹长城”是一栋含有地下室的混凝土加固钢架结构单层建筑。建筑表皮中大量应用玻璃和竹墙。留有适度空隙的竹墙建立了内外空间的沟通,使建筑显得开放、通透、明亮,表现出东方传统特色和朴素的现代感。从建筑内部透过竹墙缝隙可以欣赏群山环抱的自然景观。隈研吾认为,竹子具有特殊的皮肤和令人着迷的灵魂。他利用自然材料和适宜技术建造了像帘子一样的半透明立面,使轻盈空灵的“竹长城”与坚固永恒的石头长城形成有趣的对比。“竹长城”轻快的表皮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场所精神和文脉内涵(见图5)。
图5 隈研吾设计的“竹长城”别墅
对表皮信文继续赋予意义的体验意向将使心理活动通过转换视角和更改背景进一步指向复合的、建基于直观表象和建筑本体意义之上的丰富内涵。视角的转换和背景的更改通过对认知界域的反思来实现。表皮认知系统中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因素只有在特定的认知界域中才能获得统一。认知属于意识活动,在形成认知意识的思考过程中包含“反思”的内容。人们不但依靠知觉,而且依靠“反思”建立认知对象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所谓反思是指人们所思考研究的对象或意识的指向不是像日常生活中那样朝向具体实在的客观事物,而是朝向意识自身的活动。通过“反思”,认知主体将语境、环境、事件和文脉等外部要素纳入认知系统并推敲其关系,从而赋予建筑表皮更为宽广和多元的认知界域。
建筑物是固定的,但观者的身体和意识都是变动的。因此,人对建筑表皮的观照是一个动态过程,其认知结果不仅取决于表皮本身,而且受主体感知样态和感知界域影响极大。认知主体在重建表皮信文意义过程中采取的立场、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何人,他所经历的都是“有意识和有选择的观察”。观察者的主体意识和对表皮“场域”、“视域”的选择将决定其场所文脉途径的认知。当一部分视觉感知集中于表皮,另一部分则指向表皮的背景。背景成为表皮的“场域”或“视域”。在表皮的认知体验中,表皮与其背景的关系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被重新建立和定义的。空间背景和文脉语境的交错重叠使表皮的语义认知呈现出复杂性。表皮与背景之间的这种动态的融合关系形成一种“纠结的体验”:近景、中景、远景能为表皮认知带来不同视域的背景参照;事件、活动、记忆可向建筑体验提供不同语境的场景文脉。例如从自然中衍生出的建筑形式只有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其魅力。假如离开了熊跑溪畔的山林,赖特的流水别墅就无法展现它那与自然默契和谐的空间意蕴,而表皮的“有机构成”也将失去魅力。对于城市建筑而言,城市空间是建筑表皮的宏观背景。表皮是建筑朝向城市空间展开的外部界面,是城市空间中的环境要素。在对城市形象的研究中,林奇系统地探索了构成城市形象的几个要素,它们是:路、界、结、区和景观。(建筑现象学37)这五个要素可以为讨论建筑表皮空间背景提供一个参照系。文化心理则是表皮语言精神层面的基本语境,表皮的认知体验是感觉刺激和文化心理的结合。在回忆、联想、期望等文化心理的作用下,感觉刺激才能编织融汇成精神层面认知体验。基地的场所精神和城市的历史记忆都是建构表皮文脉语境的基本线索。
新型层压玻璃表皮赋予东京银座YAMAHA GINZA大楼鲜明的品牌内涵、建筑主题和地方特色。其建筑理念是要以融合传统和时尚的创新方式充分表达音乐魅力,同时传播雅马哈这一最有影响力的日本音乐器材制造商的品牌形象。靠近入口处的底层沿街立面设置了象征木管乐器的整面橱窗。木质橱窗中陈列着装配木管乐器的组件。一层以上的立面采用以对角线金属网格固定的金箔层压玻璃表皮,仿佛设置了一道时尚而又古典的幕帘。充满动感的斜线结构和颜色深浅不一的层压玻璃使人联想到流动的旋律和跳跃的音符。带有华美金属光泽的随机图案表现铜管乐器的特征。夜晚,半透明的金箔层压玻璃放出光彩。建筑表皮随着节奏性的光线闪烁呈现出音乐的律动。层压玻璃所使用的金箔原料来自日本传统金器作坊。薄得足以透光的金箔代表民族传统和铜管乐器的特征。专用金箔层压玻璃显现出比染色玻璃更加华美的质感和色泽,同时为YAMAHA GINZA大楼建立起与品牌内涵及民族传统的文脉关系(见图6)。
四、社会景观途径
建筑是环境中的要素,无法脱离环境单独存在。从环境建构的角度而言,表皮不但要通过直觉表象、建筑本体和场景文脉途径体现建筑的独立价值,而且还必须被置入更为宏大的认知视野,在景观环境综合体验的营造中发挥作用。文丘里在1972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中强调了建筑元素对于社会的符号意义:标记符号在大尺度空间和复杂功能需求下将变成主宰,建筑表皮与抽象含义在符号与社会空间的密切关系下相互关联。(罗伯特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徐怡芳、王健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列斐布尔(Henri Lefebvre)在其《空间的生产》中说:“当表皮决定着一个空间抽象物并赋予它半虚构半真实的物质存在时,空间与表皮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含混,这个抽象空间最终变成了原本由自然和历史完全充满的空间幻影。”表皮既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边界,又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所呈现的社会景观。
一些环境要素通过创造视觉刺激使人能在错综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有效识别方向、位置、空间和距离。凯文·林奇提出的“意象城市”中包括道路、节点、区域、边界和标志物等使人容易辨识的参照物。建筑表皮是提高城市环境“意象性”和“可辨识性”的具有参照价值的景观要素,它可以作为空间的边界、区域的标志物和道路的节点发挥传达功效,在繁杂的都市环境中以有显著的视觉效应提供方位感和时空感。除了指示空间位置,表皮对于城市环境的视觉效应还体现在能提高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在城市景观的认知中唤起更多对象征、记忆、精神和情感的体验,使建筑的场所感扩展到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社会景观层面。忽略社会景观的宏观建构是现代都市环境的通病。以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工业品建造的都市建筑在追求规模和效率、展现财富和权势过程中冷落了精神和情感的诉求。人性化的、感性的建筑元素被压迫性的、无特征的体块和表面所取代。教堂为城市美学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建筑呈现给我们一种文化的、活的、可见的象征。教堂所提供的“城市美学”模式部分地来源于建筑立面。几乎所有教堂都有考究的立面。教堂以其极具视觉效应的建筑表皮——含有装饰性元素或象征性构造的立面赋予公共环境丰沛的精神与情感体验。表皮使教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在工业化建造条件下,通过有选择的视觉化处理,利用建筑表皮同样可以在现代都市的建筑丛林中建构起与都市生活密切关联的生动的社会景观。视觉化的表皮不但促成对复杂环境的有效感知,而且为复杂的城市空间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景观符号。当代建筑的精神意义正从传统的美学范畴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领域拓展。随着信息特征的不断加强,建筑的存在方式从静止和沉默转向与环境、受众积极互动。表皮的信息指涉逐渐超越建筑本体而更多面向景观社会与大众文化。
图6 东京银座YAMAHA GINZA大楼金箔层压玻璃表皮
图7 华盛顿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物质商品的生产已经不是资本主义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发展到景观阶段,生活、消费和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向着景观形式异化。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的生存方式上已经从存在堕落为占有,那么,景观社会则进一步把占有转变为外观。视觉表象动摇了以真实物质世界为基础的社会价值体系。景观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正在为资本主义秩序提供一种新的价值主导和运作手段。景观社会中,任何具有媒体价值的视觉载体都是宝贵的传播资源。一些建筑以其传播优势在都市环境中承担起大众媒体的角色。当建筑成为媒介,表皮不再以建筑本身为表现内容。鲜活的景观元素和任何公众关切的主题都能呈现于表皮界面。文丘里认为,建筑应当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集成,它可以作为一种交流手段而实现图式化和电子化。建筑表皮成为生动展现都市魅力的活跃舞台和景观元素。
占地3万平方米的华盛顿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位由OMA与LMN建筑公司在原址上合作修建。这个着奇特构造和华丽表皮的图书馆成为一道每天吸引近万名观光者的时尚景观。特有的斜纹格栅“漂浮平台”是一种能提供大跨度空间且可有效抵御地震和强风侵袭的创新结构。特殊的立面构造有效控制进入室内空间的光线类型和强度。同时,具有强烈动感的倾斜立面和结构线使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与四平八稳的周边建筑形成鲜明对照。近万块玻璃覆盖于金属网架。玻璃分为三层,靠外两层夹有金属网。三明治一般的多层构造使玻璃表皮能更好地隔热和遮光,同时使这栋建筑显得透明、开放。街道上的行人可以畅通无阻地看到建筑内部。透过玻璃表皮,图书馆内部贯通四层的螺旋书塔、一层的微软大礼堂核心区、二层的行政工作区、三层的综合图书阅览室和中庭、四层的会客空间都成为向城市空间开放的景观要素。奇特的表皮构造使人们很难立刻将该建筑与图书馆联系在一起。但表皮对持重、严谨的传统图书馆陈式的突破带来了另一种更生动的传播效应。西雅图中央图书馆被定位为“信息交换的场所”。它的信息作用不但落实在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上,而且体现于对自身建筑信息的挖掘与个性化演绎。无论是其内部空间传达的“城中城”印象还是建筑表皮营造的超级体验,都是景观社会中极具吸引力的信息资源(见图7)。
发达的媒体技术和图像工业使当代生活越来越表象化为一种“景观的集成”。景观原指包括自然景象和人造景物在内的可供观赏的对象。将之用作“景观社会”这一概念时,具有“有意识展示、表演甚至作秀”的含义。表皮在建筑之外建构起一道独立的幻象,这些幻象既不反映建筑本身,也不反映社会本真,而是与现实分离的符号、副本和幻想。费尔巴哈判断的他那个时代的符号胜于物体,副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的事实被这个景观的世纪彻底证实。当大量虚拟信息通过与建筑本体并无直接关联的媒体比如计算机程序与投影成像技术来传达时,变化多端的软件技术和媒体信息使表皮所呈现的内容完全脱离建筑本体,立面在建筑学层面的美学意义已经隐退。建筑立面依靠对新技术的整合获得变幻莫测的视觉效果,迎合景观社会视觉消费的需要。
荷兰希尔维苏姆视听研究所新总部大楼覆有彩色玻璃板的建筑立面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巨大电视屏幕。这栋建筑将档案馆、办公室等属于荷兰广播电视专业机构的功能空间及停车场设置在共有五层的地下空间。五层地面建筑是用于商店、庆典、集会、演出和展示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大楼最显著的外观特征是具有媒体性质的壮观表皮。悬挂式双层立面就如哥特式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一样为室内空间注入五彩的光线。为了使人能从内部看到周围景观,有些部位采用三分之一的透明玻璃。彩色玻璃上的图案为档案馆内保存的电视节目画面。经过视觉设计师贾普·德鲁普斯汀的选择和处理,图案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经过计算机软件凹凸处理的浮雕效果图形;另一层是经过动感模糊的彩色底纹。前者清晰、明确,代表历史的凝固;后者虚幻而难以捉摸,象征时间的流逝。高纯度的色彩和模糊化处理使历史原图转化为能与开放型公共空间轻松氛围相协调的抽象元素。经过饱和的色彩渲染,广播电视文化以图案化、装饰化的形式显现于公众的日常审美和休闲环境中。荷兰影象研究所新总部大楼巧妙地分配了专属机构和公共活动的空间区域,并通过富于视觉性的彩色玻璃表皮开发了建筑的媒体价值,构建起一道足以吸引公众和游客参与的、充满时尚魅力的社会景观。
五、结语
要使表皮承载的各类信息实现顺畅的传达,辨明其认知途径是首要任务。本文借助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关于视像表象方式的观点,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结合现实环境中认知主体对建筑表皮看视方式的分析,总结出直观现象途径、建筑本体途径、场景文脉途径和社会景观途径四种基本认知途径。经由直观表象途径的认知是“纯粹的凝视和朴素的观看”。这种认知途径提供的表皮形态的“纯知觉”为整体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建筑本体途径的认知使表皮语义与构造和功能价值建立联系。以建筑本体为参照的构造和功能层面的意指内涵的传达使表皮的认知体验趋于完整。从场所文脉途径来看,表皮并非独立的艺术现象,也不专属于建筑本体。它与所处的环境紧密关联,事件和记忆为它提供种种体验背景和认知语境。表皮连同建筑所要表达的完整语义必然依存于特定的场所精神和文脉关系。社会景观途径以宽宏的视角将建筑表皮置于广阔的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认知背景中。经由这一途径,表皮的信息指涉逐渐摆脱建筑本体内容和空间环境的局限,而更多向承载景观社会大众文化的互动体验开放。建筑表皮的认知行为具有潜在的机制和规律。不同认知途径对表皮信息内涵的反映是有选择、有针对的。表皮对于建筑、所处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功能意义、美学意义、象征意义正是通过汇集各条认知途径所提供的信息内涵得以系统建构。
[1]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3
[2]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419
[3]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9
[4]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8
[5]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
[6]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7
[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4
[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5
[9] 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赖堡文选.孙周兴编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30.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4
[11]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323.
[12] 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3
[13]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6
[14]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6
[15]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7
[16] 季翔.建筑表皮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
[17]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
[18] 居易·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19] 居易·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