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集部文献的分类源流

2013-04-07段开放

关键词:集部总集四库全书

段开放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论集部文献的分类源流

段开放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集部是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门类,著录了历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集部文献,也因此有了集部文献的分类。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集部文献的分类以及这种分类在后代目录书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集部文献的产生和分类源于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而集部文献的分类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它反映了人们图书目录知识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古代书籍的保存以及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集部;集部分类;集部分类源流

集部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它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从荀勖创立四部分类法开始到经史子集四分法的正式确立,集部作为四部之一就成为古籍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门类,被历代目录学家编入各种目录著作中,并因此成为惯例而世代沿用。古籍目录主要著录各类典籍,记载了历代典籍的情况,从而形成了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料。集部目录主要著录历代文学作品,从文学开始产生到独立成类再到成熟繁荣,其间形成的文学作品可谓浩如烟海、多如繁星。那么如此众多的文学作品是如何被著录在集部的,是全部堆列在集部这一门类下还是分门别类、各归其属?这就要涉及到集部文献的分类。不过,在谈集部文献的分类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集部文献的产生。

集部文献的产生是和文学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学认识不断深化密切相关的。在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只是经史诸子中的一部分。那时还没有文集,个人的文集是作为一家之言收入诸子略的。正如《四库全书·集部总叙》所说:“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无书称屈原宋玉工赋者。洎乎汉代,始有词人。”[1]确实,东汉时始有“文章”的概念出现,《后汉书》在《儒林传》外又立了《文苑传》,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意识到文学与儒学有了区别,文学开始有独立的迹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进一步发展并开始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大量带有纯文学性的作品出现,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文学繁荣期。南朝梁萧统在《文选·序》中认为,经史诸子都是以立意纪事为本,不属于词章之作,只有符合“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2]的文章才能收入《文选》,善用比喻典故,讲究对偶、音律,辞藻精巧华丽才符合其标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与经、史、子已经有了区别和界限,文学开始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也开始了独立的发展。这一现象在目录学上也必然有所反映。

《七略》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分类的综合目录,是我国群书分类目录确立的标志,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藏书及学术情况。其中,“诗赋略”就是“七略”之一。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文学的发展,佛教、道教的兴起,当时的书籍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有显著增加,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图书目录四部分类法开始产生。梁阮孝绪说:“魏晋之世,文籍逾广,皆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谓为朱紫有别。晋领秘书监荀勖,因魏《中经》,更著《新簿》,虽分为十有余卷,而总以四部别之。”[3]《隋书 ·经籍志序》中说:“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4]可见荀勖是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编了《晋中经簿》,创立了四部分类法。这所创四部分别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相当于后来的经部、子部、史部、集部。后东晋李充把荀勖四部之中的乙部和丙部互换了位置,相当于后来的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南朝宋王俭在《七志》中创立文翰志,梁阮孝绪在《七录》中首创文集录,从而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正式确立提供了重要参考。《隋书·经籍志》把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由此“集部”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目录书中,集部文献也因此正式有了科学规范的归属。

集部文献的分类缘于文学的日益繁荣所产生的大量书籍。在“集部”这一名称正式确立之前,集部文献就已产生,它们在目录书中分别被著录在诗赋略、文翰志、文集录等门类中。不过诗赋略、文翰志中的文献著作都是作为整体而收录的,分类较为模糊,到了《七录》的文集录中才开始出现楚辞、别集、总集、杂文这些较为明确清晰的分类。《七录·文集录》的这种分类为以后目录书集部著作的分类提供了范例,确定了集部文献的大致轮廓,此后的目录书对集部著作的分类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只不过有些目录书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一些创新而已。

集部所分之类中,出现最早的是楚辞类,它主要收录楚辞体作品以及对楚辞的研究性作品,一般编在各类之首。别集类后出,却最庞杂,它主要收录历代文学家的个人集子,因此数量繁多。总集的出现又晚于别集,它主要是针对别集繁多芜杂的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作品编排在一起,不但方便阅读,还能从中体现出编者的文学理念和文学眼光。如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都是非常著名的文学总集。诗文评类的出现是文学成熟的标志,“文章莫盛于两汉……文成法立……故论文之说出焉”。[5]诗文评主要收录文学理论著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之作,如历代诗话等。词曲类的产生是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发达而出现的,它主要收录弦歌词曲等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一般不被正统学者所看重,故收在最末。集部文献的分类以及次序大致如此,正如《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叙》所说:“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余也。”[6]

集部的分类大致确定后,便被历代各类目录书采用。现在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集部文献的分类是怎样被继承并流传下来的。在《七录》文集录首创“集”并分类为楚辞、别集、总集、杂文之后,随后的一部重要的经典目录著作《隋书·经籍志》正式把“集部”确定下来并把它分为三种,即楚辞、别集、总集。著录唐代藏书非常重要的目录《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著有丁部集录,共分三类,即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宋史·艺文志》的集类四除著有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外,还增加了一个文史类。而宋代非常著名的私人目录《直斋书录解题》则在集部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共分有楚辞类、总集类、别集类、诗集类、歌词类、章奏类、文史类七类。《郡斋读书志》和《通志·艺文略》也都在继承的基础上各有创新。反映明代书籍的目录著作《千顷堂书目》在集部下分设别集类、制诰类、表奏类、骚赋类、总集类、文史类、制举类、词曲类八小类。清代文学学术异常发达,反映在目录学上就是出现了一部空前巨大的图书总目录,成为目录学上的重要著作,这就是《四库全书总目》,它在集部大类下分列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五小类,周密完整、条理分明,可以看做是对集部文献典籍的一次总结和梳理。

由此观之,集部文献的产生、分类与流传是和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集部作为目录著作的四个部类之一,著录了从古至今、各朝各代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文学文献。通过它们,我们不但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轨迹,而且可以品读、赏鉴古代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满载着情感与智慧的优美文学作品。正是集部目录为我们提供了进入文学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能有机会看到古代文学宝藏所散发出的灿烂光芒,幸甚至哉!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阮孝绪.《广弘明集》卷三《七录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一零四八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魏征,等.隋书卷三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5.

ClassNo.:G256.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OriginofJibuClassificationMethodforLiteraryBooks

Duan Kaif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annan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Buj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lassified catalogue in China which includes varied types of literary works . The evolution of various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has experienced a long time . The Buji method of various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stim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serving the ancient literatures and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Jibu; Jibu classification; origin of Jibu classification

段开放,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1672-6758(2013)01-0157-2

G256.1

A

猜你喜欢

集部总集四库全书
《隋书·经籍志》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比较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从《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到《隋书·经籍志》“集部”看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一部清诗研究的力作*——评夏勇《清诗总集通论》
目录学视域下的地域总集范畴辨析
《郡斋读书志》子部与集部类目的设置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唐宋元人总集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