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方加味治疗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2013-04-07蒋宁
蒋 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济南 250014)
高血压病因较复杂,其发病可能是在一定内环境(如遗传缺陷、神经或内分泌紊乱)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外因(如精神、环境因素等)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2011年4~2012年6月,笔者采用钩藤方加味治疗高血压5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期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6~78例,病程2个月~27年;在未服药情况下,患者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其中原发性高血压40例、继发性高血压10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心血管病诊疗指南》[2]制订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头重足轻、面赤、健忘、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部分有心前区不适、心悸,血压升高时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病情严重者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征象。
治疗方法:50例均给予钩藤方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钩藤 45 g、黄连 12 g、栀子 12 g、泽泻 30 g、丹皮 15 g、女贞子 15 g、稀莶草 15 g、野葛根15 g、川芎15 g。钩藤方加减:头痛甚者,加羚羊粉(冲服)、僵蚕以镇肝息风、清热止痉;头晕甚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以镇肝潜阳、清肝明目;心烦甚者,加黄连、莲子心以清热泻火、清心除烦;失眠者,加炒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养肝通络;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口苦者,加龙胆草、柴胡以清热泻肝、舒肝和胃;痰热甚者,加黄芩、天竺黄以清热化痰、豁痰止咳;血瘀者,加当归、丹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肢体麻木者,加地龙、鸡血藤以清热平肝、活血通络;盗汗者,加五味子、麻黄根以生津止汗、收敛固表;口干者,加石斛、麦冬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手足心热者,加生地、玄参以凉血清热、滋阴泻火;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健脾和胃、渗湿利水;阴虚者,加龟甲、女贞子以滋阴潜阳、补肝明目;阳虚者,加菟丝子、巴戟天以益气养阴、补肾益精;阴阳俱虚者,加仙茅、仙灵脾以扶正固本、补肾强骨;便秘者,加瓜蒌、大黄以清热泻火、润肠通便;耳鸣重听者,加郁金、菖蒲以行气解郁、通阳开窍。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服药期间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服药1个疗程,参照《心血管病诊疗指南》[1]评价疗效。治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消失,在未服药情况下收缩压≤12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显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明显减轻,或心前区不适、心悸等症状明显好转,在未服药情况下收缩压 >120 mmHg、≤130 mmHg和(或)舒张压 >80 mmHg、≤85 mmHg。有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减轻,或心前区不适、心悸等症状好转,血压测定处于临界高血压值。无效:症状无改善,血压有持续升高趋势。
结果:本文患者50例,1个疗程后,治愈8例,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讨论: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机不外虚实2种[3]。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的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肝乃风木之脏,肝为刚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或阴虚阳亢,上冲清窍,或阴阳两虚,不能上荣于脑、髓海失充等导致发病。本病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属虚证;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在眩晕的病变过程中,各个证候之间相互兼夹或转化。如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而生眩晕,而脾虚又可聚湿生痰,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气血亏虚兼有痰湿中阻的证侯。如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为患,甚至火盛伤阳,形成阴亏于下,痰火上蒙的复杂局面。此外,风阳每夹有痰火,肾虚可以导致肝旺,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故临床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侯。奇经八脉中有冲任二脉,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任脉又为“阴脉之海”,与肝肾也有不可分隔的密切关系,若冲任有恙,也可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可有虚阳上扰之候出现。
钩藤方是山东名中医、国内知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丁书文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患者头晕、头痛、头目不清、心烦、耳鸣、健忘、脉弦等症状。方中钩藤为君药,清肝热、平肝阳;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女贞子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稀莶草祛风除湿,降血压,利筋骨,野葛根清热除燥、生津止渴、降压降糖;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总观诸药配伍,祛邪之力甚强,扶正之力亦具,清而不寒,补而不滞。本病属本虚标实,本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标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或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等。故治疗上扶正祛邪,平肝潜阳,化痰祛湿,滋补肾中阴阳为治疗原则,疗效显著,临床使用,值得推广。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
[2]马业新,曾和松.心血管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6-117.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