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的“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策略

2013-04-07刘雪春

关键词:红色经典理想主义影视剧

闫 红, 刘雪春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1)

道德理想主义是“红色经典”的精神核心,也是“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重要价值所在。“红色经典”影视是红色革命历史与现代传媒对接的技术理性建构,是红色精神和道德理想主义当代传承的载体,是国家通过“红色经典”影视剧建构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桥梁。特别是在当前道德理想主义滑坡、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的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道德理想主义的建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和迫切。探索“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策略,在影像再现中传承、创新“红色经典”真善美的力量,也是让红色经典文化重新进入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视野,达到信仰和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的实现。

一、“红色经典”影视剧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的重要意义

“红色经典”影视剧是“红色经典”的影像表达方式,即由那些在建国初期(1949—1966年)创作的“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改编而成,主要包括“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以及《风云初记》、《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战斗的青春》等。建国60年来,“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包孕的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主义深刻地的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政治信仰和情感世界,通过影像叙事的方式成就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合法性和道德理想主义的生活化,成为国家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理想主义的载体和桥梁。“红色经典”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确的意义旨归:“一方面建构起新政权、新国家的光辉历史,有效地塑造着民众的历史认知理念;另一方面,从意识形态功能上来看,它同时为当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整套的极具革命色彩的伦理观、价值观与道德观”[1]。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己经全面地取代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道德思想。“红色经典”中崇高信仰与道德理想主义的互相融合,在新中国初期建构起极为严整的国家伦理秩序,树立了高度一致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积极倡导和有意推行的一些伦理观念日益由强制性的指令内化为民众自觉地道德追求,正是“红色经典”电影发挥着从精神上、从灵魂深处对人进行改造和再教育的强大的政治功能,使当时的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红色经典”及其影视剧必然蕴含着魅力,独具的道德信仰和审美力量,它契合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这使“红色经典”以强大的审美力量建构起了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正是通过道德的中介,文学与政治、革命与影视之间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这是因为:“其一,从艺术生产过程来看,各种非审美的因素要进入创作文本,成为审美的要素,首先必须转化成可以由道德(善)的尺度衡量的东西,然后方能成为审美对象。其二,当创作文本的革命、政治等各种非审美因素的通过审美的渠道作用与接受者的精神世界,甚至影响其社会实践时,仍然需要道德作为中介。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尚不知政治、革命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宏大叙事为何物的下层读者来说,如果不通过道德的中介,如果不是从与民族文化积淀息息相关的道德心理结构上发生转化,如果不是激发了他们的道德自然本性,无论审美精神还是革命精神,都是难以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作用的”[2]。

当前“红色经典”影视剧道德理想主义的缺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文化危机:一是道德理想主义的淡化会使人们陷入狭隘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氛围中;二是崇高正义等力量感的消弱会使英雄主义、大公无私、扶危济困、献身精神等的丧失;三是信仰弃置、道德滑坡、价值虚无会导致国家、民族等集体荣誉感的渐行渐远。“红色经典”影视剧的热播既是中国政治社会形势发展使然,也是广大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文化选择,传达出广大人民反思当前社会现实与渴望信仰和道德回归的强烈诉求。毋庸置疑,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大众审美文化心理的变迁,传统“红色经典”还需经过现代性转化才能更为21世纪的人们所接受,特别是符合90后大学生的审美期待和欣赏趣味才能更好地使红色经典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当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道德理想主义建构还不理想,缺少传统“红色经典”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激动和灵魂的净化,不能激起到大多数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强烈认同,特别是不能有效地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认同而成为中国未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探索“红色经典”影视剧的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策略,对“红色经典”的影视进行一场道德理想主义的保鲜运动实为当务之急。

21世纪,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激烈挑战的时代语境中,“红色经典”影视剧不仅是维系当代中国人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实现“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建构起国人信仰和道德的主体意识。同时,“红色经典”影视剧作为革命历史与现代传媒对接的技术理性产物,是现代商业机制下的一种经典价值图谋,亦表征了现代性语境下的主体建构镜像,为当下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中国地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红色经典”影视剧的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策略,在影像叙事中传承、创新“红色经典”真善美的生命力量,使红色经典文化成为中国未来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是在新时代语境中实现“红色经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对当前甚器尘上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真正的文化抵抗力量。这不仅成为一种新型的、理想的、代表未来走向影视发展方向,也是让红色经典文化重新进入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视野,达到信仰和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的实现的重要的时代课题。

二、“红色经典”影视剧的道德理想主义建构策略

1.“红色经典”文化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和民族先进文化的诠释者,这种捍卫和诠释就是通过一系列英雄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红色经典”影视剧在对英雄形象的现代性转换中要延续道德理想主义的永恒价值,持续建构英雄形象的生命力度和人格高度。

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国家形象的象征和道德理想主义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道德伦理大国,“红色经典”中的英雄首先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的英雄,其次才是一个革命时代的英雄,只有品格上的完美才能充当理想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形象大使”,才能在新秩序赋予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能力。如《红旗谱》中朱老忠、《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东、《战斗的青春》中的许凤、《烈火金刚》中的史更新、《风云初记》中的高四海等都是道德完美的革命英雄的代表,这些英雄形象不仅体现出革命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强大精神感召力,而且以个人道德品质的高尚呈现出道德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们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人感情的对革命事业、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忠诚与热爱,一种庄重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这种道德理想主义品质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意义,传统“红色经典”电影正是通过革命理性与道德理想主义的互相融合,发挥着从精神上、从灵魂深处对人进行改造和再教育的强大功能,在新中国初期建构起极为严整的国家伦理秩序,树立了高度一致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

毋庸置疑,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革命英雄崇拜和道德理想主义情结逐渐被青年一代的时尚偶像崇拜和个体主义价值观所淡化,如何使“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革命英雄在现代传承中成为青年一代的偶像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很多成功的“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或新“红色叙事”影视剧中,特别注重从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还原和建构英雄的多向度个性特征,用独创性故事情节扩张了英雄的革命精神内核,既遵循了原著中的英雄形象主要性格特征和精神,又做出了符合当下审美期待和憧憬的新英雄形象。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亮剑》中的李云龙、《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潜伏》中的余则成等,这些英雄叙事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现代审美意识要求下,通过血与火的战争场面、同志间的革命情谊、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关系、男女间的爱情追求以及敌我周旋所展现出的斗争智慧等多侧面、立体地展现了英雄的行为和情感,使英雄形象超越了传统的“高大全”式而成为一个从生活中来、在斗争中成长的、有血有肉甚至有着常人缺点的革命英雄,真正揭示出英雄的本真形象,更能引起80后、90后青年的情感共鸣和高度认同。而正是崇高信仰和精神力量,是当下“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需要大力培育、凝聚和扩张的精神内核,也是革命英雄形象在21世纪获得重生的逻辑前提,特别能唤起当代大学生重建英雄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诉求,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和深信到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2.采用“宏大叙事为风骨,日常生活叙事为血肉”的叙事策略,利用日常生活叙事扩大“红色经典”的文本空间,提升改编剧的审美质量,在史诗性框架展现历史细节的无限丰富性,形成红色标示鲜明、日常生活美学突出的现代“红色经典”。

21世纪以来,“红色经典”的改编的热潮从未停止过,相关革命历史的素材与作品必将面临着资源枯竭。因此,采用“宏大叙事为风骨、日常生活叙事为血肉”的叙事策略在当下“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或新“红色叙事”影视剧中被大量采用,如《保卫延安》、《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潜伏》等剧都实现了对革命历史进行日常生活化表述的新突破,建构起了革命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新诗学。《保卫延安》不再将延安保卫战作为纪实性题材进行正面再现,而是将其进行生活化处理,故事集中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同志情、战友情、军民情、亲情以及爱情影像表述上,挖掘和升华在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及对故事中一系列英雄人物个性化的塑造,在理性主义与浪漫色彩融合将英雄的悲壮美转化成当代人所体悟到的一种质朴纯真的人格美。而“新红色叙事”剧《潜伏》正是通过“日常生活话语”揭开了悬疑谍战剧的神秘面纱,余则成并不是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他始终没有革命英雄的豪言壮语,目力所及也是对未婚妻和家庭生活的追求。即使他在追求左蓝而被左蓝策反时,他说“我没有什么信仰,如果说有的话,我现在信仰良心,赶走日本以后,我信仰生活,信仰你”。该剧将日常生活叙事集中、锤炼、贯穿于剧作的始终,淡化了革命战争的血雨腥风的环境,将谍战情节完整地构建在家庭、职场、邻里、夫妻等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圈子中,这就把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地下英雄和大智大勇者,还原进我们每个人民都熟悉的职场活动空间和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之中:余则成对上司一脸忠诚和毕恭毕敬,在与同事之间的巧妙周旋以及挑拨离间的“使小坏”,在同左蓝谈情说爱时的玩弄心计,他与“太太”翠萍吵架时一脸无辜的装傻……都使得惊险刺激的谍战生活仿佛发生在现在的闹市之内、邻里之间、同事之中,发生在社会转型期青年和大学生们为求职、为理想、为生存而奋斗的经历中,人们很容易从当下的生活境地找到过去时代生活相类似的痕迹,感受到余则成作为一个地下英雄在生存的几近窒息的生存空间中依然完成情报工作的信仰和道德的巨大力量。这些日常生活诗学的广泛应用,在史诗性框架展现革命历史细节的无限丰富性,形成红色标示鲜明、日常生活美学突出的现代“红色经典”。

3.回归革命真实历史,挖掘和激活沉潜在革命历史当中的那些有力量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为当下和未来的先进文化建设注入刚健有为的力量和道德理想主义激情,赋予“红色经典”与时俱进的新主题。

首先,站在历史和新时代的高度,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重新发现历史,挖掘和激活沉潜在革命历史当中的那些有力量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合理地加入新的人物和情节,使剧情在跌宕起伏、丰富紧凑中增添更多文学色彩,进而对国家、战争、和平、人性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新的发展。《江姐》和《洪湖赤卫队》在尊重原著核心事件的基础上,挖掘和展现了被传统“红色经典”遮蔽和掩盖了的历史细节和情感经历,深度开掘了女英雄的精神情感世界,从尘封的往事中寻找英雄的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厚重的历史迷雾中揭开鲜为人知的秘密,爱情、亲情、战友情等情感刻画中,展现了一个有着真实、普通的青年女性追求又意志坚定顽强的女共产党员形象,令人感到可亲、可敬。两部改编剧中女英雄们炽热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再次感动观众,将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其次,改编是在“历史理性精神”的浸染和烛照中,对原著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充实与重组,通过一定的艺术想象和虚构,以原著为蓝本加入新的素材(内容),重新进行艺术的组合,营造一个更符合时代主题需要的影像审美世界,提供了将革命历史理性精神、道德理想主义与艺术真实辩证统一的成功范例。例如新版《敌后武工队》的改编就是以原作为故事框架和主要人物关系,通过更多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电视剧更多的内容是改编文本的再创作。该剧片头虽然标明是“取材于冯志小说”,但除了“敌后武工队”的片名和主要角色的名字出自原著外,其余的情节绝大部分是来自编剧对众多健在的武工队员采访所得的素材。导演陈剑飞说,“为把这部戏拍好,我们专程到保定、沧州等地寻访了许多老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仿佛又看到战火硝烟年代武工队员的英姿,感受到了那种慷慨激昂的民族正气。”而通过对于冯志夫人的苑莎采访,我们对原著有了更深入的新鲜的了解,她说“许多人说,老冯和我就是小说中魏强和汪霞的原型,其实不是的,‘魏强’取自‘为了抗日武装强大’之意,‘汪霞’则代表着抗战女干部的青春年华和革命追求像朝霞一样灿烂而高远”[3]。而这正是新版《敌后武工队》改编的价值,也是导演为满足青年一代的审美需求而遵循的改编方向。

近来“新红色叙事”影视剧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挖掘更多的历史资料,甚至使用了罕见的党史资料作为依据,通过对众多历史细节来解密出革命历史的真相和新意,对建国建党的历史风云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大胆的推进,做出了符合新时代发展主题的新阐释,如《开天辟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建国大业》就从以下5个方面的叙事策略推进了主题:“其一,超越战争的和平,以谈判体现实力理念;其二,超越政治的和约,以协商体现规则意识;其三,超越利害的和解,以情意体现团结胸怀;其四,超越身份的和蔼,以性情体现朴实本色;其五,超越历史的和合,以中庸体现文化传统”[4]影片借革命历史胜利的史事展示了与时俱进的新主题: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富有大国责任的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要努力超越战争实现和平,就必须拥有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4.站在中国崛起的高度重述革命历史,提倡“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影视叙事策略,运用影像叙述方式对“红色经典”进行现代性建构,实现对国家形象的新表达,使“红色经典”影视的创新发展成为驱动未来社会主义主流电影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原是指文艺作品可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这里用来借指“红色经典”改编中的一个叙事策略,即采用不同的类型化的影像叙事手法来弘扬革命历史的崇高信仰和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影视剧要拥有大量的观众就必须成为市场的主流、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成为当代影视的精神主导、政策主导和方向主导。一些成功的“红色经典”改编剧或“新红色叙事”影视剧就是采用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策略,将商业影片中的娱乐性元素、艺术影片中的审美元素、战争片中的幽默喜剧元素、谍战片的惊悚和紧迫等多种创作类型元素相糅合,使得“红色经典”影视剧在保持自身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颖的影像表达形态,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洪湖赤卫队》、《江姐》、《永不消逝的电波》、《保卫延安》、《潜伏》等在“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中找到了适合表现自己的影像风格。《洪湖赤卫队》、《江姐》、《永不消逝的电波》则做出了较大幅度的改编,在宏大革命叙事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较受欢迎的谍战 + 悬疑 + 无间道式剧情配方,以富有创意和变化的镜头运动,突出了声音、构图、光、色彩等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使“红色经典”剧改编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体现出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诉求,缓解并释放了人们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生存焦虑,又满足了国人对崇高信念的呼唤、对英雄人物真实生活的探寻愿望,获得了各方的好评。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使得《建国大业》在纵横辟阖中展现革命历史风云,别有一种豁达超然的历史沧桑感,从而表现出历史观的开放性和先进性,相对于传统的“红色经典”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史诗感,这适应了当下大众文化审美要求,票房很快超过四亿元。影片体现出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片在创作制作上互相借鉴和融合的优势,完成了将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类型化、商业化的样式,为“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营销方法和推广方式。因此,在文化创意时代,《建国大业》中“明星+产业化运作”影像叙事为“红色经典”影视剧创新找到了一种突破方式,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证明了资源整合的巨大潜能,它还提供了新的意义生成的可能途径。影片通过全景展现‘政治协商、民主建国’的伟大进程,在宏大叙事的整体框架下,着力表现以爱国主义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时代精神,创作者站在新世纪中国崛起的高度去重述历史,尝试公民身份的建构和国家形象新的银幕表达,从而将‘红色经典’再造置于中华民族现代性建构的宏阔视野之下”[5]。

5.爱情叙事是革命叙事的推进力量,重构“红色经典”影视剧中的爱情叙事和革命叙事关系,在创新的“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中建构崇高信仰和道德理想主义的“主色调”。

传统“红色经典”中,很多进步青年正是通过革命追求到纯真的爱情,或由追求圣洁的爱情而参加革命的,他们青春的生命因为革命的支撑和爱情的滋润而充满光彩。例如《风云初记》中芒种和春儿对革命胜利和美好爱情的憧憬;《战斗的青春》中描绘了许凤、胡文玉、李铁的爱情纠葛:《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由王心刚扮演的杨晓东和由王晓棠扮演银环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的令人心疼,内线作战的残酷环境使两人之间的炽热情感的表达含蓄而克制;《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生道路就是革命和爱情的交织,而且自传性的写实也使这种交织增加了一种真实感和可模仿性。作品虽以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为主题,但在这些的背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令人神往的纯洁、朴素的爱情,看见道德理想主义在爱情层面的实现,爱情描写给“红色经典”增添了浪漫的情怀、鲜妍的色彩和动人的力量。

当下“红色经典”影视剧采用大明星与青春偶像剧相结合的“革命+恋爱”的叙事路线,成为吸引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人的“不二法门”,其爱情叙事会大大增加影视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收视率和传播范围。《江姐》、《洪湖赤卫队》、《战斗的青春》、《延安爱情》、《开天辟地》、《中国1921》等重视80后、90后等年轻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和欣赏趣味,普遍采取明星化、偶像化、时尚化的青春型叙事方式,以更多的是青春时尚造型、生活化的细节描写、男女感情的天然流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显示了艺术创新的巨大活力与表现空间。比起那个被我们熟知的创造革命意志的传奇、被刻意削弱女性符号的钢铁战士,《江姐》中的“新江姐”是青春、美丽、妖娆也富有革命激情的,青年演员丁柳元刻意地突出了江姐的女性天性,增加了青年、大学生们喜爱的新看点。《中国1921》也使用了大明星与青春偶像剧相结合的叙事路线,仍然沿用传统“红色经典”的“革命与恋爱”模式来表现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我们结婚吧,我给你生孩子,下雨不怕,打雷不怕,杀头不怕”,剧中这段杨开慧对毛泽东表白的台词,让我们看到了革命伟人将个人的青春、生命、爱情、未来与民族的解放、革命、斗争、命运紧密相连时所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满足了青年大学生渴望成功,敬仰英雄的心理欲求。更能促使青年将遥不可及的理想转换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寄托和实践方向,才更能在心灵深处激起青年大学生对革命历史、先进文化的探索和思考,对自己人生道路做出符合国家和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正确选择。

[1] 郭剑敏.共和国初期红色叙事的意义旨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 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6.239-240.

[3] 张晓华.神八路敌后逞英豪——冯志和他的《敌后武工队》[N].河北日报,2005-09-14.

[4] 范潇兮.《建国大业》主旋律震荡后的余音[J].电影评介,2010(2).

[5] 张宗伟.传承·重构·再造 :“红色经典”电影简论[J].当代电影,2011(7).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理想主义影视剧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影视剧的认同重建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从对《甄嬛传》的评价说起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
理想主义长安马自达MAZD C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