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与开拓: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3-04-07赵凯博李晓彤
赵凯博, 李 璟, 李晓彤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深化和发展,是共青团系统的一项战略品牌工程,更是广大青年学生奉献社会、锤炼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自1993年底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全国累计已有4.03亿多人次的青年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h的志愿服务,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到3 047多万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新时期青年践行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响亮口号和时尚追求。而在校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和生力军。近20年来,无数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用青春的热情展示了奉献的精神,用无私的大爱奏响了时代的乐章。为更好地促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文章拟在对其现状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历史与积淀
志愿服务是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西方现代文明而产生的。实施至今,根据活动的目标与重点,可以将其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尝试阶段(1993-1994年),主要内容是参与服务社会管理,参加大型活动;第二阶段是组织建设阶段(1995-1996年),着力构建青年志愿者的组织网络;第三阶段是项目建设阶段(1996-2000年),探索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第四阶段是队伍建设阶段(2001-2003年),重点开展青年志愿者注册行动;第五阶段是战略服务阶段(2003至今),主要参与西部计划、海外计划等重点项目和开展大型赛会、重大突发事件志愿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精心培育,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各级各类志愿者协会为基本组织,实行志愿者注册制,促进了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以志愿者活动周、活动月为平台,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以各类志愿组织和公益社团为依托,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推进了服务项目多元化;以志愿服务基地为载体,推动了志愿服务阵地化;以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大型赛会、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活动影响深远。志愿服务的典型不断涌现,一批批青年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人才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使青年大学生在参与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社会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践和服务机会,让大学生更近距离地认识社会,增进大学生对国情、民情和社情的了解,在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提升个人整体素质的同时,增强了责任和担当意识。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与困境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历了早期的实践探索、建章立制、宣传推广阶段,现进入到专业科学发展阶段。但在进一步深化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瓶颈性问题,如组织管理、专业培训、行动策划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志愿服务就停留在简单化、粗放型的社会状态,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五多五少”。
1.组织安排多,自觉参与少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尚未发展成学生自发自觉的行动,更多依赖学校行政和志愿者组织的力量,多为“组织运动式”服务,个体自觉服务意识不高。通常是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成员承担组织义务,普通志愿者较为消极被动,处于简单服从、执行落实状态。这种由上而下的组织动员方式使志愿服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违背了“志愿”的原则。长此以往,志愿者会出现主体性缺乏、自发性弱、创新性差、服务意识低的问题,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过于重形式而轻实效,难以形成持久长效。
2.单一式活动多,专业性项目少 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过于单一且大都停留在低水平的层面,专业性不强,层次较低。诸如养老院打扫卫生、清洁校园、义务支教等。各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同质性高,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项目不多,不能体现大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优势,与大学生身份不对称,导致志愿服务停留在低水平的阶段,与社会期望也有较大差距。
3.低年级学生参与多,高年级学生参与少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育的流动性决定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不稳定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志愿服务的经历,但一、二年级同学参与频率和积极性明显高于三、四年级,而一、二年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经历,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缺乏工作和专业技巧。进入高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掌握了相关技能和方法,却又远离了志愿服务组织,致使志愿者的身份和服务活动延续性不强。
4.临时培训多,系统指导少 志愿者存在“重使用轻培养指导”、“重活动轻经验总结”的问题。只在参与大型活动前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教育,而针对全体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服务程序、服务经验、服务标准等培训没有或较少,致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多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志愿服务组织松散,协调机制不健全。存在有需要开展服务就召集志愿者,活动结束就解散的现象,后续的志愿活动经验总结没有或者流于形式。
5.活动任务多,思想教育少 一些志愿者存在功利心理,过于注重活动的展示度、社会宣传影响或表彰奖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强制性的量化考核和功利性的诱惑,带来的结果就是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淡化和改变了志愿服务的性质。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对策
志愿服务在我国还是一项年轻的事业,还需要更长时期的积累、思考、规划和落实,在承继中开拓,从自身实践和他人的经验中总结发展规律,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并运用于志愿服务中,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持续科学发展。
1.立足优势,开展特色专业志愿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专业优势,从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科与专业设置等不同的情况出发,立足校情,建立各种志愿服务组织,扶持各种服务型学生社团,并帮助其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立足行业特色,紧紧围绕“三农”发展,围绕“农”字做文章,扎实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形成了浓厚的志愿者文化,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教育部简报以《华中农业大学立足“三农”扎实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题专门介绍了学校志愿服务经验。
2.更新理念,完善志愿者选拔培训机制 要建立健全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机制,真正选拔一批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广“零学分必修课”理念,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志愿服务,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氛围,让志愿服务成为每个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制定志愿者培训计划,分批次地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推行培训上岗制,实现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将培训情况、个人总结体会记录在案,建立培训档案。
3.整合资源,注重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打造 通过全校统一的志愿者服务中心,协调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的日常服务活动,以项目模块化运作为抓手,结合各组织自身的专业特点,围绕一至两个项目重点开展,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这既能克服低水平重复服务现象,又能彰显各个组织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在长期工作开展中,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发展了志愿服务六大品牌工程,即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的“花朵工程”,以关爱离退休教职工和孤寡老人为主的“夕阳工程”,以关爱残弱人士为主的“暖阳工程”,以帮助“三难”学生为主的“甘露工程”,以爱护环境为主的“爱绿工程”,以帮扶失足青年为主的“和风工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4.建章立制,探索激励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高校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度层面,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生涯设计结合起来,与组织培养相结合,与学生综合测评结合起来,根据相关服务管理规定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登记,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公布。考核的内容应放在志愿者服务的数量、质量、策划、内容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考评时,要做到公平、公开,尽量让志愿者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加强对优秀志愿者的选树,注意挖掘宣传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弘扬志愿精神和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浓厚的自觉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
5.创新技术,利用新媒体构建志愿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性强的网络、微博、短信、人人网、手机报等新媒体技术,构建集宣传、咨询、报名、求助、培训、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力争做到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全体受益,为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打好基础。
[1] 陈文东.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现状及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曾骊.浅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N].丽水日报,2006-04-16(2).
[3] 钱嫦萍.角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