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品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07汪琼华
汪琼华
由于医疗废物携带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病菌,往往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管理不善就会成为各种流行病的源头,一旦形成疫情,损失巨大,且化学性、含重金属和放射性的医疗废物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污染。
1 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医疗废物处理不重视 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往往比较重视医疗质量和效益,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还要投入一定资金。尤其是总务后勤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监测专业知识,消毒与隔离观念淡薄,医院感染监控意识较差[1]。
1.2 处理流程不规范 目前我国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贮存不够规范,没有实行分类收集,有的甚至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使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不符合要求,没有警示标识及科室、类别、日期等;医疗废物盛装过满无法封口,有的甚至没有专用包装袋和容器;无专用运输车辆,运输途中存在泄漏污染隐患;未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暂存点,或者虽有暂存点,但不能防渗漏,不能清洗消毒,而且距离生活、工作区域比较近。
1.3 医院污水处理不落实 一些医疗机构虽有污水处理设备,但运行不正常或长期闲置,设备出现故障后不及时维修,成了一种摆设;有的医疗机构甚至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1.4 疏于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宣传 大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全面开展医疗废物处理知识的宣传工作,社会各界对此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给一些不法人员收集、转卖医疗废物留下了空间。
1.5 没有统一的外部监管机制 医疗废物在产生、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和协调机制,导致部门之间责任界限不清,部门之间配合不密切,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的现象。
2 对 策
2.1 加强培训,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组织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等[2],特别是加强对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盛装、标识、运送和登记。抓好基础工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2.2 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制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标准,明确主管部门、协同政府监管、环保、卫生、药监等部门,履行职责,形成合力,真正使医疗废物的处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技术水平 使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逐步朝市场化、无害化、减量化和集中处置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没有污染可以回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废物统一收集,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再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也能减少污染。专业公司可以从医疗废物的处理中获取利益,处理医疗废物的积极性就会增高,集中处理率就会上升。
2.4 规范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建立医疗机构废物的监管档案。各级政府主管机构要按照规定和职责分工,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对违法者要予以强制性处罚。
2.5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的社会化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普及医疗废物处理的科学知识,引起社会各界对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的高度关注。
3 讨 论
医院感染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重要部分,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3]。以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以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为重点,以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保证重点,分步实施。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废物管理模式,以逐步改变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的现状,形成国家立法加以规范、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医疗废物管理新模式。
[1]李 宁,郑洪柱.医院洗衣房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64-965.
[2]刘翠银,叶卫红.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隐患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26-1427.
[3]张惠珍,魏全珍,刘丽华,等.医院社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2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