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战时心理防护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04-07贾少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队员人员心理

张 侃,贾少华,邓 坤

战时心理防护队作为一支新生保障力量,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战时心理防护队建设,是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全面过硬后勤战略预备力量的紧迫需要。战时心理防护队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建设中必然面临着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必须着力在加强领导、健全队伍、规范训练、强化素质和探索总结上下功夫。

1 着眼打造拳头,注重在夯实人才基础上下功夫

1.1 精挑细选配好人 目前,基层单位经过心理专业培训的人员比较少,而且招聘人员、军内职工占很大比例。专业人才较少、实践经验缺乏、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骨干队员往往是“身兼两职”、一人多岗,极易发生抽组“抢人”、工作“撞车”等问题。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必须着眼长远建设,按照“军政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适应岗位需求、年龄结构合理”的要求,尽量选用军人或非现役文职人员,切实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在队员职务、年龄、专业、阅历、性别等方面,通盘筹划、合理编成,切实保持人员结构的梯次性;尽可能把实践经验丰富或经过系统正规培训的人员选进来,切实增强工作的专业性。

1.2 校正思想教好人 目前,有的把心理防护工作边缘化,没有摆上位置,时松时紧,被动应付;有的对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没有底数,存有等靠思想和畏难情绪;有的认为参加心理防护队影响个人工作、影响科室收入;有的片面认为这项工作是政治部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为此,要强化荣誉感,通过组织集体宣誓、举行出征仪式、开设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要强化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忆传统、学典型、明职责”等活动,不断强化大家心系打赢、服务打赢的责任意识。

1.3 拓宽渠道育好人 目前,心理防护队队员大都通过军队或地方培训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但存在着实践应用不经常、设备操作不熟练等问题。要坚持选送出去学,发挥好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每年有计划、分批次选送5~10名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人员到院校学习培训、深造取经;要注重集中办班训,整合专家名师、院校专业力量等资源优势,每年举办1~2期心理骨干培训班,切实提升培训层次和质量;要积极依托平台育,借助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教育培训这个平台,鼓励支持官兵参加在职培训,不断为队伍建设输入新鲜血液。通过采取上级帮带、以老带新、专家带徒、人才引进等途径,努力构建一支专业精通、素质全面的心理医师、咨询师和骨干群体。

2 紧贴使命任务,切实在提升训练实效上用狠劲

2.1 立足岗位经常训 加强战时心理防护队训练,既要坚持经常集中训练,更要注重经常性岗位练兵。要将心理防护训练纳入年度军事训练内容,认真贯彻《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紧贴总部印发的《心理战训练教案选编》为基本教材,突出战时心理调控、战场心理损伤救治训练等重点,力求把训练向岗位延伸、向工作拓展。坚持区分层次训,注重细化内容标准,对各级各类人员训什么、怎么训进行具体明确,自觉做到训练工作化、工作训练化,防止和克服学用“两张皮”,工训相脱节;坚持联动融合训,将心理防护队训练与应急保障部(分)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工作一起部署,形势一起分析,检查一起进行,问题一起解决;坚持灵活方式训,通过广泛开展“小攻关、小革新、小发明、小演练”和下基层开展心理服务等活动,不断激发大家参训热情。

2.2 依据实案强化训 多样化军事任务往往地域不同、时间不定、情况不明,事发突然。为此,要紧紧围绕可能遂行的任务,有针对性地制订完善各类预案,按照遂行任务“需要什么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能力弱就强化什么”原则,抓住弱点训、盯着难点训,切实增强训练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从编组抽组、保障规模、组织指挥到机动方式、开设撤守、现地服务等,每个环节都要一步一动去抓、每个步骤都要一点一点去抠,每个课目都要一个不落的训练,确保一声令下,能够迅即反应、不辱使命。

2.3 紧贴实战从严训 战时心理防护队作为官兵精神家园的“守护神”、心理健康的“护航员”,担当着为部队战斗力生成“保驾护航”的重任,必须从难从严抓训练、瞄准打赢练技能。2010年以来,先后选派12名战时心理防护队员遂行玉树抗震救灾、赴苏丹维和等重大任务,全面锤炼摔打了队伍。实践证明,只有把“操场”当作“战场”,变操场模拟为战场实训,才能不断提升战时心理防护的本领。一方面要在“变”中训,使大家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得到近似实战的锻炼。另一方面要在“动”中训,让部队在重大任务中练、在快速机动中练、在复杂地形中练,不断探索提高加强心理防护的方法和手段。

3 加强统筹统管,着力在健全制度机制上使实招

3.1 理顺指挥关系,变分散为集中 战时心理防护队队员来自于不同个单位,平时很难实现集中教育、训练和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平时不管不用、用时难管难用”等现象。为此,要把各类组织建起来,建立与任务需要相适应的融“寓于”型、常设型和快速组合型于一体的指挥体系,成立以分管首长任组长、各部门领导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设立心理防护队活动办公室,定期分析建设形势,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积极探索管理办法,通过预案化、模块化的迅即筹划和依案指挥、依案保障的有力落实,实现指挥关系快速化、顺畅化,真正做到统一指挥、一个步调。同时,要把职责要求明确清,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日常教育训练和管理,分队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整体合力。

3.2 完善保障措施,变等靠为主动 完善的保障措施是心理防护队建设的坚实基础,只有把保障措施打牢了,心理防护队建设发展才有物质基础。当前,在心理防护队建设上,各级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力上高度关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费上舍得投入,但少数同志认为现有装备不全、资金不足、人员不稳,还依然存在着等靠思想、畏难情绪等。为此,要始终坚持做到“三个优先”:人员抽组优先,舍得把素质全面、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同志选进来,坚决克服凑数、应付的现象;经费投入优先,在资金投入上要舍得投入;物资保障优先,切实为开展教育、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3.3 严格奖惩激励,变消极为积极 只有充分发挥奖惩激励杠杆作用,才能有效调动广大队员的内在动力。要把标准定起来,让评比有“杠杠”。参照《军事训练考核大纲》制定考评实施办法,细化内容标准,切实让大家工作有遵循、评比有标准。要把检查严起来,让落实有“抓手”。按照考训一致、以考促训,上下结合、分级负责,区别层次、突出重点的原则,并结合季度安全检查、蹲点帮建帮抓、军事训练考核和年终综合考评等时机,对战时心理防护队建设和教育训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末端。要把导向树起来,让先进当“明星”。对在战时心理防护队训练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在表彰先进、评功评奖、晋级晋职等给予优先,切实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队员人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心理感受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