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喉部部分切除术的护理
2013-04-07陈晨
陈 晨
喉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发病率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1],发病年龄 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的原因考虑与诊断技术的改进、平均寿命的增加,还与空气污染、吸烟、某些职业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有关。2006 ̄04—2011 ̄08笔者所在科对30例喉癌患者采用部分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 53岁。均采用喉部部分切除术,如水平半喉切除、垂直半喉切除、喉裂开单纯肿瘤切除术、环咽吻合术等。本组患者住院时间14~25 d,平均19 d,30例均拔除气管套管。鼻饲管按计划外拔除5例,痰痂堵塞2例,均痊愈出院。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首先做好喉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喉癌患者对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进食困难、交往受限等难以接受,易产生悲观恐惧心里,情绪低落。针对这些,应通过耐心讲解手术的方法、意义、手术成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合作,达到最好的治疗目的;从患者入院起,就耐心地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因人而异,鼓励患者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对待疾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手术效果也有差异,所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①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诊断结果可将暂时隐瞒,逐渐说明,以消除恐惧或减轻心理压力;根据患者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让患者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学会用手语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讲清发音重建,语言沟通替代法,术前准备好纸笔,用于患者表达要求、感受;手术前,明确告诉患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②详细向患者解释每项操作的作用及效果,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调动护患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治疗护理的良好效果;让患者勇敢面对现实,学会适应失去正常发音功能而导致的交流障碍;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手势等,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解释所遇到的问题,如发音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等。经常吸烟的患者,劝导患者戒烟酒,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回到病房后,立即吸氧2~3 L/min,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监护。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全麻术后因恶心、呕吐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套管的血性分泌物。严密观察颈部引流情况。术后6~8 h可将头部垫高,减轻面部水肿及并发症的发生。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气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做好气管切口的护理防止呼吸道阻塞、切口出血和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必须实施的治疗手段,也是术后感染,发生咽瘘的直接诱因;喉癌术后必须及时吸痰及气管内滴药,用0.9%生理盐水20 ml加糜蛋白4000 U、地塞米松5 mg气管内滴入。吸痰方法:滴入药液和吸痰交替进行。吸痰管置入的深度不易超过10 cm,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应左右旋转,由下向上提拉,并且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0~15 s,发生剧烈呛咳时停止操作。
2.2.3 雾化吸入方案及方法 为了减轻痰液粘稠、肺部感染及术区感染,减轻咽喉部水肿,采用了特殊的雾化吸入法,效果良好。雾化吸入液由0.9%生理盐水10 ml、糜蛋白酶4000 U、硫酸庆大霉素8 WU、地塞米松5 mg配制;雾化吸入器口含嘴向着气管切开处,深呼吸,吸2~3 min后用纱布盖住气管套管口,然后雾化吸入器口含嘴直接含在嘴里吸入。吸到略感觉到憋气为止。如此反复进行,一次吸入20 min,2~3次/d。这种雾化吸入法使患者术区得到消炎,预防了肺内感染,并且化痰效果较好,减轻了吸痰时疼痛,而且提前了堵管试验时间。
2.2.4 鼻饲管的护理 术后24~48 h利用鼻饲管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经鼻饲管注入营养。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营养液反流导致的误吸。因此,观察和防止胃潴留至关重要[3]。鼻饲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于多种维生素流汁饮食,少食多餐;第1次鼻饲200 ml,如效果良好,可增加鼻饲次数及量,不超过2500 ml/d,1~2周后经口进食,注意固定鼻饲管,防止滑脱。每次鼻饲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内残余物,以免鼻饲管堵塞。
2.2.5 试食指导 若切口未并发咽瘘和下咽狭窄,术后10 d可拔除胃管,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食物应先干后稀。吞咽时头部稍向前倾,减轻呛咳。吃固体食物不发生呛咳时可进半流食。
2.2.6 发音训练 指导患者术后第2周开始学习训练发音。发音训练时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平衡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先易后难,先学说简单句,比如先发“阿”音,以后练习连续数数字,逐步再学说复杂语句。家属可慢慢协助和诱导发音,不可操之过急,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0~60 min,鼓励多交谈。
2.2.7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方法,指导清洁、消毒和更换气管内套管的方法;可用无菌纱布或自制的口罩式围布,覆盖在气管套管口上,防止灰尘或蚊虫进入气管。指导其有效咳嗽、排痰,也可行雾化吸入。外出或淋浴时保护造瘘口;自我观察、清洁和消毒造瘘口;嘱其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预防感冒,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清晨可到户外参加锻炼,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体力劳动。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并按医师的要求定期来院复查。
2.2.8 定期随访复查 1个月内1次/周,3个月内1次/月,1年内1次/3个月,1年后1次/6个月;如发现出血、呼吸困难或造口有新生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让患者了解复查的重要性,即可知道手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做到早知道早治疗。
[1]韩德明.喉癌的治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
[2]杨国梅,许士婷.喉癌35例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
[3]方红梅,顾怀敏,朱 勤.喉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1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