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

2013-04-07杨瑞广

关键词:能源

杨瑞广

(中国科学院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6.7%,较好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1]。尽管如此,近年来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应偏紧仍时有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引发的能源需求过快增长。明确影响能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障碍并探究其深层原因,对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从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能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障碍

1. 时段性需求波动

近年来,极端天气条件下降温和取暖等不稳定用能需求持续增加,季节调峰和时段调峰问题日益突出。电力的集中负荷出现在夏季,2010年夏季全国空调最大负荷1.6亿kW,约占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的1/4,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这一比重甚至达到40%。2011年夏天空调负荷出现较早,导致电力供应缺口比往年出现更早、范围更大、强度更高。天然气用气高峰出现在取暖季,比夏季用气量增长很多,如两湖地区为2∶1,华北地区为7∶1,其中北京为14∶1。近年来,部分地区冬季曾出现过缺气、断气现象,而夏季却存在供气设施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 储运调峰能力不足

近几年煤炭产能不断向西北地区集中,而铁路新增运能主要体现在北通道,华中地区运力紧张局面没有明显改观。4~5月原本应为电煤消费淡季,2011年湖南、湖北、重庆等煤炭调入省却出现了缺煤停机现象。受输电通道不畅影响,东北、西北电网富余电力难以支援用电紧张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华北电网在用电高峰可能出现“蒙西窝电”与“京津冀缺电”并存的问题。我国地下储气库已建调峰能力低于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远低于发达国家10%~12%的平均水平,绝大部分城市只能依靠主干管网容量作为调峰手段,一旦天然气需求在短期内激增,供气紧张局面仍可能再次出现。

3. 获取外部资源不确定性增大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进口4.8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接近15%,其中原油净进口2.3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4.9%。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是影响石油价格和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主要进口国相比,我国受其影响程度有可能更大。2009年我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0年净进口1.46亿吨[2]。受国际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影响,2011年初煤炭进口量同比大幅回落,部分沿海用户转向国内寻求资源供应,加剧了国内煤炭供需矛盾,也成为推高国内煤价的因素之一。另外,部分国家核能发展战略因日本福岛核事故而发生变化,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将有所增加,为保障能源安全,各国将加强向海外能源市场扩张,使我国海外能源资源获取面临更大的难度、更高的成本。

4. 能源企业遭遇发展难题

2004年以来,我国煤价上涨超过200%,而上网电价涨幅不足40%[3],火电企业利润被上下游行业挤压,造成大面积亏损。在资金紧张、预期经济效益差等多重压力下,2010年全国电源建设投资同比下降4.26%,是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火电建设投资下降12.1%;2011年火电投资同比下降17.6%。火电建设积极性降低,电源在建规模下降,将造成今后几年投产规模快速下降,电力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2011年,国际油价快速上涨并保持高位运行,布伦特原油年度平均价格上涨约40%,我国进口成本大幅度提高。由于成品油调价不及时、不足额,石化行业消化了大量进口成本,炼油板块面临亏损。

5. 单位装机容量发电出力下降

近年来,新能源电源快速发展,2010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5亿kW,占电力总装机的26.5%,比2005年提高2.1%。2010年水力、风力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3 429 h和2 097 h,远低于火电的5 031 h[4],客观上造成装机容量与实际发电出力的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另外,新能源装机发电出力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受来水偏枯影响,2011年4月浙江、福建和江西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超过60%,导致火电和发电用煤需求大幅增加,部分地区供应偏紧。

二、能源供需偏紧的深层次原因

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引发的能源需求增长过快是能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

1. 产业结构失衡

第二产业能耗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最重要方面。1993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在45%以上,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为43%,比美国低30%,甚至比印度低近10%。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工业用电占总用电量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反,我国工业用电比重于2001年结束了连续20年的下降并开始出现反弹,2010年达到73.7%,是美日两国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电力消费比重的1.5~2倍,是当前两国工业用电比重的2~3倍[5]。

2.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近20%,但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钢铁、石化、建材、有色四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约65%,石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30%,水泥行业约为15%,钢铁行业约为12.5%[6]。

3. 价格偏低刺激能源消费

我国能源产品价格不仅低于国际水平,而且没有充分反映出我国的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和供求关系。我国制定电价时更多地考虑了稳定物价和安定人民生活,但长期偏低的电价刺激了高耗能产业发展,电力企业利润被转移到这些企业,助长了粗放式经营的现象。天然气出厂价格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固定价格制度,与市场相关能源价格变化联系不够紧密,向市场传递了错误的经济信号,从而刺激了天然气需求。

三、对策建议

未来几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工业能源消费总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交通运输、居民和商业用能的增长将更为显著,能源供需形势不容乐观。能源行业必须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处理好增加能源有效供给与加强需求侧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

1. 努力增加能源有效供给

应推动能源生产方式变革,有序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大型油气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优化炼油工业布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进口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利用境外能源资源的规模。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出力的预报能力。加强储运调峰能力建设,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加快天然气储气库建设,加快跨区电网建设,增强向铁路运输链条末梢的运煤能力。

2. 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应倡导全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投入力度,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为节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制定和修订重点耗能行业准入条件,大幅度提高新建项目能耗准入门槛,严格把好增量关口,遏制高耗能行业低水平盲目扩张[7]。加大已制定的27项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实施力度,继续制定出台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坚持“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原则,加大落后产能及设备的淘汰力度。

3. 努力增强全民节能意识

应对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推行市场定价,及时形成反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产品价格。加快推进国际国内能源产品价格联动,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价格结构和比价关系,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抑制不合理用能需求。实施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加强交通和建筑领域节能工作,分别确定单位建筑面积用能、用电标准以及乘用车百公里油耗标准和货车吨公里油耗标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低碳、节约的能源消费观。

4.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应抓紧研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和能源结构的影响,科学设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发挥“倒逼机制”对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加快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尽快推动建立起能源消费总量分解落实机制,加强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完善能源统计体系,重点加强市、县两级能源统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级能源消费监测、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对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地区提出警示或采取相应限制措施。

5. 建立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应加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一方面,加强能源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重点行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的趋势特点以及能源生产供应情况,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努力提高短中长期能源供需预测预警水平,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妥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分级响应预案,始终把居民、公共事业、重点行业用能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把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对能源供应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煤种价格指数 [EB/OL].[2012-05-10].http://www.cctd.com.cn/2011a/jsp/index-page/newmore/more.jsp?type=mzjgzs.

[4]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 [EB/OL].[2011-01-28].http://finance.jrj.com.cn/industry/2011/01/2813079103025.shtml.

[5]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王群伟,周德群,沈璇,等.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J].管理评论,2010(3):37-43.

[7] 孟祥铭,顾英伟.辽宁省节能减排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49.

猜你喜欢

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最早的能源利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订阅广告
剑桥能源周的启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