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异化翻译在翻译中产生的积极效应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源语归化异化

付 娟

(毕节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在英汉翻译中,若遇到目的语与源语无法一一对应的情景,大部分翻译者会考虑使用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来传达主要懿旨、主要精神与本质.但细究源语中的某个词汇的真实含义时,归化翻译便显得有点“囫囵吞枣”了.此时异化翻译不妨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异化要求译文要有原有的色彩,让学习者对外来文化的特征性质有所感知.并能说出这种不同到底为何.在不同的文化中化异为同来求发展.对原语文化更了解,也能丰富母语的用语内容,扩充母语用语范畴,“通过翻译为中国语言输入新的表现法”.不必改头换面反而产生积极影响.但切记,异化翻译既然要求尊重原文的‘信’,那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限制,就是,如果把原文的内容按目的语一字不落地来翻译,有时会产生晦涩难懂的问题.那这个问题该如何化解呢?

这就要求采取变通.手段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有用的源语来丰富汉语语汇.纵观中国异化翻译历史,中国五四运动至30年代初期,这个阶段的异化翻译是盛行的.鲁迅可以被称之为其代表.“鲁迅则倡导异化.他所信奉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宁信而不顺.他认为,译作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

因为人们遵从了一定的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的条框而学会了“洋气”.喝“洋酒”,使“洋火”用“洋铲”,这种种洋做派在当时是不被排斥的.都尽量朝“洋”的本土上靠.虽然不提倡“崇洋媚外”,但这却能反映一定的异化现象.翻译作为文艺界的一员也在积极的上演其异化翻译.

不得不借鉴Lawrance Venuti这位异化先锋所言,偏离本土文化取向,保留目的语的语言文化气息,让读者走近源语的文化生产生活与价值取向.

之前说到扩充汉语的词汇范畴,异化也是可以成为功臣的.在异化的翻译中带来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不断的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新生的词语,久而久之便成文了,大众均可接受其优良的语言诞生.典型到日常的Byebye(拜拜),kill you(kei了你——杀了你).

有人会把异化翻译理解为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但直译是一一对应.异化翻译执行要在不可能一一对应是想办法实现保住原文的原则.Both they mingled in tears.直译是说他们俩混合满眼含泪.这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理解不了.但有专家把它翻译成他们俩眼泪对流.这是异化翻译,这个句例能看出直接翻译和异化翻译还是有别的.

通常我们看了很多译作,读起来通顺流畅.还可以欣赏译者高水平的语言功底.但仔细对照英汉,会疑问,“这个词,这个短语在汉语中具体的对应在哪里”?这只是归化翻译的效果.真的要想知晓”cabbage”就是白菜,”cucumber”就是黄瓜这么一一对应的真实感,还得让异化来实现.这能更好地让大众能更好地学习源语中词汇所具备的文化含义,学习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使用它的人群,使用时的语气语调,使用后达到的效果和传达的意思等.异化翻译对此还是有帮助的.

异化翻译通常适用于哪些领域的翻译呢?

“从目前译界的大局看,业内人士对归化的批评往往多于对异化的批评”.侧面映射出无论是翻译工作者还是读者都渴望原滋原味的感知,期盼新事物的冲击.

1 英语中的习语包括谚语、俗语、惯用语、俗成语、暗语、歇后语,这些在翻译中大部分都可以用异化翻译.

如:rip open the stomach and hide a pearl——剖 腹 藏 珠;to be honey-mouthed and dagger-hearted——口蜜腹剑;to shout in the east and strike in the west——声东击西;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诸如此类的翻译,直接而且有相应的对应.此处的异化翻译体现了它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能深切感受到源语的含义.

2 原文涉及到宗教及其节日的异化翻译.

That we make a stand upon the ancient way,and the look about us,and discover what is the straight and right way,and so to walk in it.——我们站在古道上,环顾四周,见有正直的大道,然后行至其上.关于这段文字,注释说:语出《旧约·耶里米书》第六章第16节.文中“古道”指以色列民中敬畏上帝的先祖所走的正直大道.现在我们能理解什么是“正直的大道”.因为用归化翻译则可以说成是“访问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里实现的异化是一一对应后附加注解或说明实现的.宗教渊源得以保留.英语中好些宗教节日也是异化翻译.Holy Saturday——圣星期六;All Souls’Day——万灵节;Sabbath——安息日.

3 英语中人名、 地名及专业机构的异化翻译也比较普遍.

人名:Mercia莫西亚【古英语】“来自莫西亚王国”;Meredith梅里迪思【古威尔士语】“大海中的保护者”;Glanville格兰维尔【古法语】“来自橡树庄园”;Docila多西拉【拉丁语】“温和的,可教的”.专业机构:American Tel&Tel(New York)——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纽约);American Bakeries(New York)——美国面包公司(纽约);Aluminum Co.of America(Pittsburgh)——美国铝业公司(匹兹堡);Security Council安全理事会;Trusteeship Council托管委员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经社理事会.以上使用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字的,读来也能感知到这些专属名称所带有的威严或正统的色彩.让读者一阅读就能体会到这种文字所具有的民族或区域特色.

看极多使用归化翻译的作品后,总会琢磨,作品此处到底体现主人翁怎样的情绪呢?表现到哪般细致的程度?是个什么感受呢?回答是不太有“切肤”之感,是“一览众山貌”之感,否则就是“笼统概了齐”之感.从这一层面上讲,在异化翻译上下工夫还是有必要.

异化翻译,从细究理,从深究识,让翻译工作者牢实地掌握好语言,无论是源语还是目的语.这是要求有严谨的、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归化有它的优点,化繁为简.从长远而言,异化还是值得研究的.“语言不仅驮负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染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阵阵幽香的烂漫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存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

〔1〕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余富林.大学英语外贸翻译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忠华.英语人名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英】培根.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源语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