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9-22潘园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标准化

潘园园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00)

1 安徽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劣势分析

1.1 优势分析(strength)

从地理优势上看,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华东地区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稻香鱼肥、江河密布.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丰富,很多农副产品的产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从科研优势看,安徽的高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安徽拥有2所农业院校、3000多个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达3万多人,粮食生产综合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列.

从市场优势看,安徽常住人口5950多万人,食品、饮料、棉纺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具备外向型经济雏形,与国外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形成了“皖烟”、“皖酒”、“皖茶”等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经验.

综上所述,安徽已经具备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初步条件,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更好地推动安徽农业的发展.

1.2 劣势分析(weakness)

1.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仅为20.7%.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目前安徽农村地区个人电脑拥有率仍较低,19.7%的农村非网民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无法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条件长时间滞后于城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能及时赶上,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继续放缓,慢于城镇的增长速度,这一切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1.2.2 我省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安徽省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户仍处于分散经营阶段,小农户式生产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不利于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不能单独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实施.

1.2.3 农产品特殊性障碍

对电子商务的研究表明,标准化产品较为适合在网上进行销售.而农产品由于标准体系不完善、农民意识不足等因素,长期以来标准化程度一直较低,根据2011年对安徽省肥东、肥西、长丰等几个地区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安徽省农产品标准化以及农民对农产品表转化的认知程度都较低.

表1 不同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的了解

此外,农产品表现出来的鲜活特征,使得其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较高,但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却相对滞后.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达26%-30%,在物流环节损耗的农产品达25%,与国外6%的损耗率相比差距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的特殊性为其实施电子商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2.4 重视程度不够

农业电子商务目前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相关政策法规依旧不完善,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信息鸿沟依然存在,缺乏行业平台的协作,农户自发组织难以实现规模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仍不明显.社会大环境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助推器,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够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2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机会、挑战分析

2.1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2.1.1 促进发展的大环境

近几年,安徽经济发展迅猛,安徽省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宽带接入户急剧增加,农村的宽带接入户数量也在不断地发展.省内一些农业类网站相继出现.其中1999年的5月开通的安徽农网,现如今作为农业信息平台,已经形成了五级信息体系,为省内外各个地市县农产品提供交易平台,目前累计促成交易额六十亿逾元,客户涉及76个地区.大环境的发展,对发展我省农业电子商务起到了促进作用.

2.1.2 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的经验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较早,例如,美国知名的内布拉斯加大学的Agent联机网络,将美国大部分的农场、牧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生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亚洲的日本在2000年就制定了关于农业和农业信息化战略,促进本国电子商务.我国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近几年也不断涌现出来,例如,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第一镇——沙集镇,通过农民的示范带头,整个村子电子商务运营年均5亿.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案例,为我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经验.

2.2 风险(Threats)

2.2.1 网络的安全隐患

Internet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由于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直接通过网络交易,由此可能产生信用安全问题;网络中存在着病毒、黑客攻击,使得在网络中传递的数据有可能被窃取或者监听.网上支付时,资金是否安全;客户的个人资料以及交易内容是否会被泄露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影响.

2.2.2 国内外同类农产品的竞争压力

电子商务可以给农产品带来更大的市场,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竞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低、标准化程度差是制约安徽省农产品走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以茶叶为例,虽然我省是茶叶大省,但茶叶生产仍是小规模分散式经营,自有品牌较少,多以散装出口,顶多充当国外品牌的原料.竞争压力的增加会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2.2.3 电子商务立法滞后

目前,我国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立法除了出现在2004年的《电子签名法》之外,还包括《刑法》《合同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条款.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尚不能真正满足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总体而言,存在着立法滞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而这些为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应对策略

3.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明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树立信息观念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前提,为此,政府应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实施“信息兴农”战略.

第二,加强农业数据库规模建设.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全文检索技术、WEB技术等手段,利用国内外先进数据库经验,选择适合我省农业电子商务特色的数据库技术,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建立标准统一、简便科学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和指标体系,开发通用的信息采集软件,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公用模块,实现一站式发布,各部门共享,全面提升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水平.

3.2 加强农网建设,鼓励涉农企业参与电子商务

第一,不断丰富与完善政府主办的农业信息网站功能,提高网站服务水平.不仅包括省级主管机构主办的农业网站,还包括各市、州、县农业局主办的农业网站,加大农业网站工作的宣传力度,站在网站访问者的角度,持续优化网站内容,不断增强用户体验感.同时试点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第二,鼓励农业企业自建门户网站.针对有实力有需求的农业企业,采用优惠政策,帮助整合企业资源,建立门户网站,不仅要实现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还要通过门户网站平台不断拓展商机,增进与供应商及客户的信息交流,缩短供应链,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疏通交易渠道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3 完善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的特征,其对物流运输及仓储的要求也较高.政府应加强交通运输、货运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废除不合理的道路收费,为农产品物流企业减轻负担.

第二,加强政府调控和支持力度.

目前安徽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贯彻冷库用电优惠政策,以及农产品市场管理费用低价收取的政策倾斜.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促进我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我省乃至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农产品物流应实现网络化、系统化、机械化,将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连接,以此来指导生产,减少盲目.

3.4 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并加快我国农业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对农产品分级分类,制定不同的费用价格,实现不同的功能.

第二,完善农业检测体系.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保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标准化将形同虚设.在政府大力推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同时,不断完善监测体系,提高质量监测水平,保证标准化农产品实现质优价优,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把实施标准化变成广大农户的自觉行动,必须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强标准化宣传力度和广度.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广泛宣传,使全社会形成了解、掌握并认可农业标准化的范围,使农民认识到,只有标准化才是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1〕刘敏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科技管理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2〕徐稳.湖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9.

〔3〕Charls B Moss,Troy G.Schnfitz,Albert KagaJ1 Econom ics and the Emergence of E—conlnlerc~:in Agribusiness[J].Joumal of A-gribusiness,Spring,83—101.

〔4〕郑亚琴.美英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及共性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5〕陈萍生.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9).

〔6〕王景河.实施电子商务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4(3).

〔7〕白雪.农业电子商务内涵与发展意义[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8〕安徽农业信息网.http://www.ahny.gov.cn/sites/M ainSite.

〔9〕刘菊.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3).

〔10〕毛孟毓.浅析安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1(6).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标准化
成长相册
标准化简述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