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外贸课程情境化教学应用研究
——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函电外贸情境

戴 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芜湖 2410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然,传统的对本专科甚至研究生一概而论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适时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外贸专业传统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法等.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书上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填鸭式教学安排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教材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却不清楚用在什么地方,掌握了很多分散的知识点,却很难系统的去认识学习某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授方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教学的安排,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间的转换存在一定的脱节.

2 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把学生全部安排到外贸企业中进行感知认识存在一定难度.一是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局限.相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外贸公司的数量和外贸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相对有限.二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个本专科院校纷纷上马国际贸易专业,竞争激烈,外贸实训基地紧缺.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我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提出来要对课程进行情景化教学改革.

2.1 情境化教学的概念

情境化教学是指在相应的专业课程或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教师和教学团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与职业岗位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认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并通过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认为,情境化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具体的外贸工作的场景,教师在教学安排中,合理的将知识点安排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接受任务、安排任务、完成任务.

传统的教学安排是先“学”再“做”,情境化教学应该颠覆传统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先对外贸企业、外贸岗位的工作和外贸人才的要求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先明确要“做”什么,再有针对性的去“学”什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使学生更能理解教师教学内容安排的目的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2 外贸课程情境化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改革思路

2.2.1 考察相关外贸企业,明确外贸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利用对实训基地的考察,使学生外贸流程有基本的认知,如从寻找客户开始,外贸从业人员要具备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以及商务谈判的能力,订单确认后,外贸从业人员要具备处理各种单据的能力等,让学生理解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

2.2.2 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今后要涉及的主要外贸岗位和岗位任务.通过对外贸单位的考察,了解外贸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要方向,了解每一个外贸岗位今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目的的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2.2.3 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在熟悉外贸工作环境的基础上,编写各外贸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定位,明确各个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教学目标,做到学与教的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论与实践内容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上的理论与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情境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课程考核上的理论与实际一体化.

2.2.4 形成外贸相关课程的教学预案.由国际贸易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可以采用情境化教学的课程进行选择,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外贸函电》等课程都非常适合情境化教学,教师在教学安排中,要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设计,将知识点融入贯穿的外贸情境中,形成该课程的教学预案.

2.2.5 与外贸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座谈,对预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改进.要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培养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我们的教学预案,还需要得到外贸企业的肯定.我们要保持与外贸企业的密切联系,了解外贸人才需求市场的动向,掌握外贸情境的变化,及时更新,改进我们的教学预案,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2.6 按预案执行新的教学模式并及时更新.课程的情景化教学预案制定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预案去执行,在教学前,向学生介绍情境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毕业生、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情境化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不断的优化情境化教学方案.

3 外贸课程情境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 《外贸函电》课程为例

3.1 情境化教学的设计

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主要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工作情景三项内容进行设计.

3.1.1 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职专业的教学目标以企业一线人员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基本技能为侧重点,知识的传授以“实用,必备”为原则.例如《外贸函电》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了本门课程之后,能够在外贸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外贸英语和外贸实务的理论知识,具备对国外客户的沟通能力、英文信函的书写能力、合同条款的谈判能力等.根据外贸流程的可操作性,每一个环节都是具体的实践活动,而每一个环节的业务函电往来的教学是实践活动过程中交流的必备工具,是外贸行业工作者必备技能,因此,教学的目标设计应体现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决定了情境化教学的内容与范围.

3.1.2 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各项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要与教学目标相符,并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调整,重点强调技能的实现,并在基础技能实现的基础上力求“多能”.如在《外贸函电》课程内容设计中,基础技能是以外贸合同条款及外贸操作流程为主线的全过程的英文信函往来,“多能”体现英文信函书写过程中涉及的寻找国外客户的能力、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针对合同条款谈判的能力、对外贸流程熟练操作的能力、单证的处理能力、国际结算的能力以及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的能力.因此,通过设置具体的外贸操作情境活动来整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丰富了情境化教学的内涵.

3.1.3 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如何开展外贸业务?带学生去外贸企业,一般外贸企业会考虑到外贸客户商业机密等问题,不太可能让学直接参与外贸操作,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只能解决感性认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实践能力.因此,还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合理的安排课程的进度与企业实习的协调.除了与企业合作实施本课程以外,我们可以借助本专业质量工程建设和学院的骨干院校建设的良好机遇,设想在本专业成立一个小的外贸公司,还以通过在校内开展一些项目来实施《外贸函电》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比如,通过阿里巴巴等B2B网站在网上寻找国外客户,获得锻炼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对外贸流程熟练操作的能力、单证的处理能力、国际结算的能力以及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的能力的机会,将产、学、研融为一体,营造情境化教学的学习情境.

3.2 情境化教学的实施

《外贸函电》课程内容大体可分为寻找海外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合同条款的谈判与执行三个方面.因此,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课程定位和能力要求,分三个阶段来实施情境教学.

3.2.1 第一阶段:寻找海外客户

外贸订单是产生对外贸易实践活动的基础.通过各方渠道,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市场需求、货比三家、知己知彼、合理定价是获得外贸订单的前提条件.我们依托实训基地芜湖大自然家纺有限公司进行情境模拟,我公司有哪些家纺类商品?此类商品受哪些国外客户的欢迎?在什么样的目标市场更容易获得订单?该市场有何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法律规定?我们的产品质量如何?如何定价更有利于我们获得订单?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外贸信函来接触这些客户?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在情境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不同的家纺产品,下达寻找海外客户的任务,让学生充当外贸业务员.这样,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就转变为外贸企业老板和外贸企业员工的关系,将具体的外贸业务通过真实的外贸情境串联起来,而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谈判、商品学、外贸函电等知识也随教学情境的展开自然得到消化.

3.2.2 第二阶段:建立业务关系

在与客户取得了初步联系之后,在双方都有意向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进入第二阶段的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出口方,另一组扮演进口方,对某家纺产品进行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练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尽量设置外贸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具有各种代表性的情况,练习常用的函电句型和词汇.

3.2.3 第三阶段:合同条款的谈判与执行

外贸业务关系基本确定后,进出口双方要对外贸合同的各个条款如包装、支付、装运、保险、检验、索赔进行谈判和执行.我们仍然沿用第二阶段的分组进行情境设置,将先前所学外贸实务、商务英语的知识体系贯穿于外贸函电往来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外贸函电是外贸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通过函电往来掌握各条款的常用英文句式,熟练掌握这个工具.同时,老师又可将函电往来过程中设计的实务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分解,温故知新.

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情境教学中,老师还可以让两组学生轮岗,让学生既能在进口商的角度,也能在出口商的角度体会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函电书写进行练习.

4 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4.1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进行情境化教学,就像上演一场大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场戏叫好与否,与导演的水平是分不开的.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的实践场景片段,就要求老师的阅历首先是丰富的,对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然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不具备外贸实际工作的经验,对外贸流程没有切身体会,在情境环节的设计中,难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如果说派学生大批量的去外贸企业不合实际,派老师轮流去外贸实训基地是实际可行的,也是必然的办法.

4.2 传统教材不适合课程改革.传统的教材没有融入工作情境,不能将分散的知识点很好的贯穿,在外贸专业实现情境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国际贸易流程的情境,编写适合于外贸专业学生具有我院特色的教材,使其更适合项目化教学、情境化教学,以真实的外贸工作或案例作为能力训练项目,突出实践教学.

5 结语

虽然《外贸函电》这门课程相对枯燥,程式化比较强,被称为“英式的八股文”,但是,将教学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不仅在教学工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操作技能也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外贸专业的教学质量,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市场、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

〔1〕王秋菊,徐志凡.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英语函电》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91-92.

〔2〕罗裕麟.关于高职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9(26):27-28.

猜你喜欢

函电外贸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信用证项下函电交涉技巧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