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福步外贸论坛,改进外贸函电教学
2016-06-02闫彩霞
闫彩霞
摘 要 外贸函电是一门将商务英语和外贸业务相结合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学好外贸函电,将会在外贸工作中自如地和客户进行书面沟通。根据十几年的外贸函电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外贸函电的教学方法并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贸函电 教学方法 福步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外贸函电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英语与外贸业务相结合的课程。通过介绍外贸实务中常用的各种英文业务函件、传真等写作格式、大量的贸易术语、各种表达方法和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表达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外贸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笔者总结了一些外贸函电的教学体会,希望对外贸函电的教学有所帮助。
1外贸函电教学存在问题
(1)教材内容与实际外贸业务脱节。 市面上大多数教材开篇都是讲传统的书信格式,对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传真和电子邮件,很少有涉及;建立业务关系的信函即外贸业务中常说的开发信,邮件内容太长,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起不到开发客户的作用,误导学生;在交易磋商环节,往往会涉及到寄样及样品费、寄样费和开模费等问题,但教材中没有提及;没有针对不同询盘的回复技巧;履行合同中,卖方在订舱后会收到船公司SO文件,但教材中没有出现SO文件中常见的术语如:截关日ETC( ESTIMATED TIME OF CLOSING)、截柜日期(CY Closing DATE、截提单补料日期/时间SI CUT OFF date/time等。此外在收款环节,教材中也鲜有提及催款函的写作。总之,目前很难找到一本完全和实际业务相符的教材。
(2)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教学方法不当。从事外贸函电教学的老师,很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 要么是教基础英语的老师,要么是教国际贸易的老师。教基础英语的老师对外贸业务不熟悉,把函电当英语精读上,侧重词汇和句型讲解,忽视写作技巧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教国际贸易的老师对英语可能不是特别熟练,学生参与性差 ,缺乏学习主动性。
2外贸函电教学方法探讨
如前所述,外贸函电教材内容陈旧,高校双师教师缺乏。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论坛如福步外贸论坛进行外贸知识及英语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福步外贸论坛不同于我们的外贸教材,它是工作在外贸一线的业务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发帖和交流的平台,因此,论坛里提到的问题及一些经验的分享对没有真正从事外贸工作的高校教师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将论坛中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案例及真实的邮件往来运用到课堂,可有效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以催款函为例,笔者是这样组织课堂教学的。
(1)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上福步外贸论坛查阅关于如何回收货款的资料。
(2)案例导入:出口印度一批五金产品,通过D/P收款,单据寄出去一个月后,没有收到货款,现在我公司的开户行得到客户银行的通知,客户拒绝赎单,怎么办?
(3)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因为之前学生学过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并且做了课前的资料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讨论出了客户不付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客户想等海关拍卖时低价购买;
②客户要挟降价;
③客户不想要货了;
④客户资信很好,但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暂时没钱支付货款。
针对以上原因,学生又提出解决方案,如退运、和客户进行沟通及让客户先付一部分货款提货等。
(4)布置写作任务:根据以上讨论结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①如果退运,请客户协助;
②和客户讨论降价的条件;
③先让客户支付一部分货款,余款等货卖出去后再支付。
(5)介绍函电相关知识:教师介绍相关术语及核心句型,并以PPT展示,供学生写作时参考。
(6)操作练习及展示: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完成信函撰写后,以 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 。
(7)教师点评:在每组学生展示后,教师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8)参考样函展示:教师展示在实际工作中的样函,让学生参考。
再以开发信的写作为例。因为很少有教材中涉及到开发信的写作要领,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福步论坛中外贸高手写的开发信的写作技巧,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外贸公司并做公司简介,查找客户信息。课堂上在教师讲解了开发信写作常用短语及句子后,布置学生以外贸公司的名义给他们所找的客户写开发信。
在以上教学方法中,学生从课前的准备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他们从福步论坛中得到的信息是外贸从业者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赵向阁,熊晓轶.网络资源在外贸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福步外贸论坛为例[J].中国商贸,2010(29).
[2] 刘瑶.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网络外贸论坛的运用[J].电子商务,2009(1).
[3] 黄菲.浅谈福步外贸论坛在外贸函电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