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2013-04-01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小儿输液室湖北荆州434020
方 芳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小儿输液室,湖北 荆州 434020)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由于在动脉血压升高后,通常会引起身体其他脏器发生变化,因此在老年人确诊患有高血压后,要及时对血压进行控制。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对老年患者高血压的控制进行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男性95例,女性25例,年龄64~83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身体无严重并发症,无药物过敏史。
2 护 理
2.1 常规护理
2.1.1 常规检查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其做好基础的常规检查,例如每日的血压测量,定期的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等,以便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1.2 药物治疗护理 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最主要方法,不过很多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下降,便自作主张减少或者停止降压药的服用,这样用药和停药反复进行,导致血压不稳,波动较大,更容易加重病情和引起并发症[1]。护理人员应该细心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让医生对用药量进行指导,尽量让患者保持24h血压稳定。
2.1.3 饮食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取食盐在6g左右,但是由于我国人群的饮食习惯,食盐的摄入量普遍高于这个水平,护理人员要叮嘱要老年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禁止烟酒,注重食疗,控制食盐,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等食物。
2.1.4 适量运动的护理 适量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有降压的效果,并可以控制体质量的增加。对于老年人,也要在住院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不能盲目加大运动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运动方式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小、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最好,例如太极拳、散步等,既能做到愉悦身心,又能达到降压的目的。
2.1.5 健康指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予以关怀,经常对老年患者和家属讲述一些健康知识,以便使老年人能够知道自身病情的状况和治疗的目的,从而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生活上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加快健康恢复的效果。
2.2 对症护理
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部分患者会由于血压较高而出现一些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脉搏变化较快、面色泛红等,此时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尽可能保持镇定,叮嘱患者不要活动,在病床上休息,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变化,将患者病情转告医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当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防止出现心力衰竭,这时要立刻让患者吸氧,静脉滴注强心药[2]。
2.3 心理护理
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很容易由于身体病情带来的痛苦而导致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紧张焦虑、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非常不利于患者血压的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在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的同时,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让患者相信,只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就会提前康复出院,从而最大可能地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3 效 果
在经过护理后,以患者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作为有效的评价标准。舒张压或收缩压中任意一项超过评价标准者视为无效。本组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120例患者中有效1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4.17%,护理效果显著。
4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在发病后会引起身体其他脏器的并发症,例如眼、肾、心方面的疾病,而且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症的诱发因素。患者患病初期容易发生头晕、恶心等症状,随着血压的升高,症状会持续加重[3]。所以在住院期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患病的具体原因、症状和服用的药物,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也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对患者有可能发生的症状会有一定的预见性。另外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要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以养成正确的饮食、运动等习惯来不断调节血压的状况,为进一步康复做好基础。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病,而且血压升高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在临床上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多注意关心患者的生活、心理等方面情况,从而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早日康复出院。
[1]陈素红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454.
[2]黄道岚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1):114,116.
[3]马茹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3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