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寒区卫勤演练实践
2013-03-31吴顺久杨贵平
吴顺久,杨 帆,杨贵平,贾 氢
(1.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务部 830000;2.新疆军区69006部队卫生队,乌鲁木齐 830002)
为了应对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做好高原寒区的卫勤保障准备工作,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抽组野战医疗所,远距离机动2500余公里到喀喇昆仑山腹地进行野外驻训。驻训地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不同程度影响着部队军人生理、心理等方面。探索高原寒区对部队官兵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积极研究高原寒区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保持部队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部队军事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1]。
1 高原寒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开进准备
高原寒区的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具有海拔高、气温低、紫外线强、氧含量低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2],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部队开进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专家讲授高原寒区的防病知识,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身防病能力,增强战胜高原寒区恶劣环境的信心。其次,对恶劣的地理环境要有心理准备。高原寒区气候多变,易引起人体各器官组织缺氧,导致高原反应;另外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蔬菜供应短缺,致使官兵营养缺乏和机体抗病力下降。最后,物资保障要齐全。在保障预案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化,健全各类保障物资清单,逐项审查核对,分类到组、责任到人。
2 高原寒区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由于特殊环境气候造成自然疫源性疾病分布广,从而造成部队疾病增多。高原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影响部队有生战斗力[3]。另外,受寒冷环境的影响极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冻伤,高原的紫外线辐射量强,多发日光性皮炎、雪盲、白内障等。初进高原期间应遵循“高糖、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原则[4],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糖食品、维生素;同时,加大高原反应救治药材储备,除按供给标准基数储备药材外,按照高原病的发病特点补充药品如去痛片、安定、氧合剂等特需药品。
3 低氧环境对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
高原寒区的低氧环境对人体危害是全方位的,对机体生理、心理、营养物质代谢、机体抵抗力、人的认知能力和劳动耐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原作战时,部队多为由平原部队急速开进,急性高原反应患病率高。据统计,海拔3000~3500 m,轻度急性高原病(AMS)的患病率高达30%~90%,病死率为1%~5%。另外,在高原高寒低氧环境下,伤员受到寒冷折磨,伤残率及伤死率明显增加,并且战伤后极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7]。
4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4.1 高原山地地貌复杂,医疗后送困难 高原寒区的地势险要,展开地域小隐蔽困难,交通道路条件差,救治机构纵深配署,伤员后送极为困难。加之高原缺氧造成人体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体能下降。短时间内进入高海拔,部队极易发生高原反应,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增加,加重了卫勤保障压力。对策:(1)加强一线救护力量。建立灵活高效的医疗救护小分队逐级前伸,尽量减少救治层次,压缩伤员的周转环节,提高救治率。(2)力争快速后送。加大指定性后送,只要伤情和后送方式允许,尽可能实施越级后送,特别对合并有高山昏迷的伤员,尽快后送到海拔3000m以下具有专科治疗条件的救治机构。(3)确保后送的安全。做好后送途中的防护,防止由于护理不当或二次负伤而加重伤员伤情或导致死亡。
4.2 药材消耗量大,供应保障困难 高原寒区作战,药品等救护物资保障面临许多困难。未来高原寒区作战卫生减员数量多,失血、脱水、休克的伤员数量多,药、血、液体、氧及战场救护器材品种、数量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氧气的需求矛盾非常突出[2]。同时,高原寒区气候变化无常,药材运输和储存难于保证相对的温度和湿度。另外,野战医疗机构常随作战部队转移,由于地域、地形复杂,交通条件恶劣,使运输不畅,限制了某些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携带和使用,而且后方补给易受各种灾害破坏和遭敌封锁,造成药材前运和补给困难。对策:(1)优化储备结构。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物资准备要齐全(战时适用的常规器材和特殊武器伤的药品器材)。(2)重视特需保障。将防治高原反应的药品和器材(备有红景天胶囊、高原安胶囊、速效救心丸、利尿剂的高原急救包及制作、储存、运输和使用氧气的专门器材)[9]等分散到营连携运。血液保障以后方输送为主,一线医院要多储备全血或代用血浆。氧气保障以就地生产为主,救护所需配备可充氧气瓶或氧气袋的制氧车。(3)加强医疗救护物资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野战医疗机构配备野战医疗救护车、医疗运输车各1辆,内配备车载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便携式超声仪、制氧机及急救箱、高压消毒器、电动喷雾器、检水箱、担架等卫生基础装备。所有卫勤保障设备在驻训前均要进行彻底严格检查,确保处于良好临战状态[10]。(4)减少周转环节。实行定点保障与超前保障相结合,以便战时缩短运输距离,减少部队快速机动时携运行量,增强战斗力。
4.3 高原寒区的救护器材有待改进 未来在高原寒区作战中,由于先进武器使用,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伤情复杂,受救治力量和救治质量的限制,容易使伤员失去最佳救治时机。提高快速反应与快速机动能力的重点是增强卫生装备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即要加大新型信息化卫生装备的研发力度(如装甲救护车、卫生直升机、空中医院和卫生方舱),提高卫生装备的通用化水平,努力做到平、战时一致。因此,应当研究并装备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的,增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医疗救护能力,以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5 提高高原寒区卫勤保障能力的措施
5.1 消除恐惧心理 进入高原前,要进行高原医学卫生防病知识教育,重点讲解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急性高原反应的主要表现,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使官兵保持乐观情绪,以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增强心理防御力和自控力,树立适应环境、战胜自然的信心,较好适应高原寒区的气候特点[11]。
5.2 加强体格检查和阶梯适应性锻炼 对急进高原寒区部队人员,通过全面体检掌握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凡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不宜赴高原的疾病者均禁止进入高原。部队进入高原前开展3个月适应性训练,坚持经常性大运动量和耐力性锻炼,如抗缺氧操、负重越野跑、登山等,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是减少高原疾病和提高低氧环境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5.3 加强高原寒区医疗人才储备 建立广泛参加卫勤训练机制,要求凡新晋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都必须具有参加高原寒区卫勤分队训练的经历,提高医务人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另外定期对进入高原寒区实施医疗保障人员进行进修培训,增强专业知识储备。
5.4 加强医疗后送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高原寒区战场位于海拔4000~5000m的高山腹地,战场空间广阔,但战区内交通极为不便,战时极可能出现“救得下、送不出”的被动局面。因此,及时后送伤病员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如何迅速、安全地把伤病员后送到医疗设备较完善的救治机构,接受及时、良好治疗,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目前卫勤保障必须立足于我军的现实条件,采取现代化与“土办法”相结合、高科技与原始方法相结合。根据战争的变化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立人力背、担架运、牲畜驮、汽车送和飞机空运的医疗后送网络。在一线暴露地段采用装甲救护车抢救、运输伤员,在后方安全地域,尽可能采用飞机空运伤病员,立体化,多样化后送通路,确保伤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安全后送。
通过高原寒区卫勤保障的实地演练,提高对未来战场救治的能力,探索出预防高原非战争减员和提高后送伤病员效率的方法,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向后方救治机构的转运量,有利于提高治愈归队率,真正增强高原寒区部队战斗力。
[1]赵祥,胡娟,颜玲.高原寒区未来作战方式对战伤救治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杂志,2003,13(1):95-96.
[2]贾继民,党荣理,张士良.浅议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对策及方法[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1):119-120.
[3]叶文.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西南国防医药,2001,11(6):438-439.
[4]魏利荣,王东川.赴高原地区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体会[J].武警医学,2008,19(9):857-858.
[5]胡华,王宏运,胡巨龙,等.做好高原施工部队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5):559-560.
[6]马向东,乔天英,张科,等.武警某部做好高原条件下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443-444.
[7]仙登沁,柯国萍,杨利,等.高原地区部队拉练驻训演习卫勤保障特点和措施[J].西部医学,2008,20(2):433-434.
[8]于晓宏.高原高寒地区作战卫勤保障难点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3):167-169.
[9]刘军桂,孟建明,旦增朗杰,等.高原高寒地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特点和对策[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61-63.
[10]罗书练,郑萍,陈志强,等.我国高原部队卫勤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19):130-132.
[11]王志阳,孙瑛.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难点与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2,12(6):56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