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8-14王雪豫邵凌云

重庆医学 2013年30期
关键词:结核病肺结核依从性

王雪豫,邵凌云

(1.海口市结核病防治所 570208;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040)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肺组织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在中国较为常见,尤其是农村等偏远地区[1]。结核治疗时间较长,常需联合用药,副作用较多,常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例如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服用次数,不注意饮食、生活方式,影响了临床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所治疗肺结核患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出院内-院外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至2011年12月在海口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3]。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6~69岁,平均(42.9±10.4)岁,Ⅰ型肺结核4例,Ⅱ型3例,Ⅲ型32例,Ⅳ型1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8~67岁,平均(43.1±9.5)岁,Ⅰ型肺结核3例,Ⅱ型3例,Ⅲ型34例,两组患者的结核分型、症状、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住院期间开展结核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发放疾病常识小册子,个别咨询等方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讲解消毒隔离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院内-院外连续护理干预模式。(1)住院期间每周1次集中授课,邀请家属参与,讲解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等。讲解结核病发病原因、传染途径、治疗措施,增强患者对疾病、药物作用的知晓率,让患者理解遵医用药的意义,减量、停用药物的危害。避免空腹服药,对于恶心、呕吐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口含干姜片等对症处理,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2)讲解疾病对情绪的影响,例如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负性心理情绪均可影响疗效及预后,创造优美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每日查房期间鼓励患者说出忧虑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给予正面回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疏导,鼓励其面对现实,积极治疗,消除负性情绪,增强规范治疗的信心。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关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向患者提供情感、家庭以及社会支持,鼓励朋友、亲属关心患者,提供正性心理支持,减少患者被歧视心理。(3)出院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及复诊计划,并发放日历,便于患者记录每天遵医嘱行为,要求患者认真执行。记录观察组患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通讯地址等,便于院外随访观察。出院后第1个月,家庭随访每周1次,以后每月2次,随访期间动员家庭成员督促其治疗,例如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复查等,并保持电话或短信联系,便于提醒患者遵从医嘱,了解院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

1.3 评价标准

1.3.1 心理情绪评价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价患者负性心理情绪。

1.3.2 治疗依从性评价 自行设计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并经专家审定,包括:(1)按时按量用药,不擅自停药,不滥用抗结核药;(2)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3)定期复查了解肝功能、痰集菌、胸部影像学检查,(4)有咳嗽、咯血等病情恶化及时就诊。4项均可执行为完全遵医,1~2项未能完成为不完全遵医,3项以上未执行为完全不遵医。

1.3.3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评价 随访6个月,定期留取痰标本,记录治疗后2、5、6个月末痰菌转阴情况,根据6个月时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情况评价治疗效果。采用生活质量评分 MOS健康问卷(SF-36)[5],观察患者5个方面的评分,包括角色、情绪、躯体、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每项1~100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健康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SDS评分的比较 在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连续护理模式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SDS评分的比较(,n=40,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SAS、SDS评分的比较(,n=40,分)

a:ta=4.95,P<0.05,b:tb=5.02,P<0.05,与对照组比较。

SAS SDS观察组 入院时组别 时间41.87±5.68 43.72±5.54出院时 32.82±2.67a 31.08±4.13b对照组 入院时 40.16±6.32 45.24±4.85出院时37.42±3.08 37.67±3.04

2.2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通过电话随访督促等连续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院内-院外连续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见表2。

2.3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2、5、6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院内-院外连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疗效,改善结核患者的预后。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n=40)]

表3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疗效的比较[n(%),n=40)]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院内-院外连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整体健康状况。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n=40)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n=40)

a:t=4.72,P<0.05,与对照组比较;b:t=6.85,P<0.05,与对照组比较;c:t=6.51,P<0.05,与对照组比较;d:t=4.07,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80.7±7.6a77.5±12.6b 69.1±9.3c 69.1±16.3d 63.9±8.848.7±10.348.7±12.159.0±13.3对照组

3 讨 论

肺结核由于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显效慢,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较多、患者劳动能力降低,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角色功能等,担心自己传染给家人或朋友,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6-7]。有学者研究认为,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与患者对肺结核这种疾病的了解不足有关[8-9]。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发放小手册,对于疾病危害和治疗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负性心理情绪。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讲解、倾听、疏导解决的护理干预方法,在讲解疾病知识的基础上,讲解疾病与情绪的相互作用,指导调节情绪;查房期间鼓励患者说出忧虑的问题,针对性的予以疏导;护士主动交流,鼓励朋友、亲属关心患者,提供情感、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等措施,较常规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消除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治疗,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服药疗程约为6~9个月,但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约15~30d,因此,大部分时间是院外治疗。由于院外治疗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指导,部分患者不能坚持遵医嘱治疗,依从性较差。大量研究证实[10],治疗依从性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包括对疾病的知晓程度,年龄,农村人口,药物不良反应等。本研究认为院内-院外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主要体现在:(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被给予集中授课,家属也积极参与,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药物作用的知晓率。有学者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专人督导,上级医生督导次数与漏服或中断治疗概率成反比[11]。(2)本文在出院时详细的复诊计划,要求患者每日服药后记录在纸质日历上,强化了患者的遵医嘱行为,避免患者漏服和误服。针对部分患者在症状消失时认为疾病已治愈,本研究在患者出院后短期内增加随访次数,并动员家庭成员督促其治疗。家庭成员支持对按医嘱服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家属掌握基础技能,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了解结核传播途径等预防知识,动员家属监督病人服药,不但具有心理支持的效果,还可提高治疗依从性[12]。(3)部分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重视,有时忘记服药,本研究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提醒患者,同时了解新问题并给予帮助解决。中国结核病病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交通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卫生资源贫乏等因素,导致患者复查困难,依从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认为,电话回访是医疗服务由医院走向社会的形式,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经济方便,同时患者可及时获得相关的咨询与治疗指导[13]。(4)老年患者常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擅自停药,本研究记录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其他疾病史以及药物的反应,及时向上级医生反映,尽量简化疗程。通过口含姜片,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要求多饮水适当运动加快代谢,减轻副作用[14-15]。

在院内-院外连续护理干预下,观察组5、6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病灶吸收率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疗效的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劳动能力均有一定的恢复,并进一步影响其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5个维度的进一步提高,与其他学者研究相符[16]。综上所述,院内-院外连续护理模式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通过电话随访督促等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抗结核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宋琴,范惠琍.卢湾区2000-2009年户籍人口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394-396.

[2]姜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9,24(13):95-97.

[3]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范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0-53.

[4]杨绍平,伍倚欣,马兰,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7):1881-1883.

[5]胡晓英,范秀球,刘水兰,等.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11-12.

[6]周林,陈磊,王倪,等.影响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的非治疗因素[J].中国防痨杂志,2010,34(9):539-542.

[7]南琴,李凤娟,闫小婷.肺结核患者身心需要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5):393-394.

[8]杨绍平,伍倚欣,马兰,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21):1881-1883.

[9]姜云,李红,刘晓东,等.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与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11,19(2):96-97.

[10]郑国琴,陆坚,麦衬娇,等.院外跟踪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4-6.

[11]周流凤.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28):2664-2665.

[12]钟凯惠.老年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62-64.

[13]王若兵,李冰.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2,9(8):362-364.

[14]王华平.老年结核病抗结核治疗引起不良反应64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4):214-215.

[15]蒋华,刘涛,陈文芳.社区老年人用药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4-65.

[16]邹新花,张尊敬,杜一琴,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81-282.

猜你喜欢

结核病肺结核依从性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