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3-08-14宋佶芳杨镇洲
宋佶芳,夏 蕾,杨镇洲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肿瘤中心,重庆 400042)
癌性疼痛是肿瘤中晚期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疼痛是治疗晚期肿瘤的主要目标之一[2]。穴位敷贴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中医学、生物工程学、现代物理学、材料学等学科进展,由治疗膏、医用胶布及保护膜构成。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能发射出8~14μm的生物波,该波是当今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对人体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它作用于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止痛的效果。为能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本中心对癌痛患者采用穴位敷贴法治疗并与药物止痛组进行比较,穴位敷贴法治疗癌性疼痛具有减轻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本中心肺癌、肝癌、食管癌、直肠癌、宫颈癌、转移性骨癌共入选病例86例均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肿瘤诊断标准,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记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所有患者都能清楚的表达疼痛的能力,治疗期间均未进行放化疗。按照数字等级量标法及WHO疼痛分级标准分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即虽有疼痛感但仍能正常工作,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并且睡眠受到干扰;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可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须服用止痛药。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6~72岁,平均62岁;其中肺癌5例,肝癌13例,食管癌9例,直肠癌7例,宫颈癌3例,转移性骨癌6例;疼痛程度:Ⅱ级26例,Ⅲ级17例;疼痛部位:胸胁部11例,喉部17例,腰背部17例,肢体6例;Karnofsky平均分值63.1分。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2~69岁,平均56岁;其中肺癌7例,肝癌14例,食管癌8例,直肠癌8例,宫颈癌4例,转移性骨癌2例;疼痛程度:Ⅱ级25例,Ⅲ级18例;疼痛部位:胸胁部9例,喉部20例,腰背部12例,肢体2例;Karnofsky平均分值64.8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患者取坐位、仰卧位均可,以阿氏穴(痛点)为主,根据不同疼痛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患者治疗部位皮肤保持清洁干燥,贴穴位敷贴时须避开骨突、皮肤损伤、皮肤有炎症、破溃的部位。对医用橡皮胶轻度过敏者可先喷3M保护膜后再贴,持3M保护膜喷嘴距离皮肤4~6cm处进行喷射,待该产品彻底干燥形成薄膜后再贴穴位敷贴,在每次更换穴位敷贴时需重新喷此保护膜,因薄膜会被橡皮胶带走。对创伤性皮肤及孕妇禁用,若出现荨麻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者停用。对照组按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进行治疗。14d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评估疗效。(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肺癌选择肺俞穴,肝癌选择期门、肝俞、肾俞、关元穴,食管癌选择上脘、天突穴,直肠癌选择大肠俞、小肠俞、天枢、关元穴,宫颈癌选择归来、曲骨、命门、关元俞穴位,骨转移癌则根据疼痛部位不同进行选穴。选择穴位应准确,护士先以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当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后,再清洁皮肤,喷保护膜,待干后将磁片对准穴位,贴上穴位后,胶布抹平,再以拇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2~3min,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胀感为宜,范围由小到大,每个穴位每天揉按4~5次。每24h更换1次,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有无皮疹、发红、痒感。(3)注意保暖和防水,避免穴位敷贴打湿后脱落。(4)穴位敷贴要求密封、干燥、无腐蚀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常温环境中储存。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WHO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到干扰,能够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有明显的疼痛,睡眠受到干扰;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缓解。生活质量疗效评分,按照Karnofsky评分变化分为提高:治疗后Karnofsky增加大于或等于10分;降低:治疗后Karnofsky减少大于或等于10分;稳定:治疗后 Karnofsky变化小于10 分[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对癌性疼痛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癌性疼痛治疗效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08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生活质量改善 经过对比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按Karnofsky评分变化分:生活质量提高对照组16例,治疗组22例;稳定对照组12例,治疗组17例;降低对照组15例,治疗组4例。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U=2.100,P<0.05)。由此可见,穴位敷贴控制癌性疼痛效果显著,并且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也得到明显提高。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22例患者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便秘、恶心、呕吐等问题,而治疗组中只有5例出现了上述症状,2例出现贴穴位敷贴处皮肤轻度痒和红疹,停药后自动消失。
3 讨 论
癌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及某些癌症经治疗后引起患者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身心状况、家庭和社会,以及他们对生存质量的满意度。
疼痛是70%以上中、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对于精神上压力巨大的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其饱受疼痛的折磨,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临床上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原则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但大多患者都有恶心、呕吐、便秘,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有成瘾性、依赖性强,对肝肾等器官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癌性疼痛由于邪毒内蓄、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症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行瘀滞,经络闭阻,不通则痛[6]。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敷贴疗法是通过对人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使癌痛得以缓解,不仅方便,而且易于接受。
本临床观察表明,43例癌痛患者以穴位敷贴与应用WHO三阶梯药物原则止痛对照治疗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止痛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明显减量或慢慢不用杜冷丁、盐酸吗啡等镇痛药,穴位敷贴为外用药,使用方便,且无成瘾性,对肝、肾、胃肠道等各个器官无任何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满意,为临床癌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尝试。
[1]Yoshino K,Nishiumi N,Yamamoto S,et al.Ten cases of palliation of cancer pain with morphine[J].Tokai J Exp Clin Med,2010,35(3):99-102.
[2]Kapural L,Kapural M,Bensitel T,et al.Opioid-sparing effect of intravenous outpatient ketamine infusions appears short-lived in chronic-pain patients with high opioid requirements[J].Pain Physician,2010,13(4):389-394.
[3]Sun Y,Wang J,Wu X,et al.Validating the incidence of coagulopathy an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analysis of 242cases[J].Br J Neurosurg,2011,25(3):363-368.
[4]Kaasa T,Wessel J.The edmonton functional assessment tool:furthe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or use in palliative care[J].J Palliat Care,2001,17(1):5-11.
[5]李奕洁,赵昌林.中药外用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302-304.
[6]王玲,姜荣荣,刘云.癌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2):221-224.
[7]宁红.晚期癌性疼痛治疗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1,24(1):58-59.
[8]肖向阳.肿瘤疼痛的控制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