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现实问题 服务国家需求提升创新能力——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划与实践

2013-03-27陈奕平

东南亚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华侨华人

朱 鹏 陈奕平

(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 广州510630;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510630)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也是学校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学校以此为契机,再次加大对华侨华人研究的支持力度,联合海内外多方力量,培育组建了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立足于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现实问题,着眼于中国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需求,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创了华侨华人研究的新局面。

一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发轫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文革”期间曾一度停滞,改革开放后渐趋繁荣。长期以来,暨南大学一直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基地。早在1927年9月,暨南大学就正式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①此后相继更名为“南洋文化事业部”、“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南洋研究委员会”、“海外文化事业部”和“南洋研究馆”,习惯上统称“南洋文化事业部”。,组织专职队伍,开展华侨华人研究。截至1951年3月暨南大学停办,南洋文化事业部前后坚持24年,云集了李长傅、刘士木、丘汉平等华侨华人研究大家,是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成绩最多、声名最显著的华侨华人研究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1960年,暨南大学成立东南亚研究所,开展华侨华人研究是该所的主要功能之一。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华侨华人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华侨史和中外关系史专家朱杰勤教授担任所长。1984年,暨南大学在国内招收首批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1996年,暨南大学成为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华侨华人研究在国家“211工程”1-3期中连续被学校列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暨南大学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华侨华人研究)。2006年,暨南大学成立华侨华人研究院。2011年,学校整合华侨华人研究、东南亚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力量,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并设立以校长为主任,由主管副校长、相关学院院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华侨华人研究工作。同年,学校投入1000万元,参照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模式,成立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2年,学校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联合国内外多方创新力量,组建了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二 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 (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以及“2011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暨南大学的华侨华人研究迎来了历史难得的发展机遇。

文化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党和国家长期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3]。

《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 (2011—2015年)》颁布实施。201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 (2011—2015年)》 (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国家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对侨务工作进行规划部署。《纲要》明确指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广大海外侨胞和国内归侨侨眷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力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华文化传承、我国公共外交与“和谐世界”战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纲要》也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的任务要求。

“2011计划”启动实施。“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2011计划”坚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不仅为华侨华人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也在政策上扫除了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的障碍。

(二)挑战

无经验可循。华侨华人研究涉及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主体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国外学术机构等不同单位、不同行业领域,甚至不同国家。尽管此前暨南大学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已与多方面的研究力量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但这些与“2011计划”要求的“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内涵,培育组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各方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是一个无经验可循的巨大挑战。

顶层设计难度大。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既是学术研究的联合创新体,又是利益共同体;各方参与者都有相应的人财物投入,也有不同的目标追求和利益诉求。牵头组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不仅需要找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而且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在维护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积极满足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各方期望值高。华侨华人研究虽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但并不是学校实力最强的学科领域。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学校对华侨华人研究寄予厚望,首先选择在该领域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并决定以之申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工作也得到了参与各方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如何不负众望,实现华侨华人研究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取得预期成效,是又一巨大挑战。

三 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华侨华人在中国和平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重大战略性需求为导向,以涉侨研究与运用的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打造华侨华人研究与应用的创新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争取产出一批高水平的重大成果,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各方创新力量,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建立高效务实的协同机制,以华侨华人在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为研究核心,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争取产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实用性强的重大成果,培养一批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华侨华人相关学科的繁荣发展,将华侨华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在本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决策咨询服务基地和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三)主要任务

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以重点学科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项目、人才、资金、平台有机结合、相互推进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加强学科布局的结构调整和交叉综合,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大幅提升华侨华人研究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以“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对话能力和水平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发挥多学科交叉、创新要素与资源富集等优势,切实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四)重点发展方向

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重点开展在汉语国际传播背景下海外华语的传承研究,服务于汉语国际传播的华语与普通话对比研究、华语测试研究,与华语国际传播有关的中华文化教学、传播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华文媒体与中国国际形象。重点研究在中国建设软实力的宏观背景下,华文传媒如何发挥其独特影响,增强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媒体产业化,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承。重点开展海外华人华文文学创作与中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英语文学创作与中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文学批评研究。

华侨华人与“和谐世界”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华侨华人的视角透视中国和平发展,另一方面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诠释海外华人的新变化、海外华人与中国及所在国之间的关系。

海外侨情与中国侨务政策。重点开展侨情研究、各国侨务战略研究、中国侨务政策研究、华侨权益保护研究、涉侨应急管理研究。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走出去”战略。重点研究华侨华人与产业转型、科技管理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华侨华人的资本、网络、知识等要素推动中国的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管理。

四 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一)培育组建工作

联合多方创新力量,组建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启动实施后,暨南大学以此为契机,着手从四个方向培育组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一是在总结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内部协同创新,大力推动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文学院、华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学院等院系的相关力量开展深度合作;二是有选择地联合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及专司侨务工作的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外部协同创新;三是按照学科主线整合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有效开展横向协同创新;四是按照“研究—应用—研究”创新链的发展规律,整合各方创新力量,着力开展纵向协同创新。

构建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机制体制改革。为保证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暨南大学先后制定了《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章程》、《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人才聘用管理办法》、《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按照多元开放、互利共赢、多中心治理和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分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初步构建起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暨南大学‘2011计划’研究组”,组织人员专门从事“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改革提供了诸多参考。

汇聚创新资源,扎实推进协同创新。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不仅积聚了一批各有所长的创新力量,而且汇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培育阶段,中心从牵头高校的内部协作入手,逐步向主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海外学术机构扩展,通过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创新资源的充分共享,扎实有效地推进华侨华人研究的协同创新。

(二)困难与不足

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培育组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如在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招生制度下,协同创新中心很难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编制、社会保障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联合培养的学籍归属等问题。即使在各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先行先试”,但如果长期得不到国家政策的确认,这些尝试必将难以持久。二是参与单位的体制机制壁垒。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参与单位包括诸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和海外学术机构,分属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甚至不同的国别,各自均有独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破除这些参与单位的体制机制壁垒,使其在科研组织、资源配置、评价标准和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形成共识并默契配合,目前仍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三是经费制约。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参与单位均为非营利性机构,经费来源有限。按照中心的发展规划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参与单位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急需各级政府部门更多的经费支持。

(三)对策探索

查找不足,细化协同机制。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自组建以来,至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牵头单位与参与单位也都在努力地自我调整、互相适应。中心将协调各参与单位,认真反思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改革措施逐一进行梳理,剖析原因,细化协同机制,促进中心健康发展。

加强学习,完善实施方案。2012—2013年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后,将有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得到国家认定,这也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中心将组织骨干力量开展对口调研,到成功获得国家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学习取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路线和方案,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推动中心可持续发展。

攻坚克难,加大培育力度。针对各协同创新中心在机制体制改革上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国家“2011计划”领导小组已着手开展调研工作,并将从国家层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4]。同时,暨南大学作为华侨华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已在2013年资金安排中预留了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下一步,中心将充分利用国家及牵头高校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按照既定目标,攻坚克难,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注 释】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6.htm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_4.htm

[4]“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1计划”政策需求调查的通知》,http://www.dost.moe.gov.cn/2011/xwkx/20130220093215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派系撕裂校园”:暨南大学驱长风潮研究(1933—1934)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阐释“四个learn”
精灵在身边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