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2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2013-03-23蔡育红

上海医药 2013年15期
关键词:阿普苯二氮精神药品

蔡育红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江门 529100)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其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根据精神药品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性不同,又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由于这类药品独特的毒副作用,若管理不当或滥用,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已立法对这类药品进行特殊管理。临床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行医。为了解我院使用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性,本文对我院2010-2012年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加强该类药品管理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数据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中心系统提供的2010-2012年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量、金额、处方数等。运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0-2012年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数据建立相关表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年平均增长率(AARG)。其中DDD值的确定主要参考第16版《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每日使用剂量,并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综合考虑作为常用日量标准。DDDs=年消耗量/DDD,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临床越常用。DDC[1]=某药的总药费/ DDDs,DDC值的大小可反映该药的价格水平。序号比[2]=某药销售金额顺序/ DDDs排序,反映了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的同步性。比值接近1或等于1,表明同步性良好,反之则差。AARG[3]=[(止年费用或用量/始年费用或用量)1∕(止年-始年)-1]×100%。

2 结果

2010-2012年我院使用二类精神药品有2种剂型11个品种,其中口服剂型6种,注射剂型5种。

1) 2010-2012年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金额及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

使用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表1)。

表1 2010-2012年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金额及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比结果

2) 2010-2012年各类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DDDs及构成比

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上升,苯二氮䓬类药DDDs的构成比保持80%以上(表2)。

3)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金额、排序及年平均增长率

咪达唑仑注射液用量增长迅速,其它苯二氮䓬类药用量增长平稳(表3)。

4)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DDDs值及排序

阿普唑仑片的DDDs排序稳居首位,其次是地西泮片、硝西泮片(表4)。

表2 2010-2012年各类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万元)、DDDs及构成比(%)

表3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金额(元)、排序及年平均增长率(%)

表4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DDDs及排序

5)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DDC及序号比阿普唑仑片的DDC均较小,序号比最大(表5)。

表5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DDC(元/d)及序号比

6)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及构成比

各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阿普唑仑片的处方数一直居首位,其次是地西泮片(表6)。

3 讨论

3.1 用量分析

由于3年来大多数药品单价基本维持不变或稍有下降,故药品的使用金额增加也表示该种药品的用量增加。从表1至表3可见,2010-2012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总的年消耗金额及总的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年平均增长率远高于总药品增长速度。3年来苯二氮䓬类药总的应用金额增长迅速,尤其是咪达唑仑注射液的用量增长迅速,这可能与我院新建ICU及无痛治疗中心的成立,诊疗人数上升,使得该用药增加所致。其它5种苯二氮䓬类药用量增长平稳。巴比妥类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说明其用量呈下降趋势。其它类药品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很高,可能是我院新引进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由于其在无痛检查中及各种手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加上成瘾性低,手术科室用量较大所致。

3.2 DDDs及排序分析

DDDs值说明药品的使用频率,DDDs越大,临床越常用。由表2和表4可见,3年来苯二氮䓬类DDDs均最大,其构成比均在80%以上,远超过其它两类,说明苯二氮䓬类的使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年来DDDs排序基本稳定,一直排在前三名依次是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硝西泮片,说明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硝西泮片是我院常用的二类精神药品。

表6 2010-2012年各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数(n)及构成比(%)

3.3 DDC及序号比分析

日均费用DDC可作为衡量药品费用高低的尺度,它表示药物的平均日费用。DDC越小,说明该药越便宜,越能满足社会治疗需求。由表5可见,3年来各药的DDC保持相对稳定,口服剂型(除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外)的DDC均在1.00以下,说明口服制剂价格便宜,较易被患者接受。注射剂多数是手术中用药,DDC偏大,其对应的DDDs偏小,说明价格水平也是临床用药考虑的重要因素。

序号比大小反映了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序号比大,说明该药价格低,患者易于接受。表5可见,各药的序号比介于0.10~5.00之间,3年来由大到小始终排在前3名的是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硝西泮片,说明这3种药价格相对较低,用药人数多,而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的序号比小,价格相对偏高,临床只限于手术中用药。

3.4 处方分析

药品的处方数反映了该种药品的用药人次数,它不等同于DDDs(药物治疗日数)处方数越多,说明用该种药品的人次数越多。从表6显示,三年来各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精神疾病患者在逐年增加,苯二氮䓬类是临床用药人次最多的一类,原因是由于苯二氮䓬类治疗指数高,对肝药酶几乎无诱导作用,且依赖性小,长期应用戒断症状轻,目前临床上几乎取代了不良反应大的巴比妥类而成为镇静催眠首选[2],其中,以阿普唑仑片为最,其处方构成比在3年统计中均排第一位。阿普唑仑片口服吸收快而安全,一般口服后1~2 h的血药浓度达峰值。体内蓄积极小,停药后清除也快,由于其价格便宜,疗效确切,临床上主要用作失眠、焦虑、惊恐等精神疾患的短期或长期的首选治疗药品。随后是地西泮片,3年来其处方量也一直排第二位,说明也是临床用药的优选。巴比妥类药处方量较小,这是由于该类药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并诱导肝药酶活性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不良反应较多,一般不作为镇静催眠常规使用,临床主用于抗惊厥、抗癫痫及麻醉前给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注射液主用于癌症镇痛和各种痛症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咪达唑仑注射液在2012年处方量增长迅速。咪达唑仑具有苯二氮䓬类药物的镇静、肌松、抗惊厥、抗焦虑作用,其特点是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影响较小,体内吸收迅速而完全,持续时间短,且无耐受性和戒断症状。临床上常与丙泊酚或舒芬太尼等组合,用作各种术前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4-5]。我院主用于ICU病人镇静以及各种手术的麻醉辅助用药。新引进的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处方量也较多,在2012年排在第3位。酒石酸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力是吗啡的3.5~7倍,可缓解中、重度疼痛。虽然价格相对偏高,但由于其镇痛镇静效果确切,成瘾性低,副作用小,几乎无呼吸抑制作用等特点,使之成为各种术后镇痛和无痛检查的良好选择[6-7]。我院由于业务的拓展,新建ICU及无痛中心的成立使得这些科室就诊和手术病人增多,从处方量也可看出来,这两种药在该年度使用量较大,也带动了该年度二类精神药品的用量增长迅速。

从处方分析显示,我院临床医师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专用处方(精二)开具二类精神药品,基本能按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也较为规范。

综上所述,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结构稳定,临床多选用效价比高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用药基本合理,符合临床精神疾病用药原则。

[1]张顺国,徐治樑,张宛陵.上海市47家医院1988-2001年降糖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2,13(10): 601-602.

[2]王玉娉.我院2009~2011年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8): 500-503.

[3]张顺国,徐敏弘,毛五妹.上海市47家医院2000-2002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7): 417-418.

[4]顾勇伟,周文洁,叶军霞.丙泊酚与咪哒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的比较[J].海峡药学,2012,24(11): 148-149.

[5]兰允平.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和咪哒唑仑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3): 181-182.

[6]吴旭.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2,24(7): 92-94.

[7]谢日峰,李晓晖.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0,31(11): 515-517.

猜你喜欢

阿普苯二氮精神药品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怀念哑巴阿普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门诊100例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分析
阿普唑仑撤药致腹痛1例
2010-2012年某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09-2012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