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学中关于东亚领土争端的几个问题
2013-03-22陈巍
陈 巍
(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高校历史教学中关于东亚领土争端的几个问题
陈 巍
(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东亚领土争端有愈来愈热之势,日益成为横亘在日本和俄、韩、中三国之间的厚重的墙。其根源是日本政界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没有彻底反省,没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造成的。我国高校也应当在相关的课程中加强领土争端方面的教育,以使学生了解争端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增强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高校历史教学;领土争端;东亚
2013年5月2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参观了位于德国勃兰登堡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他指出:《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用几千万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也是二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李克强的谈话加上俄前总统梅德维杰夫和韩前总统李明博登上争议岛域,标志着领土问题成为日本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最高层级的危机问题。
东亚领土争端问题有愈来愈热之势,日益成为横亘在日本和周边的俄、韩、中三国之间的厚重的墙,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政界对于日本的侵略战争没有彻底地反省,没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造成的。当然,在指责日本政界没有正确的历史观的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加强关于领土问题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土问题成为高校历史教学、形势教育绕不开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既可以设定专题来讲,也可以把这个问题融入高校历史教学的课程中。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结合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公正地看待日本与俄、韩、中的领土争端问题。以下分别论述。
一、苏(俄)日领土争端问题
苏日领土争端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雅尔塔体系,一个是冷战。雅尔塔体系确定了战后世界的秩序,高教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卷在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时,提到其内容包括: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对于雅尔塔体系的评价,高教版世界现代史指出它有一定的正义性,当然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外蒙独立和取得在中国东北的利权等问题。
苏联占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是它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之一,也是雅尔塔会议的决定之一,这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苏日领土问题的显现,其根源是冷战背景下,美、日两国对雅尔塔体系的反动。
(一)日苏领土问题是美国刻意安放的“炸弹”
二战后,由于冷战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逐渐取得优势,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要把日本建设成亚太地区的反共防波堤,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对日倾斜的政策。1951年,在起草《旧金山对日和约》之时,英美之间就为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的归属问题尖锐对立。当时,英国主张条约中应写明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归属苏联,但是美国不同意。美国只同意在条约中写明日本放弃这些岛屿,但是既没有规定这些放弃的领土归属哪个国家,也没有规定“千岛群岛”的地理范围,这为以后日苏两国关系的发展埋下了祸根,也就是说日苏领土问题是美国刻意安放的“炸弹”,正是由于领土问题的存在,日俄之间迄今为止还没有签订和平条约。
(二)日本的目的是要否定战后国际秩序
1955年,日苏复交谈判期间,日本曾两次向美、英、法等国家询问。第一次询问:《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是指《雅尔塔协定》吗?根据《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苏联能否单方面决定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为本国领土[1]41-42?
第二次询问:起草《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美国、英国政府是否了解,当时该条约第二条丙项中所称的“Kurile islands(千岛群岛)”并不包括国后、择捉两岛[1]43?
关于第一次询问,众所周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占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是其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之一,这也是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日本“天真”地向美国询问,而美国也“天真”地回答:苏联不能单面作出决定,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最终处理尚未决定,将按国际协商来决定此问题。这一唱一和之间,显示美、日两国对确定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体系的反动。
关于第二次询问,日本的立场是齿舞和色丹是北海道的自然延伸,从历史沿革上看也是日本北海道的一部分;千岛群岛只到得抚岛为止,而国后和择捉为南千岛群岛,并不属于千岛群岛。很显然,日本是在玩文字游戏,而这也得到美国的支持。
日本把齿舞、色丹、国后、择捉诸岛称为“北方四岛”,它们还有一个名称由“北方领土”,所谓“北方领土”,不仅包括四岛,库页岛南部也涵盖其中。也就是说,日本政府从心底认为,战后所有被前苏联占领的土地都应归还日本,这就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彻底否定。所以时任英国驻日大使德宁在一封给当时英国外相麦克米伦的电报中说:“其真实的背景是日本渴望归还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在他们(日苏)的争论背后的原因是,日本认为千岛本不该被拿走。我怀疑日本建议举行国际会议来讨论这些领土的未来是否是为了显示日本是无罪的。或许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和《旧金山对日和约》涉及的所有领土问题再次浮现[2]。”
二、韩日领土争端问题
韩日两国领土争端本身就涉及到二战后日本殖民地安排问题,同时这个问题又和日本政界的历史认识纠缠在一起,主要包括:日韩合并的合法性以及慰安妇问题。
(一)日本政界对日韩合并和慰安妇问题的认识
1910年,日本与当时的朝鲜王朝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至二战结束对朝鲜半岛进行了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给半岛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高教版世界现代史上卷在提到日韩合并时,使用了“吞并”这个词汇,很鲜明地表明了立场,也就是说日韩合并是非法的。
韩国政府认为,条约在当时就是无效的,但日方并不这么看,日方认为该条约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才是被作为无效处理。并且,日方有很多政治家认为,在日本统治朝鲜半岛时期,也做了有利朝鲜的事情。
日本对慰安妇问题的立场也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特别是2012年底安倍政府上台以来,日本政坛右倾化严重,朝野竞相就历史认识问题抛出怪论。相当一部分日本政治家认为,慰安妇是自愿的,没有强制性。特别是最近日本维新会共同代表、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抛出“慰安妇必要”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指责。
(二)韩国宣示领土主权的方式多样化
韩国文化产业特别发达。韩国总统朴槿惠很重视韩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她曾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了文化兴盛的重要性。她认为,韩流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是促进韩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因此提出了“韩流文化就是国家力量”的口号。而在宣示领土问题上,韩流文化也起到独特的作用。比如,2012年,“鸟叔”的歌曲“江南style”以其MV中独特的骑马舞而风靡全球。借此东风,2012年11月,守卫独岛的韩国海岸警备队制作了“独岛style”视频,视频中海警们在刻有“韩国领”的巨石前,大跳骑马舞,该视频在网络上暴红。海警们用很娱乐的方式宣示了主权,这与中国国民在反日游行中砸日系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该让学生明白,韩国的这种宣示主权的方式,很值得中国方面学习。
三、中日领土争端问题
(一)中国和日本在历史认识上的摩擦将长期存在
在日本,经历过二战,对日本的侵略战争抱有愧疚感的人大多已经离世。对于战后出生的日本人来说,关于日本侵略的历史,他们大多没有受到客观的教育,所以很多国民对于这段历史相当的模糊。比如,在2012年9月18日前后,一个大连某日企的日籍员工被同僚告戒这几天要两点一线,除了公司和宿舍哪也别去?这个日籍员工就问同僚为什么?同僚说:“因为‘九·一八'。”显然这个日籍员工对于“九·一八”事件茫然不知。
而另一方面,对于二战,日本人的加害者意识越来越模糊,而受害者意识越来越强烈。日本每年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仪式,祈祷和平。这种单方面以自己是受害者为依据来祈祷和平,在邻国国民眼里是可笑的,因为绝大多数在日本侵略战争中被残杀的他国国民并不在被祭奠之列。
但是对于这段悲惨而屈辱的历史,作为受害者的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忘记,而是作为民族的记忆深深地沉淀在每个人的心底。所以中国人看见日本人时,心中总是充满愤怒,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扩散成排日意识甚至是行动。笔者认为,日本已不可能就侵略别国的历史在国民中进行客观的教育,所以中国和日本在历史认识上的摩擦将长期存在,并且和领土争端纠缠在一起。
(二)日本国内关于领土争端有不同的声音
关于钓鱼岛,日本官方的立场主要有[3]:
1.钓鱼岛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日本有效地控制着该群岛,根本不存在的围绕着钓鱼岛群岛要解决的所有权问题。在中日政府之间也不曾存在搁置争议的共识。
2.二战之后,《旧金山对日和约》从法律角度上确认了战后的日本领土,钓鱼岛不包含在其第二条规定的日本所放弃的领土之内,而是基于第三条规定,作为南西诸岛的一部分被置于美国施政之下。后来又根据1972年5月生效的《日本国与美国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冲绳返还协定),钓鱼岛被包含在把施政权归还给日本的地区之内。
3.自1885年以来,日本政府通过冲绳县政府等途径多次对钓鱼岛群岛进行实地调查,慎重确认钓鱼岛群岛不仅为无人岛,而且也没有受到清朝统治的痕迹。在此基础上,1895年1月14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在岛上建立标桩,以正式编入日本领土之内。
日本政府的观点,即使在日本国内也难以得到所有国民的认同。
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井上清就曾有专文论述钓鱼岛属于中国,他指出:“日本在把原属于中国所有的这些岛屿据为己有的过程中,1885年的政府,还深恐中国抗议而未敢轻举妄动;1895年的政府,就乘对清战争已获大胜之机,悍然作出了夺取该等岛屿的决定。也就是说,钓鱼岛等岛屿不象台湾那样是根据讲和条约公开从清国强夺过来的,而是乘战胜之机,未经任何条约或交涉,偷偷地从清国窃取过来的。”[4]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接受凤凰卫视的访问时也表示:日本政府必须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中方说日本窃取钓鱼岛也有中方的道理;而中日曾达成搁置共识是历史事实,日本应该停止挑衅行为[5]。
(三)中日领土争端的凸显是中国由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的标志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韬光养晦的道路,专心发展经济。起初军事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增长,国家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国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腾飞,进出口的增长,海权被蚕食的现实,激发了海权意识的苏醒,中国开始由韬光养晦开始转向有所作为。
中日两国在1972年建交之际,以及1978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都曾搁置钓鱼岛争端。虽说是搁置,但日方是有益的一方,因为它在名义上控制着钓鱼岛。当时的中国,对于保护海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1978年4月,中方曾经有几十艘渔船集体出现在钓鱼岛海域,这一方面宣示了主权,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当时中国海军力量薄弱和海监等力量的不足,出动渔船纯属无奈之举。
2012年9月,野田政府从所谓的私人岛主手上购买钓鱼岛,与其说这个举动激怒了中国,不如说给了中国“反击”的良机。以此为契机,中国宣布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领海基线,并实现了公务船的常态化巡航,一举扭转了在钓鱼岛问题上被动的局面。
(四)领土争端是长期的斗争
中日两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都有很强的军事力量,但双方都不会用军力手段去争决钓鱼岛争端。更何况岛争的背后,还有一个明着要实现亚太再平衡,暗着要遏制中国的美国,这使得钓鱼岛问题更不能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就象国际象棋中的“常将”,在不断的“将军”中积蓄力量,等待顺理成章完全控制钓鱼岛的那一天。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与对日本人的问题分开。虽然在国家间存在领土争端,虽然日本人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历史教育,但这并不妨碍与日本人展开人际交往,以柔性的方式告诉日本人正确的历史,而不是以“暴民”的方式。
总而言之,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现实中的东亚领土争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结合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掌握东亚领土争端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情怀。
[1][日]吉泽清次郎编,叶冰译.战后日苏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Dening to Harold Macmillan,21 September 1955,FO371/115234/FJ10338/76.
[3]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关于尖阁诸岛的基本见解[EB/OL]. http://www.cn.emb-japan.go.jp/fpolicy/senkaku 2.htm,2013—6—6.
[4][日]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73:98.
[5]凤凰网.独家专访鸠山由纪夫,中方钓鱼岛主张有道理[EB/OL].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 diaoyudaozhengduan/content-3/detail2013 06/25/267629790.shtml.
On Issues about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East Asia in University History Education
CHEN Wei
(History and Culture Department,Luoyang Normal College,Luoyang 471022,China)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East Asia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and have become a thick wall between Japan and her neighbors—Russia,Korea and China.This is because Japanese politicians haven neither had a deep retrospection on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aggressive wars in the history nor a correct historical viewpoint.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as strengthened the teaching about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relevant courses, in order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erritorial disputes,and enhance their determination to defence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Teaching of history in colleges;Territorial disputes;East Asia
G642
:A
:1008-2395(2013)04-0103-04
2013-04-05
陈巍(1973-),男,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东北亚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