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2013-03-22张琦伟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全域城市化

张琦伟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大连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张琦伟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全域城市化是大连“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大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在认真分析全域城市化对人才需求特点的同时,积极探索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确立符合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环境支持。

全域城市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大连在振兴发展进程中,为突破资源、空间制约,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真正成为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调结构、扩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大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经济发展,人才先行。适应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需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坐落在大连所有高校的共同责任。

一、大连全域城市化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由于发展条件、动力机制和城市定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1],但对人才的要求构成了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区域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具有对专业化人力资本“拉力”和“推力”效应,并在其共同作用下使区域内的一般专业化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为人力资本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与创新的平台,有助于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另外,区域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对于专业人才而言,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因而会带来人才的大量集聚。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既为坐落在大连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大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因此,认真分析大连全域城市化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把握人才需求的脉搏,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提。

(一)人才需求规模大,类型多样

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拓展空间、优化布局:组团式、链条式发展”。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在进一步发展、优化大连现有老城区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西进北拓,在现有基础和资源特点上,优化大连全域城市化布局,形成覆盖造船、石化、轴承、新材料、重大装备制造、物流、商业、家具制造、滨海旅游,建设临港产业、食品生产、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光伏)等组团(产业集群),并建设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新兴城市。产业集群以及新兴城市的建设,将会形成大量的、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多种行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由于各种产业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的依赖不同,需求的人才支持类型也多种多样,如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级技术性人才的支持。这些人才通常包括:经营型人才、决策型人才、生产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此外,针对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人才大规模、多层次发展的特点,也要“综合考虑各种战略因素的影响,对组织规模人才优化目标进行预测”[2],提高人才的适用度和整体水平。

(二)人才需求层次多样化

大连全域城市化组团式(产业集群)、链条式的发展思路,将迎来大连全域范围内发展建设的新高潮,形成全域产业集群的优化布局,一方面在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高度关联的相互衔接、配套的生产链。在这个生产体系中既要有资金密集型企业、又要有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对人才需求层次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大连全域内的各产业集群间也存在着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使人才需求层次更加多样化。

(三)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

大连全域城市化将在大连全域范围内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区,这些产业集群区由众多大中型企业聚集而成,对人才需求旺盛。在近年来,从企业招聘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大学生招聘中,不仅仅要求专业对口,而且要一专多能,既要懂技术、会管理,还要在外语、中文写作、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外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种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四)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

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今社会多元的利益价值面前具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即具有积极向上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善良的愿望、积极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发现问题、整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品格和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大学生有着健康的心理、健全的品格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

大连全域城市化为大连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连高校要面对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这既是大连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大连高校的历史重任。

二、推进大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大连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大连高校承担着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提供优秀、合格的高级人才的重任。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国内外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一)确立符合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

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最终成果及创业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依据,也是评价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依据,是指导高校确定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方法、整合创业教育资源的纲领。大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大连市政府提出的“大连全域城市化”这个目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并在条件及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把握机会,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基础上,形成较高的、稳定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并有着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使他们不仅能够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及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后备军,而且也使每个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

创业教育是对传统就业教育的扬弃,它突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内容的增加与更新、教育方法、手段的改变与革新,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位了高校教育功能。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将会给高校带来全局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高校教育教学领域里一种更高的价值追求,必将促进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发生良性变化。

首先,要转变高校传统教学理念,增强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是高校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高校的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理念的突破与更新为先导。对于为大连全域化城市建设提供高级人才支撑的大连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研究,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为宗旨。同样“创业的性质决定着创业教育有效性依赖于学校与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3],为高校学生提供有力创业平台。

其次,要转变高校传统就业观念,强化高校师生的创业意识。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为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上形成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无疑,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就业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保证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但这种被动的就业观念,一方面促使高校教师强化就业教育,淡化创业教育,另一方面也使许多学生在学校期间忽视了创业教育,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创业所需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因此,转变高校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断加强高校师生的创业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桥梁。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复合的有机系统,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

1.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任何人类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同样,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也需要创业理论的指导。构建创业教育理论体系,首先要加强创业精神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以指导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创业,并自觉地产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理论的研究,明确创业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何种能力与素质。再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理论的研究,重点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最后,要加强大学生创业知识迁移理论研究,重点是培养大学生将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创业理论,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2.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是高校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素质以及创业能力而设计与规划的高校教育教学系统。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大学生创业目标体系大致可分为整体共性目标和个体个性目标两个层次。整体共性目标是高校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备创新、创造、创业(三创)精神和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个体个性目标是要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正视大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使个性发展成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源泉。

其次,要建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4],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淘汰陈旧落后的传统专业,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改革教学内容,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相互整合,全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第二课堂等)和实践课程。通过课程综合化,扩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重要指标,设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与坏。因此,培养和造就符合创业教育需要的,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提。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特征对创业教师素质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具有:以生为本、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持续探究的学习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与创业能力等。在目前高校创业教师尚不完全具备创业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情况下,一要加强对高校创业教师的培训,可通过教师在职培训、专项进修、学历教育及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创业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素质。二要坚持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既有一定理论,又有深厚的创业实践经验,热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校外人士担任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多元化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既具有较高素质与能力,又愿意从事创业教育的青年教师到高校的实践基地、产业孵化园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积累市场运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切实打造一批既具有深厚创业教育理论功底,又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五)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环境支持

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首先要通过加强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宣传创业对于国家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成功创业的典型,传授创业的经验,举办生动活泼的创业教育活动等营造深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除了要在舆论宣传、资金投入、政策制定、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服务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环境支持。

[1]孙文久,李华香.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1).

[2]王玉梅,田也壮,苑吉洋.人才规模优化的多目标组合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22).

[3]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4]杨幽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模式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6).

Study on Undergraduates'Venture Education in a Context of Global Urbanization in Dalian

ZHANG Qi-wei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Global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Dalian's urban development during the“12th Five-Year Plan”period,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mand of global urbanization for talent and probes into efective measures for venture education to undergraduates:to set objectives for the program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s global urbanization;to renew traditional concepts with new ideas of venture education;to establish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talent;to step up eforts in faculty trai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aculty team for the program;to create a good ventur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o provide support for under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Global urbanization;Undergraduates;Venture education;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talent

G40

:A

:1008-2395(2013)04-0107-04

2013-05-09

张琦伟(1968-),男,大连大学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研究。

基金课题: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SZ201156)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全域城市化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