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013-03-22张秀红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术腐败学报学术

张秀红

(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029)

高校学报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张秀红

(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029)

高校是学术研究的主阵地,也是学术失范的重灾区。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学界的共同呼声。治理学术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才能标本兼治。而作为把高校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的重要媒介,高校学报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遏制学术腐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学报应守土有责,从我做起,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编辑出版行为,勇于承担遏制学术不端的责任,大张旗鼓地倡导学术诚信。

高校学报;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腐败的遏制;根本途径

一、高校学术腐败的现状

在科研工作中,广大高校教师能够恪守学术道德,他们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在投身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工作的同时,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中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丰硕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充分说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主流是好的,广大高校教师敢于担当的使命感、责任心,以及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奉献的可贵品质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和信任。但是,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不断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不仅在学术论文的撰写、审稿、刊发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而且在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科研基金和科研奖项评审等程序和标准明确的十分严肃的重要工作中也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弄假造假的现象。据统计,单是媒体上公开揭露的抄袭剽窃丑闻,就牵涉到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0几所国内著名高校,目前尚未揭露或今后仍有可能继续发生的抄袭剽窃行为令人担忧。在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和资质认定过程中的弄假造假现象也令人瞠目。原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李连生的“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曾被科技部评为2005年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因其存在造假弄假行为,该奖项被科技部撤销;而且在2004年,李连生获得的另一个重大奖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也存在造假嫌疑。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夏纪梅,在申报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本科)时,也存在严重造假行为,社会舆论对其行为给以严厉谴责,并认定其行为本质上属于“学术欺诈”范畴。北京化工大学的陆骏在求职应聘及申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的过程中,由于盗用他人学术文章,伪造经历,后来被该校解除聘用合同。由此可见,学术腐败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

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直接影响和决定高校的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而高校的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又决定和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根本靠的是高校高质量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而科学研究工作又是其重中之重。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工作是具有原创性理论和科技成果产出的工作,是高校最具价值的工作。只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带动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对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高等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其师资对学术道德的坚守。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到学术道德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否在高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等学校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最高层次,其最具价值的核心道德——学术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方向标作用。高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神圣殿堂,不容玷污。党的十八大高屋建瓴,科学规划了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把宏伟蓝图化作美好现实,只能靠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来实现,别无他途。而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动力源泉来自高校高质量的科研工作,高尚的学术道德是高质量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道德建设是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正是认识到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2012年10月26日,湖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首场报告会在国防科技大学如期举行,主题是“学术腐败是中华崛起的大敌”。袁隆平、金展鹏、于起峰三位院士登台演讲,并结合亲身经历宣扬科研诚信,强烈呼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他们认为学术道德建设不是泛泛的一般道德建设,而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民族兴亡的重大道德建设,必须抓紧抓实。

三、学术腐败对高校学报的负面影响及高校学报的作为

高校学报是学术理论之报,学术性是其区别于一般性理论刊物的显著特点。它承担着规划未来,组织创新,鉴别、选择、加工学术研究成果的重任,发挥着传播知识、积累文化、培养人才、促进教改、繁荣学术、推动学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高校学报是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是学术成果半成品转化成成品的媒介。正是由于这种媒介职能,也使得高校的种种学术腐败现象必然对其产生深重影响,而且随着高校学术腐败的不断滋生和蔓延,这种影响会愈演愈烈,甚至无孔不入。来自各种途径的关系稿、人情稿,以及学术不端稿件,一齐涌向学报,使高校学报大有避之不及之势。近年来,一些学报对学术质量虽常抓不懈,却愈抓愈低,重复率居高不下,就是这种不良影响的鲜明例证;有些学报甚至成了学术泛滥的重灾区。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对高校学报的不良影响学界有目共睹。一些有识之士不禁发出强烈呼吁:学术刊物应守土有责,从我做起,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编辑出版行为,勇于承担遏制学术不端的责任,大张旗鼓地倡导学术诚信[1]。作为高校的学术窗口——高校学报一方面深受学术腐败的侵蚀,同时,作为把高校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的重要媒介,它在强化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遏制学术腐败中又大有作为,发挥着特殊作用。这种特殊作用突出表现在其主体——高校学报编辑的两个角色职能上。

一是筛选者的职能。高校学报每天都面临大量的来稿,这些稿件良莠不齐,甚至鱼龙混杂,如何从众多的来稿中沙里选金、优中选优,这需要学报编辑根据学报的宗旨、风格、特色进行取舍,选择那些符合学报的宗旨和编辑方针、契合学报的个性和风格、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语言流畅的质量上乘的文稿,而对于那些远离宗旨或不能体现学报特色的质量平平的文稿则予以淘汰,尤其是对于那些来源于非正常渠道的低劣稿件,以及存在不端行为的稿件,绝不能手软放行、听之任之,使其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而是要及时实施堵截,把它遏制于摇篮之内。学报编辑对文稿的这种筛选功能体现的正是其把关作用。只有充分行使审稿人和编辑的把关权力,高校学报才能有效遏制学术腐败,发挥其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评判者的职能。学报的任务是发表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所谓学术成果新,指的是成果的观点新、见解新,或成果所运用的材料新,或所采用的方法新,或所建立的模型新,等等。即便不是全新的,也必须是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具有独到之处,否则就根本没有发表的价值。而学报所刊载的论文是否是学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取决于学报编辑选择的成果是否新。学报编辑对学术理论新成果的选择,需要其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评判能力,能够评判出文稿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有新意。对于那些毫无新意的、炒冷饭的,或者是对别人成果的“妙笔抄袭”的文稿,要坚决予以否定,并扫地出门,唯有如此,学报编辑才能担当起评判者的使命,进而发扬学术诚信,遏制学术腐败。

四、发挥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作用的根本途径

学术领域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同样,要发挥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必须首先从思想文化建设入手,加强学报编辑队伍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因为,思想问题是解决一切的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建立并实施完善的、科学的审稿制度,把学报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

(一)加强学报编辑队伍的思想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更为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思想实质和精神内涵,关键是要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编辑实际工作的观念、能力和措施。这些观念、能力和措施的集中体现就是学报编辑必须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公道正派的价值取向,这是由高校学报的使命和编辑职责所决定的。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所谓学术是一种以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身事业,“大学的国家责任和人类发展使命要求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天职的大学,不仅不能满足于现在,更不能简单复制过去。否则,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要停滞”[2]。这就要求作为承载和展示高校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者,必须清醒、坚定、率先地认识到,自身的工作价值在于引领求真、探索和创新。求真、探索和创新是编辑必备的内在品质,这种内在品质是根治学术道德滑坡的利剑和法宝。学术编辑应当志存高远,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深刻理解学术道德对高校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影响,进而认识到高校知识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报编辑如果能认识到求真、探索、创新如此重要,就不会降低学术标准,迎合投机低俗之风,败坏社会风气,使大量低俗作品不断见诸报端和刊物,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只有加强编辑队伍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使编辑认识到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都是处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后续阶段,独资企业的引进带来了资源约束的趋紧乃至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靠自主原始创新,靠求真、探索、创新的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只有加强编辑队伍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使编辑深刻了解和认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知识科技创新能力距发达国家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抢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大力发展太空、海洋、文化等新兴战略产业,增加这些产业的科技含量。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努力,但基础在理论创新。这也要求高校编辑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强化阵地意识,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诚信,遏制学术腐败,积极投身到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来。人的思想是统领一切的灵魂,学报编辑要自觉追求求真、探索、创新的学术原则,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正如鲁迅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3]

(二)提高学报编辑的业务能力。学术研究过程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学术劳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学术劳动的这种特征是由其特殊的认知性质决定的。学术研究虽然也要运用已有知识,但它更要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批判,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学术研究。学报编辑要有效识别学术研究成果,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不仅要精通编辑学理论知识和编辑业务,还应成为某个或几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甄别和筛选出有独特见解和观点,包含作者艰辛为之付出的知识创新成果,并争取将其公开发表,惠及其他学者,促进知识和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为此,学报编辑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征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重点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沿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和作品,并争取其公开发表,自觉抵制低俗作品,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甄别稿件。“在网络时代,新技术使学术造假变得更为方便和容易,造假手段也不断花样翻新,甄别和鉴定难度不断加大,‘造假造得非常真'。”[4]这就对学报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编辑善于使用电子数据库,在学术文章发表前查处其是否存在抄袭、剽窃行为。对于有抄袭、剽窃行为或嫌疑的学术文章坚决予以否定,不能给予发表。而且要将其作者列入黑名单,使其充分认识到其行为可耻可恨,要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目前已经推出的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重要报纸库、维普资讯网都是比较科学的电子数据库。学报编辑可以借助这些电子资源,杜绝有抄袭剽窃行为的学术文章公开发表。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要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的甄别工具外,良好的业务能力,是编辑有效践行学术道德,把好学术作品质量关的重要保证,是编辑从众多作品中去伪存真、慧眼识珠,甄别和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发挥其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三)加强审稿制度和机制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为我们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学报要有效发挥其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应有的作用,首先必须建立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因为审稿是高校学报工作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决定稿件的命运,而且直接决定学术刊物的学术质量和水平。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要投入充足的财力和人力,确保审稿专家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以便科学鉴定稿件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对稿件的处理和使用给出明确具体的意见。匿名专家审稿制,可以杜绝人情因素和行政权力的干扰,把没有学术价值的稿件拒之门外,是保证高校学报倡导学术诚信、防范学术腐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编辑电子数据库甄别鉴定制度,以杜绝刊发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通过以上双重环节,严把稿件质量关。作为学报的领导者,要勇于善于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对审稿制度落实情况的科学激励机制,切实实现对审稿权力的有效监督。对审稿制度也要建立评价标准和机制,把学报刊发学术论文的转摘率、引用率、作者群的学历职称层次、所发论文是否属于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合这些评价标准,每年年终专门聘请学术专家和高校教师代表,对学报的质量提出评价建议和意见,在对学报整体的学术质量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给出是提高还是降低的客观评价,以激发学报编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切实把好审稿、编稿质量关,确保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1]肖第郁.学术诚信与理论刊物的职责——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9年年会综述[J].教育科学,2010(1).

[2]眭衣凡.关于“理想大学”与大学理想主义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2(10).

[3]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二论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03-20(1).

[4]王咏梅.学术期刊编辑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机电兵船档案,2012(5).

Role of University Journa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thics

ZHANG Xiu-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University is a major posi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but,to some extent,it is also a stricken area of academic corruption.Strengthening academic morality is a common wish of the academia.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combat academic corruption,so,when we initiate a comprehensive campaign against it,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both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solutions.A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universities to spread the academic fndings to society,university journal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academic ethics and tackling academic corruption.University journals should,start from themselves,take their responsibility,standardize academic editing and publishing,bravely fght against academic corruption and strongly advocate academic integrity.

University journals;Academic ethics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Combat academic corruption;Fundamental approaches

G231

:A

:1008-2395(2013)04-0132-04

2013-04-19

张秀红(1966-),女,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腐败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预防和治理:高校学术腐败问题探究
治理学术腐败需建立独立监督调查机构
学术腐败国内相关研究述评(1997~2016)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