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2013-03-10廖萍

当代医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布比麻药罗哌

廖萍

耐乐品(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阻滞麻醉及镇痛[1]。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少,术后头痛少,患者感觉舒适等优点[2]。本研究通过观察CSEA下罗哌卡因与目前常用的布比卡因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为筛选更为理想的局麻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育龄妇女70例,年龄19~36岁,体重40~100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体重<40 kg或>100 kg者、术前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统、肝肾系统疾病及对局麻药过敏或有其它不良反应的患者排除研究之外。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种药物均采用重比重配方:1.0%罗哌卡因 1 mL(10 mg)+10%葡萄糖 2 mL;0.75%布比卡因1 mL(7.5 mg)+10%葡萄糖2 mL。患者麻醉前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合度及建立静脉通道,30 min内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5 mL/min。取左侧卧位,头侧抬高30°,选L3~4为穿刺点。回抽有脑脊液流出后2 min内注射完药物3 mL,退出腰穿针,向头侧方向置硬膜外导管2~3 cm后退出穿刺针,置患者于平卧位测试麻醉平面。麻醉开始后应每分钟测1次血压,手术过程中每5 min测1次血压,若收缩压<90mmHg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 mg。若心率<60 次/min,静注阿托品 0.25~0.5 mg。

1.3 观察指标 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情况和观察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药后5 min内每分钟测1次,以后5 min测1次至手术开始。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下肢发麻,发热等感觉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抬下肢自觉沉重,感觉无力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的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伤口开始疼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自主支配运动完全恢复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比较 罗哌卡因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布比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的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布比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最大阻滞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比较(s,)

注:a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项目 罗哌卡因组 布比卡因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53.4±32.7a 42.7±27.3运动阻滞起效时间 168.0±86.9a 143.5±69.4最大阻滞时间 53.4±32.7 50.8±29.1最大运动阻滞时间 13.6±3.5a 7.3±2.4感觉恢复时间 3.24±0.51a 4.50±0.64运动恢复时间 1.96±0.47a 2.62±0.53

2.2 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CSEA是一种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它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全、肌松良好,平面可控性强,局麻药用量少,生命体征平稳,并且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同时可以术后镇痛等优点[3]。CSEA在作用时间和阻滞范围均较单纯运用腰麻或硬膜外阻滞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用于髋关节、会阴部及下肢手术[4]。本研究中7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效果满意,其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这提示CSEA可作为剖宫产术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布比卡因是广泛使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由于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强,当心肌受抑制时难以逆转,临床上不时有局麻药中毒致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因而人们在不断探索局麻药的心脏毒性机制,并致力于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局麻药[5]。罗哌卡因是由瑞典阿斯特拉疼痛控制中心研制开发,具有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与布比卡因同源,互为同分异构体局麻药,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于布比卡因,可能与抑制钠离子通道而降低心肌的兴奋性与传导有关[6]。罗哌卡因在离体动物研究中显示出高度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特性,高浓度下也可产生深度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低浓度时,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7]。由于罗哌卡因相对布比卡因脂溶性较低,本研究采罗哌卡因药量大于布比卡因的给药方式,发现罗哌卡因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晚于布比卡因,使腰麻后运动神经阻滞较轻,让阻滞平面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使静脉血回流以减轻心输出量的影响;而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早于布比卡因,更有利于术后下床活动和康复。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在CSEA下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与布比卡因相比有明显的运动阻滞弱和运动恢复提前等优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All-Atabakhsh A,Rosenberg MB.Ropivacaine: the next dental local anesthetic?[J].J Mass Dent Soc,2012,61(1):14-16.

[2]葛志军,戴体俊,曾因明.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2):103-105.

[3]Bansal S,Solanki SL,Jain N,et al.Pneumothorax complicating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in a chronic smoker with open femur fracture[J].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2011,27(3):403-405.

[4]Somri M,Coran AG,Mattar I,et al.The postoperative occurrence of cardio-respiratory adverse events in small infants undergo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J].Pediatr Surg Int,2011,27(11):1173-1178.

[5]Anantanarayanan P,Raja DK,Kumar JN,et al.Catheter-based donor site analgesia after rib grafting: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3,71(1):29-34.

[6]Ozkiri M,Kapusuz Z,Saydam L.Comparison of ropivacaine,bupivacaine and lidoca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tonsillectomy pain[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2,76(12):1831-1834.

[7]Kim SH,Yoon KB,Yoon DM,et al.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Ropivacaine and Fentanyl:Experience with 2,276 Surgical Patients[J].Korean J Pain,2013,26(1):39-45.

猜你喜欢

布比麻药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脱单
麻药
碳酸布比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的麻醉作用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