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关联分析

2013-03-10黄进瑜

当代医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侧脑室低密度白质

黄进瑜

脑白质疏松症(LA)原是放射学术语,用于描述皮质下区脑白质在MRI或CT上的表现[1]。有研究表明,脑白质疏松症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升高。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记忆、语言、视觉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2]。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认知域有一个或多个方面受累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现就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白质疏松的CT或MRT表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4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MMSE,即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进行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MMSE评分情况。评分情况如下:正常(27~30分),认知功能障碍(小于27分),其中重度在0~9分之间,中度在10~20分之间,轻度在21~26分之间。

1.2.2 根据Aharon-Ptretz标准对脑白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级:CT未见低密度区域为0级;侧脑室前角或后角可见低密度区为1级;侧脑室前角和后角都可见低密度区为2级;沿侧脑室周围可见连续的低密度区为3级;侧脑室周围及放射冠可见低密度区为4级[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无认知障碍10例,轻度认知障碍16例,中度认知障碍10例,重度认知障碍4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75.0%,MMSE评分为(21.52±7.58)分;对照组无认知障碍31例,轻度认知障碍4例,中度认知障碍3例,重度认知障碍2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 22.5%,MMSE评分为(26.45±5.33)。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MMSE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损害的早期标志通常认为是认知功能衰退,这主要是由脑白质疏松症引起的。影像学检查脑白质疏松症通常情况下采用MRI和CT[4]。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脑白质疏松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面无表情、呆滞,各项身体机能大幅度降低,例如记忆力、反应能力降低,与人交流存在一定困难,无法流利说话,视觉上也会产生错觉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不良的情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LA患者要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交流,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提高,参与有利于大脑活力释放的智力运动,积极用脑,维持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活力,延缓脑细胞的衰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多与大自然接触,呼吸新鲜空气,倾听鸟语,卧闻花香,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吃富含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大豆、海鲜、水果等,不仅可增强记忆力,还可增强大脑活力。因此,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

[1]岳阳,姜树军,刘平,等.不同分级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6):437-439.

[2]段立晖,何月,彭巧玲,等.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1):1162-1164.

[3]张敏,雷欣,侯庆更,等.脑白质疏松症伴认知功能障碍4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447.

[4]区树阳,陈月宁.化痰通窍汤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0例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1,18(17):159-160.

猜你喜欢

侧脑室低密度白质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