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的英语与汉语的爱情隐喻

2013-03-05廖意红刘哲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汉认知差异

廖意红 刘哲

【摘要】爱情是我们情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爱情的概念较为抽象,故我们在表达爱情时常常会采用隐喻的方法来表达。本文以英语与汉语中的爱情隐喻为研究对象,在简要概述英汉中的爱情隐喻基础上,侧重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并进一步阐述产生异同之处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关键词】认知;英汉;爱情隐喻;差异

引言:

爱情作为最久远、最神秘的情感之一,其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在英语、汉语,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中,爱情的概念及内涵均十分丰富的,经常会用到的表达方法和象征意义就不胜枚举,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概念内涵大多是以隐喻又或转喻的方式构建而成。隐喻因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而不同。当两种语言,为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因其所利用的始源域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隐喻表达。隐喻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认知语境。虽然人类享有一些共有的普遍知识,但在他们认识同一事物时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及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从而产生不同的隐喻概念,在认识事物时会选择不同的隐喻概念对其进行描述。本文从认知角度结合英汉语言中的爱情隐喻实例,就造成英汉爱情隐喻的差异性的原因展开探讨。

一、认知视角下英语与汉语爱情隐喻的差异

在认知视角下,隐喻并不是怪异的语言,而是我们语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将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一种十分有利的认知工具。而隐喻的本质则是运用对于一种事情或经验来进一步理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喻普遍存在,不仅包含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而且表现在语言中。”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认知体验,情感这个话题一直是语言的重点研究课题。而爱情作为情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更受到语言的青睐,隐喻作为一种极富内涵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对爱情有更深入的理解。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对爱情这个话题而言都有着丰富的隐喻概念,但由于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爱情的隐喻也各具特色。下面先介绍一下汉语中关于爱情的隐喻。

(一)汉语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1.爱情是不可分离的

(1)根据我国的传统哲学,爱情在我国讲求的是一种对立统一前提下的和谐。古代对爱情描述的词句有“鸳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并蒂莲花,双飞燕”等,这些都印证了传统哲学的理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思维模式。在传统哲学中,人是宇宙的中心,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来体验外在的世界,喜欢把人自然化或把自然人化,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的是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对我国的传统婚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谈到爱情会使人们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如前面讲到的双飞燕、连理枝等就是典型的例证。

(2)龙凤呈祥及鸾凤和鸣也是表示爱情的成语。

我们知道,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各民族所崇拜的图腾,鸾指的是我国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也称凤凰,它可以给普天之下的人民带来吉祥。龙(或鸾)和凤一雄一雌,在中国代表夫妻。这两个成语表示的是夫妻和和美美、婚姻幸福。

(3)琴瑟和鸣是另一个表示爱情的成语。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喜欢欣赏音乐,琴和瑟是我国古代的两种乐器,如果两者同时演奏的话可以形成优美的旋律,令人心醉神迷。在这里其寓意为夫妻两人的感情比较和睦。还有一句话也是形容爱情的真切的,即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误。结发在我国古代指的是结婚仪式,两人在婚礼上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并绾在一起,表示从此两人同心和婚姻长久。

2.爱情隐喻常与农业产品有关

(1)爱情是丝线。指的是对方用情思缠住了我的心,从此我与他形影不离,白头偕老。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藕断丝连。

(2)爱情是梭。梭指的是一种纺织工具,爱情是梭表示爱情的丝通过梭而编织成美好的图景。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男耕女织的场景是农民生活状态的典型。中国还十分重视对形象思维的培养,以达到形象反映客观事物的目的,同时中国的文字也更接近象形文字,比方说梭、桑和蚕丝等等。所以当人们对感情进行抽象的表达时往往会联系到这些事物。

3.爱情隐喻与佛教有关

(1)中国的爱情讲究缘分,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缘分一词来源于佛教,按照释迦牟尼的看法,宇宙中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因和缘。比方说,橘子是因,橘子种在土壤中,经过阳光和雨露等这些外在的缘的关照,就会成为结在树上的橘子,即果,这就是佛教中因和缘的由来。后来人们用姻缘来表示有缘的两个人注定在一起结成夫妻并相守一生。

(2)爱情也指佛教中的“禅”,它是不能说的,因为一说就会犯错。

在佛教中,禅宗所主张的是一种顿悟,认为只有心净自悟才可能有一天顿悟成佛。禅讲求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目的是排除语言对于思维的束缚。也就是说,爱情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需要相爱的双方亲身体会。

(二)英语有关爱情的特色表达

1.爱情是统一体,是两个互补的部分

英语中对爱情的理解主要源自圣经中亚当和夏娃之间的故事,“Weweremadeforeachother,Weareone,Sheismybetterhalf,Theirsisaperfectmatch,Wefunctionasaunit.”其大致意思为“我们是天生的一对,我们是一体的,她是我的另一半,他们是天生的一对,我们是统一的”。这句话是理解英语国家爱情观的典型代表,指的是两人间的互补并融为一体。在圣经中有这么一段关于男人制造自己配偶的描述:耶和华在亚当睡着的时候从他的身体中取下了一根肋骨,然后将这根肋骨变成了一名女人,并把她带到亚当的面前。亚当说“她是我的肋骨,也是我的肉,我可以把她当成是一个女人,因为她是从我身上取下来的”。所以人长大后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与之结为夫妻并成为一体。作为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基督教教义,圣经对人们的影响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情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2.爱情是母亲

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属于一种较为开放的海洋型环境,所以其航海及工商业等都比较的发达。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人就注重研究地理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西方人比较外向,重视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将爱情比喻成母亲正体现了这一点。在西方人的思维中,习惯于将母亲的生产性质与爱情相关联,因此,将爱情比喻为母亲说明爱情也是可以产生爱的,一方的付出终会获得另一方的回报,即爱。母亲生产为普天统一的真理,但在汉语语言中不常将母亲作为爱情的喻体。

3.爱情是商品

西方国家进入商品经济的时间较早,且目前已进入了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工业社会。由于当时中西方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对于爱情的认知也有所不同。在西方侧重于倡导的是一种个人主义,寻求的是个人的解放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西方人们常常把爱情比作货币或者是商品,比方说“Loveiscommodity'就有这样的隐喻。此处并非将爱情等同于货币、商品等,而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知及思维方式,将商品、货币等作为爱情的喻体,以表现爱情价值观。

二、英语与汉语爱情隐喻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英汉中对于爱情的隐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建立在人体和物质经验的基础上,就人体和物质经验而言,他们是无法独立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作为隐喻概念体系形成的土壤存在着差异,所以隐喻的概念体系也会存在不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是英汉国家爱情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渊源的差异

渊源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西方,现代工业主义、古希腊文化及犹太教是其文化的三个主要来源。现代工业主义影响的是西方的权力观;古希腊文化对西方的世界观、数学、文学和艺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犹太教主要影响西方的伦理道德和信仰。比方说代表秘密和沉默的"undertherose”就来源于古希腊文化。英语国家通常把婚姻当做一种契约,该隐喻的来源就是古罗马中对个人价值的倡导,即以个人为根本。大部分英语国家的人民信奉的基督教,所以受圣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他们将爱情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即男人和女人两者结为一体。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受到道教和儒教的影响。按照道教思想中的“阴阳说”,爱情的隐喻概念应该用“爱情是水,爱情是月”来表示,比翼双飞、双栖偶居等用小动物来隐喻的爱情也是源自道教的阴阳说的,指的是世间之物有阴阳之分,女为阴,男为阳,阴阳之间是互相依存的,所以男女之间也是如此。所以中国自古至今的婚礼祝贺中都采用偶数来表示。把婚姻看成是一种缘分表达了道教将爱情看成是前生注定的观念。

(二)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可以表现爱情观的不同,比方说中国有句话叫“爱情是吃醋”,在英语国家里这种说法是没有的。中国将贫穷夫妻表示为“糟糠之妻”,在英语国家中则采用“bread-and-cheesemarriage'的说法,这也表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三)生产方式的差异

生产方式指的是人们谋求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方式。西方和中国的生产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西方,由于人们和海的接触比较多,所以经常用水、船和海等词来隐喻爱情。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农业生产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对农具的接触就比较多,因而有这么一种隐喻“爱情是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国家也有农业,但和中国的侧重点不同,其牧业比较丰富,所以会用sheep,goat等隐喻爱情,而中国就没有。英语中还喜欢将爱情隐喻为商品,这与其现代工业社会的性质分不开。

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活在汉语中经常被用来隐喻爱情。我国是一个农业国,人们重农抑商,对农业有着特别的偏爱,人们非常热爱农业劳动所产生的产品,如蚕丝。汉语中人们喜欢用植物,也就是农产品隐喻爱情。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比较落后,所以将注意力集中到食物上。中国人还非常讲究吃,甚至将吃看成是一种文化,所以就有了“爱情是食物”的隐喻。而西方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人民比较富有,所以喜欢用货币、商品及一些比较昂贵的东西来比喻爱情,并且认为要获得爱情就要拥有金钱,当然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从上面的论述和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中对爱情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的语言环境就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该文化背景是隐喻概念的来源。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隐喻概念体系同社会中的文化和基本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三、结语

总之,文章重点概述了英语与汉语当中的爱情隐喻,并就造成二者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这里,我们不仅将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更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国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隐喻产生的语言环境,更为爱情隐喻的形成提供了源泉。英汉语言之中,相似点在于其所表达的爱情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而不同点则是源于文化个性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我们汉语中的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研究爱情隐喻时,不仅要对各自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更应注重从认知视角入手,结合其所依存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认知。

参考文献

[1]刘莉.从隐喻产生角度分析英语对话中的爱情隐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尹化玲,郑志进.认知角度下中英“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5:54-56+43.

[3]周玉亮.《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隐喻认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177.

[4]袁雨斌,王婧.功能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爱情”隐喻对比[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5:83-85

[5]王倩.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爱情概念隐喻[D].山东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英汉认知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