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2013-03-02江楠楠沈先荣蒋定文陈伟
江楠楠,沈先荣,蒋定文,陈伟
工作应激是由工作或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引发的应激[1],是个体特性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出个体应对能力发生的紧张[2-4]。潜艇艇员的职业具有特殊性,需要在工作中应对各种应激,尤其在执行长航任务时,艇员所处的物理环境、工作特征、人际特征等因素都会引发工作应激。这种应激往往是长期、慢性、累加的,会直接影响艇员的身心健康[5]。因此,探讨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并在艇员执行长航任务时有针对性地对工作应激进行管理和干预,对保持艇员身心健康、促进其圆满完成任务具有特殊意义。对舰艇人员常态应激的研究表明,舰艇人员的应激由重到轻依次为:亲人及朋友的伤痛或死亡、实战、朋友及战友的意外、违纪、抢险救援、大规模演练、婚恋、人际关系、远航、立功受奖、常规训练[6]。本研究欲探讨潜艇艇员工作应激的特点以及工作应激与艇员健康的关系,旨在为维护潜艇艇员身心健康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海军某基地抽取参加集训的272名潜艇艇员。年龄18~38(24.8±4.3)岁,军龄1~20(6.3±4.1)年。
1.2 研究工具 采用4个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①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表彰奖励的次数、上班的实际工作时间、下班后的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因工作忙不能休假的天数、工作态度。②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3个评定子量表组成,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的测量,能较直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体健康状况。生理健康包括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心理健康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健康包括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总量表及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57、0.849、0.791、0.815;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98、0.857、0.847、0.815,效标效度为0.591、0.646、0.572、0.605[7]。③自制潜艇艇员工作应激源调查表:对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源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5个项目的调查问卷,让艇员选择对自己工作有影响的项目,并按照对工作影响的严重程度从大到小对项目进行排序,对工作影响最大的项目排为1,依次类推。④工作应激自评量表:量表共57个项目,可以得出总分及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工作兴趣3个因子分,并将其分为高、中、低应激3类。低应激:人际关系<46分、物理条件<44分、工作兴趣<17分、应激总分<111分;高应激:人际关系>62分、物理条件>58分、工作兴趣>23分、应激总分>141分;中应激:分数介于低应激与高应激分数之间。量表的信度为0.921,3个因子的信度分别为0.898、0.883、0.816[8]。
1.3 分析项目及具体分析方法
1.3.1 潜艇艇员一般健康状况分析 将潜艇艇员自测健康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分数及健康总分分别与地方常模进行比较。分析艇员10项一般情况(年龄、军龄、教育程度、本职岗位工作时间、表彰奖励次数、上班工作时间、下班工作时间、睡眠时间、不能休假的时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分数及健康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对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1.3.2 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分析 列出15条工作应激源,分别是与工作相关的危险、饮食问题、工作场所高温高湿噪音、缺少干净衣服、生病、与外界失去联系、缺乏执行任务的信息、缺乏家人支持、人际关系问题、任务决策参与少、工作单调枯燥、值更、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应对突发威胁。对272名潜艇艇员提及的各项应激源的频数计数,计算百分比(n/272)。让艇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工作应激源的影响程度排序,影响最大的应激源排1,依次类推。计算工作应激源影响程度的算术平均数(M=Σx/n)并排序(从小到大),即得出工作应激源对艇员影响的严重程度的顺序。分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健康总分与应激源的数量、工作应激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工作应激水平的分类标准,将艇员分为高、中、低3个应激水平组,分别为129、95和48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等级相关及积差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高、中、低应激组艇员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分数及健康总分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对组内存在显著差异的分数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潜艇艇员健康状况分析 将潜艇艇员的自测健康量表总分及各子量表分数与地方常模进行比较。表1结果表明,艇员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分数显著低于常模分,而社会健康分数显著高于常模分。但从健康总分上看,潜艇艇员分数与常模分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与常模相比,潜艇艇员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稍差。另外,对艇员的年龄、军龄等基本情况与其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分数进行相应的等级相关或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军龄、年龄、在本职岗位的工作时间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睡眠时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2)。2.2 工作应激与健康 工作应激源分析:对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源调查表进行分析,15条应激源被提及的频率及其百分比,以及工作应激源对艇员的影响程度见表3。
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对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与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表4)。应激源的数量、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和工作应激总分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此结果提示应激源的多少、人际关系和物理条件应激会影响艇员的心理健康,物理条件应激与生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物理调节应激会影响艇员的生理健康。而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工作兴趣和工作应激总分与社会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和工作兴趣应激都会影响艇员的社会健康。由表4可见,除工作兴趣外,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应激和应激源的数量都会对艇员的总体健康状况带来负面影响。
表1 潜艇艇员自测健康分数与常模的比较(±s)Tab. 1 Comparison between submariners' self-rated health score and the norm of reference score (±s)
表1 潜艇艇员自测健康分数与常模的比较(±s)Tab. 1 Comparison between submariners' self-rated health score and the norm of reference score (±s)
(1)P<0.05, (2)P<0.01 compared with Norm of male
Item Submariners(n=272)Norm for male(n=2923) u t P Physical health 79.72±7.78(1) 80.74±11.83 271 –2.172 0.031 Mental health 69.83±12.31(2)72.29±14.02 271 –3.299 0.001 Social health 77.43±9.80(2) 71.89±14.00 271 9.331 0.000 Total score 75.72±8.09 75.45±10.7l 271 0.560 0.580
表2 潜艇艇员个人基本情况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272)Tab.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ubmariners' personal files and their health status (n=272)
表3 应激源提及频数、百分比及其对艇员的影响程度(n=272)Tab. 3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of stressors referred by submariners and effects of work stressors on submariners (n=272)
表4 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健康的相关系数(r, n=272)Tab.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ubmariners' work stress and their health (r, n=272)
不同应激水平艇员的健康水平比较:分析发现,234名艇员中,40名(17.1%)艇员处于低工作应激,65%(27.8%)艇员处于正常工作应激,129名(55.1%)艇员处于高工作应激状态。对处于高、中、低工作应激状态的艇员进行心理健康分数以及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分数和健康总分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应激水平的艇员,其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3个组的健康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除了“社会健康”子量表的中等应激组和高应激组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健康总分和其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上,低应激组的分数都明显高于中等应激组,而中等应激组的分数又明显高于高应激组(P<0.01)。该结果表明,艇员产生的工作应激水平不同,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健康总体水平也不同,工作应激水平越高,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以及健康总体水平越差(表5)。
表5 不同应激水平的艇员健康平均分的比较Tab. 5 Comparison of average health scores among groups with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in submariners
3 讨 论
3.1 潜艇艇员的健康状况 由表1结果可见,潜艇艇员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分数比常模低,而社会健康分数比常模高。根据SRHMS的界定可知,与地方常模相比,艇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负向情绪较多,但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较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较多,社会支持较多。这些与艇员职业环境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潜艇艇员长期在密闭的局限空间中生活和工作,艇内高温、高湿、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条件,单调枯燥的重复性工作,值更制度,单一性别的社交环境等方面,对艇员身心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使艇员出现较多的身体和心理症状[9]。表2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艇员的年龄和军龄越高,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越长,睡眠时间越少,其心理和生理健康越差。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应关注潜艇艇员群体,尤其是年龄较大、服役时间较长、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得不到充足睡眠的艇员的身心健康状况。表彰奖励的次数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艇员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激励艇员,并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这有利于艇员的心理健康。潜艇艇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健康水平,这可能得益于艇员职业的特殊要求。艇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在长航期间,艇员要在狭小密闭的空间中进行集体工作和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呼吸共命运”,这种特殊的紧密联系会促使艇员之间有更多的互助行为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艇上生活、从事与艇员角色相关的活动。潜艇艇员更具有宜人性、责任感、外向等与职业环境相匹配的人格特质[10],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艇员之间有更多心理支持和互助行为。同时,来自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家人与朋友的支持,也促使艇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健康水平。
3.2 工作应激与艇员健康 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并不是引发潜艇艇员工作应激的应激源(表2、3、4),真正让艇员产生工作应激的因素为:生病、工作安全、物理环境、工作单调枯燥、缺少干净衣服、人际关系问题等(表3、4),这与之前对另一潜艇艇员群体进行的研究相似[11];艇员的生理健康主要与由物理条件引发的工作应激相联系;工作兴趣不会影响艇员的心理健康,但工作中需要应对的应激源数量多、人际关系差、物理条件差则与艇员的低心理健康水平相联系;不利的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对工作缺乏兴趣则与艇员的低社会健康水平相联系(表5)。总体上讲,艇员工作应激水平越高,身心健康状况越差,这与对军队护理人员的研究结论一致。后者的研究表明,工作应激程度越高,失眠、头昏头痛、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生理症状以及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症状越严重[12]。潜艇艇员的健康水平主要与应激源的数目、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应激相联系,与工作兴趣的关联不大(表5),提示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工作应激源的数量是影响艇员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这与对护理人员及科研人员的研究结论不同:护理人员的健康主要受工作兴趣和物理条件应激的影响[13],而科技人员的健康则主要受工作兴趣和人际关系应激的影响[14]。
上述结果表明,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来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应激源多,应激类型主要表现为物理条件和人际关系应激,且给艇员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提升艇员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尽可能改善艇员的工作环境,满足艇员基本的生理需求,如生病时的保障、提供足够多的干净衣服,同时还要让艇员科学掌握长航中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从认知上降低对工作安全性的担忧。此外还需特别关注艇员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支持,它对工作应激可起缓冲作用,尤其是来自同事和领导的支持,能帮助降低工作应激[15]。有无他人的支持影响着个体在工作场所的应激体验和应激反应[16],同事的支持可以增强信心,从而有效地应对应激。
[1] Xu J, Dong W, Yan J. Investigation of 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servicemen occupational stress scale[J].Med J Chin PLA, 2009, 34(2): 196-199.[徐佳, 董薇, 严进.《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信度及效度的第三方验证[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 37(12): 1155-1159.]
[2] Poss RR, Alnaier EM. Intervention on occupational stress[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 11.
[3] Yao YC, Yao W, Wang W,et al. Regulatory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in the interation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f health care workers[J]. J Zhengzhou Univ (Med Sci), 2013, 48(3): 387-391. [姚永成, 姚武, 王威, 等.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和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8(3): 387-391.]
[4] Li YX, Li HM.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n work stress[J]. J Henan Med Coll Staff Work, 2004, 16(1): 49-51.[李永鑫, 李慧民. 工作应激研究进展[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 16(1): 49-51.]
[5] Chen J, Zou T, Fu HH. Sense of security felt by the armed police with different service length and influential factors[J]. Med J Chin PLA, 2011, 36(2): 192-194.[陈静, 邹涛, 付胡海. 不同军龄武警士兵的安全感状况及影响因素[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 36(2): 192-194.]
[6] Chen ZJ, Liu G, Wu XB,et al. A early exploration of stress level
of navy personnel in usual condition[J]. Health Psychol J, 2003,11(4): 257-259. [陈志军, 刘刚, 武雪冰, 等. 舰艇人员常态应激水平的初探[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4): 257-259.]
[7] Wang XD, Wang XL, Ma H. Manual of mental healthrating scale(revised version)[M]. Beijing: Chin Ment Health J Press,1999. 35-40.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35-40.]
[8] Riceo PL. Stress and health[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0. 5-150. [Riceo PL. 压力与健康[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5-150.]
[9] Wu JY, Liu XH, Liu W, et al.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A multi-centered analysis[J]. Chin J Pract Intern Med, 2009, 29(3): 237-239.[吴嘉煖, 刘晓红, 刘巍, 等. 慢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多中心临床调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 29(3): 237-239.]
[10] Jiang NN, Ding NC, Ge SS,et 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and morale in the naval ship crew[J]. Chin J Naut Med Hyperb Med, 2009,16(3): 133-135. [江楠楠, 丁能超,葛萨萨, 等. 舰艇人员职业人格与战斗士气关系的研究[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9, 16(3): 133-135.]
[11] Jiang NN, Li XW, Yu H.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mariners' work stress and morale[J]. Psychol Sci, 2009, 32(6):1483-1485, 1400. [江楠楠, 李晓文, 余浩. 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士气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9, 32(6): 1483-1485, 1400.]
[12] Weng LY, Zhao B.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job stress and health status of m ilitary nurses[J]. Nurs J Chin PLA, 2009, 9(11): 7-8.[翁庐英, 赵璧.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应激状况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11): 7-8.]
[13] Zhao B. Researches on the job stress of the nurses and its effects on their health[D]. Fuzhou,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2009.1-56. [赵璧. 护理人员工作应激及其对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 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 2009. 1-56.]
[14] Fang X, Tian J. In fluening facto rs of job stress of the intellectual[J]. Mod Prev Med, 2005, 32(2): 121-123, 134. [方雄, 田俊. 科技人员工作应激的影响因素[J]. 现代预防医学,2005, 32(2): 121-123, 134.]
[15] Hersey JC, KIibanoff LS, Tayor PL. Promotion social support:the impact of California's “Friends Can Be Good Medicine”campaign[J]. Healtheduc Quar, 1984, 11(3): 293.
[16] Manning MR, Jackson CN, Fusilier MR. Occupational 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sts of health care[J]. Acad Manage J,1996, 39(3): 73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