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2013-02-20樊雅静吴氢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上海200233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重建术灌肠盆底

薛 颖,樊雅静,吴氢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上海 20023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等[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PF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等优点,是目前手术治疗中、重度盆底器官脱垂(POP)的较好选择[2]。笔者总结了我院妇产科对高龄PFD患者施行盆底重建手术的治疗及护理经验,以期提高高龄患者盆底重建术围术期的护理质量,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PFD患者中年龄>70岁以上的全部入组病例共71例,年龄70~84岁,平均(76.5±6.4)岁,其中80岁以上极高龄患者11例。患者术前诊断子宫脱垂Ⅱ期及以上者49例,子宫脱垂Ⅲ期及以上者22例,伴有阴道壁脱垂Ⅰ期7例,Ⅱ期35例,Ⅲ期17例。其中51例合并高血压病,22例合并糖尿病,37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脑梗死。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阴式手术,其中施行Prolif网片全盆底重建52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和/或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0例,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9例。

2 结果

所有71例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35± 2.17)d。围手术期间,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出现轻度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安全护理:超过70岁的患者由入院起就应进行Morse防跌倒的评分,分值大于15分者,责任护士应向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及做好病房内环境的介绍及安全措施,给予床旁悬挂防跌倒警示牌,并提前与家属进行解释及沟通。在某些特殊药物的使用时,如高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镇静药物应特别加强观察和夜间巡视1 h/次。保持病区内地面干燥、人行通道无障碍物,禁止穿拖鞋及易于打滑的鞋,晚上保持病室内地灯和厕所内的照明,卧床时使用床边护栏,常用的物品应放于患者容易取到的地方,防止坠床发生。

2.1.2 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沟通,精细解释疾病的相关原因,介绍相应的治疗过程和操作方法及治疗结果,协助患者消除精神紧张,必要时让同样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经验。

2.1.3 合并症护理:①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医嘱按时给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术前血压应控制在120~140/60~80 mm Hg(1 mm Hg=0.1333 kPa),测量血压2~3次/d。②合并后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手术之前要密切监测血糖,每天七段测量(三餐饭前30分钟及三餐后2小时和夜间9点),根据血糖改变,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手术当日晨,应停止任何降糖药物的使用,避免低血糖反应。③合并冠心病者:予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心脏超声,以评估患者术前心脏功能能否适应手术。④合并肺功能下降:入院后及时抽取血气标本,评估患者肺功能状态。氧分压低于6.6 kPa(50 mm Hg),给予2~4 L氧气低流量吸入,2次/d,1 h/次,并根据麻醉科医师会诊意见指导患者正确按时服药,以确保手术及术后安全。

2.1.4 阴道准备:术前3 d清洁阴道,用聚维酮碘棉球擦洗阴道,1次/d。部分患者因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长期摩擦出现红肿、溃疡、角化,需待溃疡治愈后方可进行手术。绝经期妇女可用雌激素软膏阴道上药2~3 d,以增加黏膜弹性、厚度和抗感染的能力[3]。并嘱患者着宽松内裤,减少摩擦,防止溃破。

2.1.5 肠道准备:术前1 d开始进软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考虑均为70岁以上患者,肛门括约肌较松弛,皂液清洁灌肠不能达到使其排尽肠道内粪便,而易于增加患者心理紧张及焦虑状态,遵医嘱改用甘油灌肠剂220 ml,分别于术前晚8时和术晨6时各灌肠1次。灌肠时可取床旁灌肠,注意保暖,需备好便器,操作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术前需禁食8 h,禁饮4 h。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24 h内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神态、呼吸、心律、血压、SpO2;强调体温的观察,术后3 d内会出现体温的轻度升高,为术后吸收热,但一般低于38.5℃。如体温超过38.5℃,提示可能存在术后感染。同时做好病情变化的观察记录。对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医嘱应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监测七段血糖的变化;补液时速度不可过快,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来判断调节补液速度。

2.2.2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①术后应注意观察阴道、会阴部及臀部穿刺口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出现青紫、肿胀、渗血等现象,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创面压迫)。②腿部、臀部或会阴部疼痛:疼痛度一般在II°左右,不需药物止痛,能自行缓解,不需特殊处理。

2.2.3 尿管的护理:行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48 h;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不超过24 h。每天行NaCl溶液会阴冲洗1次,达到清洁作用。拔除尿管后4 h内鼓励患者自解小便,防止尿潴留发生,观察排尿情况在术后较为重要。

2.2.4 体位和饮食的护理:术后取去枕平卧位,麻醉复苏后取平卧、侧卧位,禁止坐位、半坐卧位,以降低外阴阴道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患者下床活动后询问其双侧下肢(腓肠肌)疼痛情况,以及早诊断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盆底重建术取膀胱截石位,术中体位不利于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术后第1天如果没有禁忌,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但不宜久站、久坐。术后第1天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循序渐进,以易消化软食为主。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如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有困难,可遵医嘱使用肠道润滑剂,使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加。

2.3 出院指导:健康宣教:①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个人卫生,早晚清洗会阴部,每天更换内裤,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内裤选择柔软的、全棉的、不可紧身。②术后3个月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提重物、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半年内可增加晨间锻炼,增强体质,但仍需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及时治疗用力咳嗽、便秘等不适。③饮食:进食高Vit、粗纤维、低脂肪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情况,可采用灌肠剂起到缓解作用。④制定膀胱功能训练的计划,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膀胱的控制能力,指导方法是:缩肛运动,患者深吸气时肛门夹紧,保持3~5 s,缓慢放松之后,再继续做20~30次,此时为1组,每天做3~5组,以增加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功能,达到训练膀胱功能的目的。⑤门诊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来院随访检查盆底重建手术后会阴、阴道切口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来院随访盆底重建效果,及时发现处理植入物侵蚀、排异等并发症。

4 小结

通过对71例老年妇女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到了女性盆底重建术是目前治疗高龄妇女盆底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由于高龄老年患者机体各重要器官自身修复能力减弱、功能减退,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差,合并症又多。术前通过细心科学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对手术的影响,使患者顺利的进行手术。所以优质的科学的护理是配合医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1] 张晓薇,陈礼全.盆底支持结构与全盆腔重建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9(3):2429.

[2] 钱 虹,洪 莉,章 翔.Prolift全盆底修补术治疗阴道穹隆膨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0B):2675.

[3] 李雅静,纪彩卿.女性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术围术期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0,2(8):1011.

猜你喜欢

重建术灌肠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