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浅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3-02-20陈玉娟张丽娟曾运凤广东省南雄市中医院大外科广东南雄512400
陈玉娟,张丽娟,曾运凤(广东省南雄市中医院大外科,广东 南雄 512400)
患者出现窦道伤口多是由于自身的感染性伤口发展变化,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治愈难度。大部分的医生都会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例如对窦道进行搔刮、换药、切除以及做带蒂肌皮瓣转移手术,该治疗方法的主要不足之处就是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痛苦程度大、治疗效果不佳、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1]。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来进行浅表慢性窦道伤口的处理,在收治的51例患者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2月~2012年4月共收治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患者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29~64岁,平均(38±3.1)岁。患者经临床检验均确诊为浅表窦道伤口,深度2~14 cm,病程3个月~2年;其中19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形成窦道,外伤感染性窦道20例,体表脓肿窦道9例,糖尿病足窦道2例,压疮窦道1例;以上病例中窦道内有异物12例,感染窦道31例,未感染窦道8例;伤口双窦道2例;原有基础病8例(糖尿病4例,结核2例,下肢静脉曲张2例)所有病例在接受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之前都有外科换药治疗以及抗生素治疗史。患者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到一次性负压引流专用敷料、生物半透性薄膜、多聚乙稀醇明胶海绵以及可调式中心负压器。
1.2 治疗方法:对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患者的治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引起注意:①伤口彻底清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对坏死部位进行清除,将渗出的脓液、渗液处理掉,配比好30 ml/L的双氧水之后用注射器进行窦道的注射清洗,最后用普通生理盐水进行3遍冲洗;②依据患者创伤面的大小来裁剪合适面积的海绵,将药物引流管带有侧孔的端口插入到海绵体中,缓慢放入患者窦道,不可将引流管过于塞紧窦道以及窦道空腔,在空腔底部要有稍微空隙的保留,同时将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改良封闭式引流器;③根据患者的窦道实际闭合情况以及引流液的浓度来合适地在换药时把改良封闭负压的吸引管向外拔出1~2 cm,一般情况下对患者换药要依据2~3 d/次的频率施行;④患者伤口的封闭工作,出现伤口部位的周围皮肤需进行必要的清洁、擦干等处理,之后在VAC敷料表层进行生物半透薄膜的覆盖;⑤连接改良封闭式负压中心吸引,让患者接受24 h连续不间断的吸引处理,将负压保持在-120 mm Hg(1 mm Hg=0.1333 kPa)的范围内。
2 结果
本组的51例患者在接受合理的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后均得到良好的效果并康复出院。其中有42例窦道伤口患者在接受负压吸引的治疗后表现出窦道变浅的效果,治愈时间分布为7~20d,平均治愈时间为13.5 d。患者中有3例在进行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后创伤面得到清洁处理,同时新生肉芽有良好的生长状态,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行清创缝合手术,4例患者接受了皮瓣移植手术。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要正确使用设备: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能够实现保持引流畅通、维持患者窦道有效负压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患者中心负压引流器同患者吸引管之间的连接部分是否严密、是否有堵塞和漏气问题、插入患者窦道的引流管是否出现折叠和扭转状况,在发现问题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如果患者创伤面的敷料有明显的隆起出现,创伤面部分有潮湿状况或者出现部分液体的聚集,则是患者窦道引流管出现堵塞或者连接管有部分压折的表现,此时要立即解决问题。患者如果表现出小血块堵塞引流管,可以用10~20 ml的9 g/L生理盐水进行管道的冲洗,保证引流管管道内部的通畅,防止管道扭曲问题的发生[2]。
3.2 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巡视: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治疗中的安全巡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引流物质性状、流量的变化,在进行换药的过程中留意患者创伤面新生肉芽组织是否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笔者所在科室利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进行了相关治疗效果以及较为深入的基础研究,最后得出负压引流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为:明显提高患者窦道创伤面的血流量,加速细菌及坏死组织的清除,能有效促进修复细胞以及肉芽组织的生长增殖;提高毛细血管血流量,促进创伤部位毛细血管的进一步生长;同时也能实现创伤面基质免疫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保证体内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处于稳定。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有着方便护理的特点,同时敷料是透明薄膜,能够便于护理人员及时观察创面伤口的恢复情况。
3.3 护理总结:通过对科室接收治疗的51例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患者的治疗护理,发现负压引流能够加快感染创面的愈合以及感染腔隙的闭合,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得患者能够免受换药带来的痛苦。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为一种纯物理治疗方法,其能够完全避免采用化学治疗手段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并且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推广。
[1]黄 丽,张晓君.运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Ⅳ期压疮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9,30(13):1371.
[2]陈 凯,王淮玲,章海波,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外科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