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早产儿入母婴同室的护理

2013-02-19陆红英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南通226000

吉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同室母婴早产儿

陆红英,江 霞 (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母婴同室就是母子一直生活在一起,这种措施一般适用于正常足月儿即1500 g以上的早产儿。他的优点是有利于建立母乳喂养,牢固母子间的亲密关系。通过一段时间的母婴同室,可以使早产儿能尽早得到亲人的呵护,出院后能得到科学的喂养和护理,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出院后感染的发病率。

1 临床资料

观察母婴同室早产儿一共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孕32~33周8例,孕33~34周36例,孕34周以上14例;1500 g﹤体重﹤1800 g 11例,1800 g﹤体重﹤2000 g 40例,﹥2000 g 7例;其中16例在暖箱内,有2例是半量管饲喂养,其他都是睡在婴儿床上并全部经口喂养,最后全部存活出院,有5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现将早产儿母婴同室护理报告如下。

2 母婴同室的护理

2.1 入院前准备:由管床医生电话通知家属,告知患儿病情,要求家属准备一些日常用品,如衣服﹑棉被﹑奶瓶﹑尿不湿等。衣服一定要经过开水烫洗并太阳暴晒,最好使用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家属一定要身体健康,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防止传染给早产儿。最好由产妇一起陪护。

2.2 入院宣教:向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告知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责任护士由年资高﹑护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的老护士担当。介绍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强调手卫生,使家属主动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积极参与到照顾早产儿的护理活动中。

2.3 日常护理

2.3.1 喂养: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不协调,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首选母乳喂养,与足月人乳相比,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IgA,往往可以使早产儿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所有生长发育参数均有提高,具有用早产配方奶喂养的相同生长速度。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合的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与配方奶交替喂养。若吸吮力好有主动觅食者可以直接哺乳,吸吮力和吞咽稍有困难者,可用管饲疗法,并根据患儿情况可选用半量管饲法,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每次管饲前用5 ml注射器接胃管回抽,观察胃内有无残余奶,并观察腹部,以了解胃肠消化功能。配方奶的配置方法是先准备38~40℃的温开水,然后倒入适量的配方奶(有的早产儿配方奶是一勺奶粉加30 ml水,有的是一勺奶粉加60 ml水),然后轻轻摇匀,滴几滴奶在手背上试下温度,必要时可以放在开水杯中加温,但不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然后根据医嘱用注射器抽出早产儿需要的奶量放在奶瓶中,教会家属正确的喂奶姿势和方法。奶量由医生根据早产儿的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每周称体重1~2次。

2.3.2 保暖:母婴同室的温度维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放入暖箱内保养的早产儿在进入暖箱前,应将暖箱重新用清水擦拭,再用紫外线消毒30 min,然后当箱温升到设定的温度后方可放入,箱温应根据出生体重、出生天数、新生儿的体温和自身情况来调节,一切护理操作都在暖箱内集中进行。暖箱内早产儿不宜全裸,可穿单衣,以减少不显性失水[1]。放在婴儿床上的早产儿要用松软的保暖被全身包紧减少散热。当需要松被才能执行的操作,需将早产儿放在辐射台上进行,防止受凉。每2~4小时测体温1次,并认真记录。

2.3.3 预防感染:早产儿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并将预防感染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中。每天用0.1%的苏打水轻轻擦拭空腔,防止口腔炎的发生。每天用清水擦拭全身皮肤、腋下和腹股沟处涂少量的婴儿爽身粉,臀部涂少量的油膏,并保持衣被清洁舒适,翻身拍背每2小时进行1次。进入母婴同室的早产儿,脐带残端已基本脱落,要保持局部的干燥整洁,如有少量的渗液可用75%的乙醇进行局部消毒。病室内要保持整洁,每天定时通风,定期大扫除。暖箱水每天更换,每周消毒暖箱1次。室内备有速干手消毒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都要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前后要用洗手液洗手,家属中有呼吸道感染者立即更换家属,并减少探视。

2.3.4 维持有效呼吸:教会家属正确的抱姿和喂奶姿势,防止呛奶。保持气道通畅,仰卧时在肩下放置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因此建立有效的呼吸是早产儿存活的重要环节。

2.3.5 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因此早产儿入母婴同室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若早产儿摄入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要加强补液管理,剂量精确,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定时巡回记录[2]。

2.3.6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暖箱使用遮光罩,使早产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内尽可能相似,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刺激,医护人员及家属做到轻声细语,动作轻柔。教会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15~20 min/次,2~3次/d,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进行。抚触过程中,应对早产儿充满爱意,并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3]。

2.3.7 出院指导:母婴同室患儿出院时,先评估家长对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重新示范指导。指导家属正确观察患儿病情,如出现呕吐、腹胀、精神反应差、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及时来院就诊,告知出院后回院复诊保健的时间,做好书面宣教,发放育儿手册和宣传卡片,指导家长自我阅读[4]。

3 讨论

新生儿进入NICU监护,对患儿和家属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早产儿对家庭的打击更大,一些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更长,经济负担很重。提前进入母婴同室,可以减少早产儿的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使早产儿尽快得到家人的呵护,增进母子感情。使护士能够及时了解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指导。紧紧抓住喂养、保暖、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及病情观察等重要环节进行精心护理,并鼓励家属主动参与其中,使家属真正掌握早产儿的日常护理知识和简单的急救措施,使早产儿出院后能得到很好的照护,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出院后感染的发病率。

[1]熊月娥,曹 婧,马媚媚,等.108例早产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17(1):60.

[2]崔 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3]张新宇.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

[4]蔡玉桃.蔡雁英.对NICU患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广州医药,2012,43(1):66.

猜你喜欢

同室母婴早产儿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