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胆汤加减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术后的临床应用
2013-02-19舒新华万喜兴黄海英江西省上饶县中医院上饶334116
★ 舒新华 万喜兴 黄海英 (江西省上饶县中医院 上饶334116)
清胆汤加减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术后的临床应用
★ 舒新华 万喜兴 黄海英 (江西省上饶县中医院 上饶334116)
目的:探讨清胆汤加减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0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运用清胆汤加减治疗泥沙样结石残留。85例LC患者进行比照观察,结果:A组150例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清胆汤加减共14天2个疗程,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复发率为3.3%;B组85例,术后因经济困难或拒服中药等其它原因,术后后3天出院,泥沙样结石残留复发率为71%。结论:中药清胆汤加减治疗LC患者术后泥沙样结石残留疗效确切,显著减少残留,降低复发率,避免了再次手术。
胆囊颈部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清胆汤;中医药疗法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临床常见,术后复发率高,我院自1997年1月份以来运用清胆汤加减治疗LC术后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35例LC术后患者中,男82例,女153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5.3岁。分为A、B两组:A组150例,LC术后第3天服用清胆汤加减;B组85例,因经济困难或拒服中药等原因未服用清胆汤加减。
2 治疗疗法
中药清胆汤加减,组成如下: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黄连、黄栀子、蒲公英、大黄、白芍、瓜蒌、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煎服法: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每次1剂,每日2次,共14天2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A组150例病人服用清胆汤加减,其中4例患者经B超确诊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B组85例患者未服用清胆汤加减,经B超确诊有60例出现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伴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A组胆道泥沙样结石复发率为3.3%;B组胆道泥沙样结石复发率为7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从胆道结石的发生机理分析:人体胆道结石成份非常复杂,主要成份分为胆固醇和胆红素,此外还含有磷脂、蛋白、胆酸、游离脂肪酸及钙、镁等无机元素,形成胆固醇结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胆汁的过量饱和,胆汁内如含有过高的胆固醇,胆汁就会粘稠,长期留在胆囊内沉淀成硬块而形成胆结石,肝胆对胆固醇的合成越多,胆固醇变成胆汁酸的速度就越慢,这样,胆固醇太过于饱和,胆汁酸比例失调,过量的胆汁酸进入体内,造成肠肝循环减慢,胆固醇的溶存度减低,胆汁浓缩粘稠,胆固醇含量增高,另外,胆囊中粘蛋白的分泌,把胆固醇结晶和胆红素钙较强粘合在一起,更易形成胆结石[1]。
从清胆汤加减的作用机制分析:胆道结石,中医属于“胁痛”范畴,证属胆腑郁热,治法宜清热利胆,排石通便,方以清胆汤加减。本方组成: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黄连、黄栀子、蒲公英、大黄、白芍、瓜蒌、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石苇。其中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疏利肝胆,黄连、黄栀子、蒲公英清热燥湿解毒,大黄导滞,白芍缓急,瓜蒌散结通便,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石苇除湿排石,以上诸药合用能使胆道通畅,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急腹症方药新解》记载[2]:清胆汤有利胆和松驰括约肌的作用,在麻醉下的健康狗使用清胆汤,能使胆汁分泌量增加,增强肠蠕动,对低血压状态的狗具有一定的升压和稳压作用。
从清胆汤加减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张晨光,李月廷认为[3]:中药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石苇能明显预防和治疗胆结石。从我院的治疗结果来看:A组LC术后病人服用清胆汤加减,胆道泥沙样结石残留复发率仅为3.3%,而B组未服用清胆汤加减,复发率为71%,远远高于A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药清胆汤加减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胆道泥沙样结石术后泥沙样结石残留疗效确切、显著减少残留,降低复发率,避免再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宋薏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02-110.
[2]天津市中西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急腹症方药新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83.
[3]张晨光,李月廷.中医药胆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9(13):152-155.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
●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质学说研究、梦理论研究、病证理论研究。
●百家争鸣旨在打破中医学术界的沉闷局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争鸣。争鸣要求坚持良好的学术道德,敢说真话,敢亮观点。争鸣的主要内容有:中医教育反思、中医科研走向、中医发展前景、中西医结合前景、新时期中医的生存模式等。
●中医文化研究主要反映中医与古代哲学、古代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文化形态的研究成果以及五运六气研究、生命学说研究的最新动态。
●道教医学研究包括道教医药文献研究、道教医药人物研究、道教医药史研究、道教医学理论研究、道教医学方药研究、道教医学养生研究等,要求观点正确,不违背国家宗教政策。
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R 256.4
B
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