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回归
——从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视角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

2013-02-1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育性生命体育

时 杰

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在其称为“教”的代表作中,他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这一概念[1]。在过去,人们一直把赫尔巴特当作传统教育的代表进行批判,对其思想往往持否定态度。然而围绕当前的教育改革,当我们重新审视赫尔巴特思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对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对体育课程改革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针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境,笔者试图沿着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脉络,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缺失

体育的本色和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并最终能教化育人,所以,体育原本源于教育的范畴,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因此,无论是教化、还是育人,最终都必然归根于文化和教育的目的。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的实现却常常被置后,这样,教育和教学便有了分离的可能。“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划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生能力[2]。”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这样做只能使体育永远停留在工具性教育的地位上。正是由于认识到体育教学中的“目中无人”和把人的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的倾向,我们才呼唤让体育教学回归教育本源,重拾其本真的教育性价值,发挥其“文化化人”的功用。

赫尔巴特曾在他的《普通教育学纲要》第一条中赫然写明:教育学就是以生命的可塑性为前提,探讨如何将这种可塑性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科学。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受人生、体验人生最深刻、最直接、最生动的活动,其教学目标同其他课程一样,都承担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即通过体育教学来体现自身生命的完整性和完美性,获得生命质量的提高。但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境况,不难发现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中缺乏教育因子,体育课只是运动技能传授的媒介,很多教材和教案纯粹是课堂常规和技能知识的汇编,过分强调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能,关心的只是“应当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3]却不关心“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4]从而使体育教学陷入了功利之中,偏离了教育的原点。例如受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体育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技能的教与学,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知识传授、身心培育、文化熏陶、团队精神养成等教学要求,忽视了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练的特点,不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体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等等。从上述现象中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的世界里,教育的精神在萎缩,为数不少的教育者失去了思考和变革的冲动,从而使体育逐渐退化为身体锻炼和技能训练的工具。

2 建立体育教学新理念

“文是心脑之体育,武为肢体之文化”。自古以来,凡成事、成功、成就者,必定是文武兼备,缺一不可的。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方知胜败矣。[5]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似乎对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发展格外钟爱,而对人的自然的生理生命的发展却听之任之,甚至于无视它的存在[6]。“人的生存要追求崇高和完善,但并不是要以排斥人的世俗的物质生活或牺牲人的自然生命去换取崇高和意义。”[7]人的自然生命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是源于人类生命需要而产生的,学校体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命活动[8]。“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传统、启迪智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赫尔巴特对教学关注的同时,也是教学制度化的批评者。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如果没有教学,只是失去手段的目的。”[1]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他们看来,教学不是目的,只是实现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永远不能离开教育的目的而独立存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主体价值进行再度审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体育的主体,不仅要考虑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更要考虑其社会意义上的人。因此,体育教学应改变过去注重技能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成为学会科学健身和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因此,教育部等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9]。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发挥此种功效之作用不容忽视。

3 教育性价值回归策略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有专门论述。尽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他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那么从生命角度重塑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人本主义。1999年,胡小明在《人文体育观的渐进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一文中呼唤“体育以人为本,体育不能无人”[10],周登嵩在《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中提出了“体育是‘人’的体育。”[11]冯霞的博士论文《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通过对人文体育观进行的思想研究和理论建构反映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12]。文中提出,“未来体育单纯强身或健康都不是主导思想,只有‘健身育人’,才是其宗旨。”[8]这显然与上述有关教育目的的认识不谋而合。在体育教学中,“健身育人”无疑才是应有之义。

体育教学的前景在哪里?怎样既找回体育教学的本真面目,又摆脱其功利主义的教学目的,体育应当如何处置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是尽快使体育教学重新做出选择,再次回归教育的怀抱,重新获取教育的反思能力,并恢复早已失去的对个性的自由以及创造精神的兴趣。如何实现体育和教育在课堂中的回归?赫尔巴赫的“教育性教学”为人们指明了道路。所谓“教育性教学”,其内涵是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又要实施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如琼·托马斯(Jena Thomas)所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这实质上是对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3]。

3.1 开展“教育性教学”,实现体育课堂中人文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整合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成为学校体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应对措施,凸显增强体质这一目标并没有错,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生身体现状的正确举措。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一种活动。人的社会化是教育的目标,要解决体质问题,决不能单纯地从体质本身入手,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贸然地把体育教学降格为技术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是对体育的狭隘解释和肤浅理解。要解决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问题,文化本位思想的回归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从文化学角度讲,体育本身就是社会大文化的一部分,其包括了许多文化因素,如语言和符号、规则和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等[14]。对于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从育人的角度来看,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为一体的。一方面,人文精神和体育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两者都有内在的同一性。体育精神求真、求实,人文精神求善、求美,两者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体育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能力。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另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15]。

为了使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知识训练和品格培养,赫尔巴特指出必须设立内容广泛的课程,使教学变成多方面的教学,而体育教育恰恰能够将其综合到一起。其中体育美学恰恰是他所认为的“教育性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体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命之美在于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体育,恰好集中了这种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能够切身体验到运动中的暴发力与技巧,速度与力量,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运动中的美可以感召人、教育人。

3.2 开展“教育性教学”,发挥体育教学中隐性因素的潜移默化

首先是“身”教。人们常形象地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计算机”里,存储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13]。值得重视的是学习潜能往往蕴藏在无意识的内隐心理活动过程当中。自发的创造活动,即灵感的产生,豁然开朗境界正是源于大量的无意识活动,源于头脑中存储的长期经验和经历。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要担当起“塑造人类健美的建筑师”的重任。体育教师要具备对美的理解和欣赏的能力,要善于充分挖掘体育教材、练习项目中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因素,从而将美育融入现代体育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美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自然美、时代美、艺术美、心灵美、运动美。另外,体育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体育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潜藏着教育作用和审美意义。体育教师要担当起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其次是“风”教。“风”即为学风、教风、校风,是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校园舆论。体育方面的“风气”亦可称之为校园体育文化,其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育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让体育运动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形式,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进取精神、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3.3 开展“教育性教学”,落实体育教学中“教”“管”结合的育人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有的放矢;应给学生一点启示,让他们举一反三”。在体育教学中教是基础,学是根本,“教”和“学”应该而且必须是双向互动的,“教”是“学”的前提,“学”是“教”的落实,“学”要由“教”来引导,“教”得由“学”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8]。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总而言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赫尔巴特曾说:“教师必须在确保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的范围内,可以予以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这种方式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1]体育教学有一突出意义,就是明确规则,严格纪律,教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何时为,何时不为,保证体育教学高效有序的完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尽情地释放自我,收获尽可能多的知识和力量,从而达到“高峰体验”[6]。

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体育教育的缺失将是社会和民族的悲哀。幸运的是,我们的体育教学从关注学生体质的增强到关注技能的掌握再到新课程标准,正逐步走出对人的局部关注,实现着对教育的原点的回归。但也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体育教学原有的根本性东西并没有被真正触及,即学生对自身生命的需求既不是作为体育教学的起点,也不是作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6]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科学论坛,2004(1):49~53.

[3] 伊丽莎白·劳伦斯著,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5] 郝洪山.为体育回归教育而喝彩[N].新疆日报(汉),2013-03-21.

[6] 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7]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 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2.

[10] 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进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11] 周登嵩.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9).

[12]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13] 李学书,谢利民.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3).

[14] 何盛.“文化育人”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文化本位”思想的回归[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6).

[15] 王守力.人文教育的回归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报,2009(1).

[16]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徐金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7] 覃立.“有人”的体育——《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评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1):17~21.

猜你喜欢

教育性生命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