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中正之道与人生

2013-02-15徐丽君

关键词:系辞中正周易

徐丽君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中正之道是《周易》全文倡导的一种思想,其倡导的方式是通过其卦爻辞的吉凶来说明的。统观整个卦爻辞,作为下卦中位的二爻和上卦中位的五爻吉辞相对多,合计约占47.06%;凶辞相对少,合计约占13.94%.《易传》在解释这些卦、爻为什么吉时也多次提到是因为其处于中位。其次是正。如在《乾·文言传》中,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需·九五·象传》:“酒食贞吉,以中正也。”《讼·九五·象传》:“讼,元吉,以中正也。”《需·彖传》:“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讼·彖传》:“利见大人,尚中正也。”《观·彖传》:“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豫·六二·象传》:“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1]。吉是我们每个人期盼的美好愿望,而实现这种愿望需要我们遵循中正之道。

中正,即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相传周公庙中有一种器皿:右座之器。这种器皿在没有注水时它是倾斜的,当水注到恰到好处时会端正,这时如果继续注水,器皿就会颠倒过来将其中所有的水都倾倒出去。刘向《说苑·敬慎》中记载,孔子观于周庙而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对曰:“盖为右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右坐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挹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闇;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2]六十四卦中的损卦和益卦两卦阐述损益之道,损益的目的是达到中正。

《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意即达到中和时,天地万物方可各正其位、和谐共处、蓬勃发展,呈现出《易经·乾·彖传》中所描述的“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1]。这是何等理想的状态!

那么如何做到中正呢?这涉及的是一个度的把握。中正的道理容易理解,但对度的把握却是一个难题。《中庸》指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3]国家之均、爵禄之辞、白刃之蹈可以说做到是很难的,但这些困难与做到中庸比起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可见中庸之难,亦即“中”这个度的把握太难了。难点之一,度是动态的,变动不居的,此时此地的度和彼时彼地的度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其中的变化又是无不变的规律可循。难点之二,把握度的方法不可言说,无法由人到人直接传授。《庄子·天道》中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4]故事的结论令我们有点不可思议,难道我们现在所读的一切书本都是不值得读的糟粕吗?此言听起来是有点残酷,但仔细琢磨故事揭示的道理却意味深长,真正的精华的确是轮扁所说的不可言说的方法的何以应用,每个个体在这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易经·系辞传》中所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1]是有道理的,但紧接着《易经·系辞传》又述“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1]当然不是。“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圣人通过象、卦、辞尽量言说其所主张的内容,至于我们是否真正领悟到,那只能是另当别论。俗语讲“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在己,度何以去把握也在己,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总结生活经验,进而不断提高对度的把握能力。做到“中”的确很难,连孔子自己都说他一生中做到的时候很少,以致他对能做到“中”的舜大加赞叹。《中庸》中记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3]“中”尽管难,但我们可以向着“中”的方向努力,努力的方法就是要刚柔相济,使阴阳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处于“合和”的状态,“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与中正合和相关联的是当位处顺。所谓“当位”顾名思义就是所处之位适当,通俗讲就是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处顺”就是处事顺畅。《周易》家人卦六四爻辞:“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1]为什么会出现富家大吉?因为六四是阴爻处阴爻位,当位,其顺在位。意即所处之位适当,或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就能处事顺畅,这就是当位处顺。除此之外,《周易》还在多处提到当位的重要性,如“否,九五,休否,大人吉”。《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临,六四,至临,无咎。”“至临无咎,位当也”[1]。还有从反面说明当位的重要性的例子,如“否,六三,包羞。”“包羞,位不当也。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遇毒,位不当也。恒,九四,田无禽。”“久非其位,安得禽也。震,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震苏苏,位不当也”[1]。《系辞传》中“圣人之大宝曰位”[1]也道出了位的重要性。当位处顺最重要的是对“位”的认识和把握。

位大致分为内位和外位两部分。所谓内位,即自己自身条件和自有资源,包括自身先天所具备的天赋等。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是不一样的,只有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方可成就一番事业。胡适曾经在给吴健雄的一封信中写道:“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5]真正的成功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合二为一,而不是只有其一。所谓外位,即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等。《论语·颜渊》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即,做君的处在君这个位置就得有个做君的样子,做臣的处在臣这个位置就得有个做臣的样子,做父的处在父这个位置就得有个做父的样子,做子的处在子这个位置就得有个做子的样子。如果做君的没有做好君,按照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做到仁,即没有当好位,那么他有可能被推翻,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被推翻当然不能算是顺了。做君的只有做到了仁,才能得到臣对他的忠;做臣的如果做不当位很可能会给自己遭来灾祸;父与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父的位在慈,子的位在孝。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那么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便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了……所以当位方能处顺,不当位便不能处顺。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君臣关系已不复存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也不再有绝对地服从关系,人与人之间是独立平等的主体关系,但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又有其明确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任何一个家庭都有扶养教育与被扶养教育的关系,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同样要求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做到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时代虽不同了,但当位处顺的理却是相同的。

如何才能做到中正合和、当位处顺呢?《周易》指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易经·系辞传》中,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1]阐明了动、语、求的时机,因时而动才不至于“伤之者至”,《大学》中也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3]。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一方面是把握“时”,再者就是因时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时、动、静相结合。

节卦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九二:不出门庭,凶。”“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1]从节卦初九与九二的爻辞对比中,我们更容易理解因时而动与没有因时而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显然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做到了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方可趋吉而避凶,一切进展顺利。《列子·说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一家姓施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喜好学问(礼教),一个儿子喜好兵法。喜好学问的用他的学术求职于齐国国王,齐王录用了他让他当儿子们的老师;喜好兵法的去了楚国,凭他的兵法战术求职于楚国国王,楚王欣赏他让他当了军中的执法官。姓施的邻居有一家姓孟的,同样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相同,但是却因贫穷而困窘,因此就前往施家请教求职的办法。姓施的两个儿子将自己求职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孟家。孟家的一个儿子去了秦国,用自己的所学求职于秦王,秦王说:“当今各诸侯国都是兵力相争,应该重视的是练兵和粮草的问题。你想用什么仁义道德来治理我的国家,那是让我灭亡的办法”。于是将他阉割后才放走。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用自己所学的兵法求职于卫国国王,卫国国王说:“我是弱小的国家,在那些大国的威慑操控之下求存。大国我听命于他,小国我安抚友好相待他们,这才是求得安稳的办法。如果凭借武力权术,灭亡马上就要临头了。你这样完好地走了,投奔到大国的话,将会给我造成不小的祸患。”于是把他的膝盖骨切去后遣还鲁国。他们回家之后,孟家父子捶胸顿足地责怪施家。施家的人说:“凡事顺时者昌,失时者亡。你们的职业和我们相同,但是使用的方法和我们不同,是你们没有掌握住时机啊,不是职业的错误。况且天下的道理不会永远是这样就对,也不会永远那样就错。昨天所需要的,今天可能就不需要了;现在不需要的,今后可能就有用了。这有用和没用、谁对谁错是不确定的。把握时机跟上形势,应对时势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属于机巧。机巧如果不够,就算是你的学问像孔丘一样渊博,本事跟吕尚(姜子牙)一样大,也不可能无往而不胜呢。”孟家父子豁然明白,不再生气了,说道:“我知道了,您不要再说了”。人与时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顺时而动,可获吉利,逆时而动,很有可能导致灾难,主体的行为是否适当并不完全取决于主体行为本身,而是取决于是否适应外在环境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呢?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明时,从察时开始,对时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地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豫·彖传》:“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丰·彖传》:“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1]类似的阐释在《彖传》《系辞传》中还有很多,从这些阐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观察天地自然是为了获得对时的认识,进而指导人类自身的行为,或为自身的行为寻找一种依据,而不是单纯的为观察而观察。孙中山曾发出感慨: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常言曰识时务者为俊杰,之所以为俊杰是因其识时务,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

中正和合、当位处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强调的是时、位、度的重要性,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对度的把握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智慧,而智慧的获得却因人而异,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更多的人属于后两种。

[1]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附录.

[2](汉)刘 向.说苑·敬慎[EB/OL].http://guji.artx.cn/Article/print_7811.html.

[3]大学中庸[M].韩维志,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庄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07-108.

[5]庞瑞垠.吴健雄:当代居里夫人的故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53.

猜你喜欢

系辞中正周易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周敦颐《太极图说》哲学思想研究
无题(3)
“人品诉诸”在《系辞》中的应用研究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微型圆管中正庚烷/空气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