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及ALT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3-02-06刘芯宇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10017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2期
关键词:类药物胆固醇组间

刘芯宇(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 100171)

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可引起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是诱发脑出血、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且该类患者因脂类代谢障碍往往伴发脂肪肝,导致应激条件下酶学指标升高。血脂及酶学检测在脑出血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以及是否应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仍有争议。本实验旨在分析血脂及酶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强化调脂治疗应用于脑出血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54例,男108例、女146例,年龄51~78岁,平均64.5岁;按T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为3组(见表1)。

表1 各研究组发病情况及年龄比较

1.2 方法 采用他汀类药物145例发病患者,3个月后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ALT水平。采血前3d患者停止服用激素类药物、避孕药、降压类药物及某些维生素类等有可能干扰试验的药物,于第4天清晨在患者安静状态下坐位采集空腹12h后的静脉血,1h内送检,常规分离血清标本,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Olympus)进行ALT、TC、HDL-C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发病率组间差异;采用ANOVA及NK检验比较组间发病年龄差异;采用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他汀类药物降低TC、提高HDL-C水平、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可行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前后ALT水平;显著性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研究组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08,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6,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6,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26,P<0.05)。各研究组发病年龄均呈正态分布,方差具有齐性,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病年龄高于A、B组,且B组高于A组。

2.2 根据治疗3个月后TC、HDL-C水平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F=241.639,R=0.628,回归方程Y=1.726-0.136X,P<0.05,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即: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TC、提高HDL-C水平,二者存在线性相关。患者服药前、后ALT水平分别为(44.60±4.66)、(65.42±3.74)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由度144,t=-34.711,P<0.05)。

3 讨 论

3.1 判断脑出血复发及预后 血清TC升高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而脑出血患者由于脂代谢障碍、肝脏脂质沉积、脂肪变性等原因,ALT水平升高[2]。因此,临床检测TC、ALT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复发风险,评估患者预后。本实验亦证实TC增高、ALT增高或TC、ALT同时增高均可导致脑出血预后不良,TC增高患者复发率为51.0%(51/100),ALT增高患者占43.8%(35/80),略低于前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TC增高与ALT增高对疾病复发的判断价值相近。然而,TC与ALT同时增高患者复发率为79.7%(59/74),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增高的患者(P<0.05)。因此,同时测定ALT及血脂水平,对于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及复发风险有重要参考价值[3]。

3.2 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50岁以上人群普遍存在血脂增高现象,且随着年龄增长,代谢障碍、合并脂肪肝、服用药物、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导致ALT增高的风险逐渐加大,进而增加了脑出血疾病预后不良的风险。

3.3 他汀类药物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可行性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降低外周血TC水平。然而,他汀类药物是否可增高HDL水平仍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通过分析TC与HDL水平,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即HDL水平随TC水平降低而增高。HDL-C可将粥样斑块内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降解,具有消退或减轻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此外,HDL-C还可抑制LDL氧化,促进微血栓溶解,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向血管内膜的浸润。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TC水平,间接引起HDL-C升高,从而促进胆固醇转运、减少胆固醇沉积,减缓脑动脉硬化、避免脑出血复发[4-5]。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可降低TC、提高HDL-C水平,且二者存在线性相关,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

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导致ALT水平增高[6],本研究亦对此有所证实。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不能再以ALT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依据。此外,服用他汀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7]。因此,对于高龄(尤其大于80岁)患者不宜加大他汀类药物剂量;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体型瘦小、虚弱的老年女性,应慎用他汀类药物。

综上所述,TC及ALT增高提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他汀类药物可降低TC、提高HDL-C水平,且二者存在线性相关,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对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检测TC及ALT可判断疾病预后,但对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不宜将ALT水平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8]。

[1]王勇,李玉臣.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9(18):3-4.

[2]李殿云,刘怀萍.脂肪肝患者血清脂类酶类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68-1369.

[3]昝昕.酶类检验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7):1170-1171.

[4]叶银,包玉倩,陆俊茜.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J].上海医学,2009,32(5):388-389.

[5]权志博,周雪宁,赵联营,等.血脂检验结果互认研究及其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25-728.

[6]宋芳,王林.血脂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7):675-678.

[7]滕晓东.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72-73.

[8]钱文祥.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39-240.

猜你喜欢

类药物胆固醇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