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桅船》听课有感
2013-02-01张碧
张碧
【摘要】本文从一节公开课引发对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环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应该关注不同文本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原初体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关键词】公开课;原初体验;高效课堂
《双桅船》是我在徐州市第三中学,听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郑桂华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听完课以后,给我的感触很深。这不仅是因为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原初读诗的原初体验加以引导,使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能力读懂了舒婷的《双桅船》,而且学会用意象去解读诗歌文本。这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这才是营建生态课堂最好的方法。
上课之前,郑桂华老师用“你们班上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是谁?”与徐三中的孩子们做了简单的交流。
开始上课之后,郑桂华老师首先用多媒体,投影出舒婷的《双桅船》。在学生阅读完之后问:“读完这首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意象是?”
对此学生们都非常积极的回答。
有的同学说:是岸和船,因为这让我想到了离别和相遇;
有的同学说:是灯,因为灯在指引着远航的人们,这让我想到了故乡和游子;
有的同学说:是风,诗中的风让我想到了爱情;
有的同学说:是风暴,风暴阻挡了航行的人们,这让我想到了理想,由于风暴,理想很难实现。
郑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回答都认真的板书在黑板上。并且不断的用鼓励性的话评价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这种原初体验,她认为很珍贵。
然后,郑桂华老师请学生思考讨论:
问:①在他们刚才想到的这些意象中,哪些属于核心意象?
②题目和这些核心意象又是如何关联的?
多数同学认为,核心意象应该是“岸和船”,但是有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说:我认为核心意象应该是“灯”。郑老师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请他说说他的看法。从而是引发学生集体讨论这个问题。
郑桂华老师由同学们的讨论,引出《公共意象和私设意象》。并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在这个环节中,分别找两位学生朗读公共意象和私设意象的定义。由定义让学生说出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公共意象和私设意象。这个时候,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了。同学们说出了:月亮,长亭,菊花,竹子,荷花,松树,杜鹃,柳树,寒蝉,锦书,雁等等意象。此时,郑老师用问题连接,引发学生思考公共意象和私设意象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讨论,自主解答了公共意象和私设意象之间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个时候,郑老师以此为基点,再次引导学生解读《双桅船》。在这一次的分析中,学生围绕《双桅船》表达的意思,自由发挥,自问自答,自主解决了《双桅船》这首朦胧诗的含义。
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带着感情,朗诵课文。这节课在学生的朗诵声中结束。
广东广雅中学的黄永光老师曾经说过:真正的语文教学高手,能因应纯生态的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出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条件。从而引导学生共同进步,共享成功语文的喜悦。郑桂华老师正是这样的老师。
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双桅船》,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借助各种引导方法,为学生授之以渔。具体特点,主要如下:
1、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
这节课从学生读诗最直观的感受入手,借助意象,分析理解诗歌内涵。让我特别感触的是,郑桂华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每个学生对诗歌的原初体验,她都认真的写在黑板上。
郑老师在课后反复的说,对于这样一首优美的朦胧诗,难道我们只给学生讲讲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和艺术手法吗,难道读一读,讲一讲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学生读诗的原初体验恰恰是学生诗歌体验中的最终要的一个环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灵活的课堂即兴预设。
这也是郑老师课堂上最耀眼的一个亮点。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
好多老师在开设公开课的时候,大多直接上课。缺少课前对孩子们的交流。导致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很了解。郑桂华老师却利用在上课前的几分钟,与徐三中的孩子们做了一个简短的交流。她的提问也很好:“你们班级最受欢迎的男生是谁,女生是谁?”。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已经了解了这个班级的许多情况,如最受欢迎的同学,活泼好动的同学,善于回答问题的同学……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使老师简单的熟悉了学生,而且对学生学习来说,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气氛,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多了一份亲切感。学生喜欢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
通过郑桂华老师的一节普普通通的公开课,我们看到了许多细节上的注意点。这是我们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常常被忽略掉的。而被忽略的这些细小的东西,恰恰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